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太多了,有一大串。這些亡國之君或者是殘暴肆虐、荒淫無恥而亡國,例如商紂王和隋煬帝;或者是昏庸無能而丟掉了江山,如三國時,蜀國的劉禪;有的是昏憒無能、醉生夢死,不僅把江山弄丟了,而且自己也成為階下囚而悲慘地毀滅了,例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
網(wǎng)絡配圖
我們對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由于他們太有才了,我們對于他們只有抱以深深的同情和憐憫而已!
但是,惟獨有這么一位亡國的皇帝,人們對他不僅嘆息同情,而且為他的毀滅而深深地惋惜,對他艱難的人生困境表示深切的理解,對他的悲劇性的結局,給予深深地哀嘆!
人們對他的勤勉、個人才能和奮斗精神,加以稱贊。他是一個極想有所作為的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是一個孤獨的勤奮的皇帝,他接下了前輩留下來的一副爛攤子,最終,他力挽狂瀾而失敗,演出了一出時代的大悲劇,這場悲劇使無數(shù)的人在血海中翻滾沉浮,悲慘至極。后代的人們對他的評價是:“一個并非亡國的亡國之君”。
網(wǎng)絡配圖
就是說,他是一個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這個亡國之君是誰呢?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史書上稱他為“明毅宗”、“明思宗”、莊烈皇帝等。我們按人們習慣的稱呼,把他叫做崇禎皇帝。
近年來,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一篇名為《尋找崇禎上吊的那棵樹》的文章。這篇文章流傳很廣。崇禎上吊的到底是哪一棵樹呢?誰也說不準?;蛟S經(jīng)過三百六十多年,這棵樹或許早已枯敗腐爛,不復存在了。
網(wǎng)絡配圖
其實,后人追問“崇禎上吊的是哪一棵樹”本身并不重要,這個追問的背后,倒是包含著更深刻的歷史情結:這就是“一個并非亡國的皇帝”為什么會亡國?為什么崇禎皇帝是明朝末年這場大悲劇的罪魁禍首?崇禎的悲劇到底是個人的悲劇或是時代的悲劇?為什么他是極具震撼力的悲劇人物?
這一追問困擾了中國人三百六十多年。至今依然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