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帝駕崩設(shè)了顧命八大臣,為何還讓慈禧參與權(quán)力分配?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慈禧除掉肅順等顧命八大臣之后,她應(yīng)該會在心中埋怨自己死去的丈夫,也就是咸豐帝:早把權(quán)力給我,哪有這么多麻煩!
問題來了:咸豐帝為何設(shè)八個顧命大臣?
咸豐帝逃到熱河后,身體每況愈下,到了七月,他知道自己快撐不住了。咸豐帝時,清廷祖?zhèn)鞯摹懊孛芙▋Α敝贫让鎸嵧?。因為天下人都知道,下一個皇帝肯定是大阿哥載淳——咸豐帝的獨子。
但是,載淳能當(dāng)上皇帝,可未必能坐得穩(wěn),何況他還只是個六歲的孩子。而在咸豐帝看來,能威脅到載淳帝位的只有一個人,就是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
當(dāng)年道光帝差一點就立老六為帝了,就是因為奕訢的能力更強(qiáng)。只不過咸豐帝會演戲,連哭連演,把帝位蒙到手。可現(xiàn)在,自己快歸天了,老六卻活蹦亂跳。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咸豐帝在無人可用的情況,被迫讓奕訢留守京師,賺足了人望。以奕訢的能力,推翻侄子的位置,似乎并不難。歷史上這樣的事又不是沒有,比如明成祖推翻侄子建文帝。清初的攝政王多爾袞沒篡位,但順治的帝位似乎并不那么牢靠。
按正常思維,咸豐帝要確定顧命大臣,奕訢是威望最高的一個。但咸豐帝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奕訢輔政,否則,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橋段會再度上演。奕訢篡位后,大清還是大清,卻已不是咸豐帝這一脈了。別說咸豐帝不答應(yīng),把奕訢和咸豐帝的身份調(diào)過來,奕訢也不會答應(yīng)。
除了奕訢,朝中最孚人望的,無疑是戶部尚書肅順。
肅順不姓肅,人家姓愛新覺羅,鄭親王濟(jì)爾哈朗的后人。肅順向來看不慣滿臣,認(rèn)為滿臣就會吃喝,不如漢臣會干事。但是,肅順是站在滿清統(tǒng)治立場上看問題的,他首先維護(hù)的還是滿清利益。所以,讓肅順當(dāng)首席顧命大臣,在政治上是沒太大問題的。
不過,話說回來,萬一肅順勢力坐大,成了第二個趙匡胤怎么辦?咸豐帝考慮過這個問題,這個也好辦,找?guī)讉€人監(jiān)視肅順。
咸豐帝又選中了鄭親王端華。端華和肅順是親兄弟,他行三,肅順行六,江湖人稱肅老六。端華在肅順之后,既能起到幫助肅順的作用,也能起到監(jiān)視肅順的作用。鄭親王是清朝八大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一,即使肅順篡位,能給端華的也不過是鐵帽子王。如此,端華根本沒動力幫肅順篡位。
除了端華,還有另一位鐵帽子怡親王載垣。載垣的五世祖非常出名,就是幫助雍正帝繼位的十三阿哥胤祥。如果論與咸豐帝這一脈皇族的血統(tǒng),載垣顯然比肅順和端華更近。載垣更沒有任何動力去幫肅順篡位。畢竟,肅順不是努爾哈赤的子孫,他的祖先濟(jì)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侄子。
有一點需要說明。論權(quán)力,肅順是顧命八大臣之首。但在名義上,載垣才是首席大臣。不過,他們之間的權(quán)力差并不大,可以起到互相牽制的作用。
另外還有五個大臣:穆蔭、景壽、杜翰、匡源、焦佑瀛。咸豐帝讓他們加入,是為了稀釋肅順、載垣、端華等皇族親貴的權(quán)力。顧命大臣人數(shù)越多,權(quán)力越分散,載淳的帝位就越安全。
咸豐帝定好了顧命八大臣的人選,卻沒有給這八個人以掌握實際權(quán)力的名分。八人的身份是“贊襄”,相當(dāng)于顧問的意思。八人沒有真正的顧命大臣的名分,這也是咸豐帝制約八大臣的辦法之一。
即使如此,咸豐帝對八大臣還是不太放心,又祭出一招,讓未來的兩宮太后慈安、慈禧參與權(quán)力分配。后宮干政向來是朝廷大忌,更何況慈禧出身愛新覺羅部的死敵葉赫那拉部??纱褥质禽d淳的生母,如果僅從血緣角度來看,慈禧比所有人更忠誠于載淳的帝位。慈禧不傻,載淳一旦丟掉帝位,自己這個二把手太后也就一文不值了。
咸豐帝給慈安和慈禧印章,贊襄八大臣的任何決議,都必須得到兩宮皇太后的同意,蓋上鈐印才合法。誠然,咸豐帝這么安排,給了野心勃勃的慈禧掌政開了方便之門。但在當(dāng)時,這么做,是咸豐帝認(rèn)為對載淳帝位最保險的手段。
只是讓咸豐帝沒想到的是,肅順等人和慈禧的矛盾那么深。自己剛駕崩,雙方就打了起來。慈禧拉來幫手奕訢,在驚心動魄的宮斗中把肅順等人拉下馬。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