《水滸傳》第三十九回,寫到了宋江怒殺閻婆惜,被刺配江州。獨自一人在潯陽樓上憑欄暢飲,突然想起自己三十好幾功不成名不就,還被發(fā)配到江州。不禁牢騷滿腹,趁著酒興寫下了反詩《西江月》:
自幼曾攻經(jīng)史, 長成亦有權謀。
恰如猛虎臥荒丘, 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 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報冤仇, 血染浮陽江口。
網(wǎng)絡配圖
寫了一首不過癮,宋江接著又寫了一首: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云志, 敢笑黃巢不丈夫。
這兩首詩都不難懂,第一首詩有人說是反詩,也有人說說不是反詩。這里暫且不論他反與不反,但就詩中傳達出的“猛虎臥荒丘”的牢騷,就有著濃濃的反叛精神。
接下來的這首四言詩,宋江要“遂”什么“凌云志”,“笑”“不丈夫”的黃巢又是誰?熟悉歷史的都知道,宋江和黃巢雖然都是農(nóng)民起義領袖,但宋江真的有資格看不起黃巢嗎?
黃巢,唐朝末年農(nóng)民,年輕時販私鹽,后來起義造反。為了吃口飯,黃巢一輩子似乎沒干過合法的事情。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黃巢在與朝廷的緝私隊的不斷反抗中發(fā)現(xiàn),皇帝才是天下貪官污吏的頭子,于是打起了“沖天、均平”的大旗。黃巢是“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典型代表。
網(wǎng)絡配圖
黃巢的“凌云志”是直搗京師,他率領六十萬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拿下長安。雖然后來因叛徒出來,長安被官軍復克,自己也在泰山狼虎口兵敗身亡。黃巢臨死都不忘蕩滌朝廷,就其志向而言,也絕對算得上是真英雄。
黃巢是窮苦人出身,因為吃不飽飯,才干上了“造反”這個高風險職業(yè)。及時雨宋江大哥可是十足的鄉(xiāng)村富二代,不然也拿不出這些銀兩接濟江湖好漢。
宋江造反那是不得已為之,“忠君報國”的思想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內(nèi)心。用宋江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 心方足。
宋江在潯陽樓上的這兩首詩,不過是懷才不遇的牢騷而已,和黃巢真刀真槍干革命是不可相提并論的,反倒是晁蓋能和黃巢比劃比劃??墒撬谓胫髁荷讲春?,把晁蓋的“聚義廳”改成“忠義堂”,投降、招安之心畢現(xiàn)。
宋江兩敗童貫而不追,三敗高俅二后放,每次俘獲朝廷官員,無不卑恭鞠膝,叩首伏罪,說他一臉奴才樣也不足為過。
網(wǎng)絡配圖
重金賄賂李師師,百般諂媚宿太尉,宋江終于遂了凌云志,受了招安。宋江沒有鏟除貪官污吏,替天行道,而是剿田虎、平王慶、打方臘,用起義軍的鮮血換他杯中美酒,只可惜這就還是毒酒。
實際上宋江只忠了君,卻沒報得了國,無奈淪為朝廷鷹犬、奴才。宋江看不起黃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早在秦朝末年,陳勝就說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宋江和黃巢的志向看似相同,卻又本質(zhì)上的差別。宋江笑黃巢,不過是走狗笑英雄罷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