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時事新聞熱點事件有哪些?本站將持續(xù)更新熱點新聞事件、國內外時事政治時政熱點供大家參考,積累時事新聞事件可以積累作文素材、應對政治歷史等考試,以下是本次時事新聞時政熱點匯總,并附上評析及范文。
1. 嗑起中國劇,“歪果仁”也上頭
李忱陽 人民日報評論 2023-01-09
閑暇時,很多人會沉浸在“放大鏡式”追劇的樂趣中。殊不知,一些海外觀眾同樣樂此不疲。尤其在海外視頻網站平臺上,中國電視劇的觀看量屢創(chuàng)新高,評論區(qū)反響熱烈。中國國產劇,正在以全新方式成就高光時刻。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國劇出海之路。
無論是風格獨特的英劇、題材廣泛的美劇,還是直面現(xiàn)實的日劇、愛恨糾葛的韓劇,在我們身邊,有為數(shù)不少的海外影視劇愛好者。同樣,中國電視劇近幾年也掀起新一輪“出海潮”,越來越多熱播劇集被海外購入版權?!癈-Drama”正在強勢占領越來越多的海外視頻網站平臺首頁,在各語種“求更新”“求字幕”的呼喚聲中,不少海外觀眾翹首以待、望眼欲穿。
事實上,中國電視劇出海為時已久。上世紀80年代,中國電視劇開始以贈送、合拍等方式走出國門,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90年代前后,《西游記》等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通過播映權銷售的方式同海外觀眾見面,在亞洲掀起一股“華流”,成為國產劇打入國際市場的開端。古裝題材也由此成為很長一段時間國產劇進軍國際的主力。從創(chuàng)造多國收視紀錄的《還珠格格》,到被多國引進翻拍的《步步驚心》,從首部登陸Netflix的國產劇《甄嬛傳》,到近年來在海外屢創(chuàng)高播放量的《瑯琊榜》……古色古香的布景服飾、唯美奇幻的特效場景、獨具特色的情節(jié)角色,讓海外觀眾對國產劇蒙上一層“古風濾鏡”,點滴感受著中華文化元素的魅力。
近年來,國劇出海的勢頭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古裝不再是“剛需”。一方面,大量高口碑現(xiàn)實題材劇成功“破圈”,觸及更廣市場?!渡胶G椤返顷懭?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雞毛飛上天》讓“義烏”在多國成為網絡熱搜詞,《人世間》在攝制階段就被迪士尼買入版權……一個個生動立體的中國故事,為海外觀眾了解中國發(fā)展提供了鮮活素材、巧妙窗口。另一方面,一些特色鮮明的都市劇、懸疑劇成功“圈粉”,成為國產劇的另一張名片?!独眿屨齻鳌贰度选芬元毺氐呐砸暯且l(fā)廣泛共鳴,播出后大獲成功并被買下版權翻拍;《隱秘的角落》《開端》成功結合國際流行影視題材,憑借縱橫交錯的情節(jié)備受海外觀眾追捧……這些作品題材切入精準,制作水平上乘,以本土視角詮釋多樣話題,呈現(xiàn)中國社會千姿百態(tài),為國產劇出海翻涌新浪潮、樹立新口碑。
根據最新發(fā)布的《中國電視劇國際傳播報告(2022)》,亞洲仍然是國產劇最大的出口市場,其中東南亞、日韓分居可謂重心和主干所在。究其原因,相通的文化背景、相似的生活習慣、相近的審美風格使國產劇更容易在亞洲落地生根。也要看到,國產劇呈現(xiàn)的發(fā)展變遷與生活方式,也吸引中亞及俄語市場、非洲及中東市場等新興觀眾群體對中國社會一探究竟。數(shù)十個國家的電視頻道開辟“電視中國劇場”,充分證明中國國產劇在新興市場持續(xù)深耕的成績,也搭建起聯(lián)接中外、溝通世界的文化橋梁,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愛上中國。
從電視臺播出到流媒體上線、從古裝題材到復合題材,國產電視劇正在遠渡重洋,聲名遠播。但必須認識到,國劇出海之路并非順風順水。從質量上看,一些國產劇劇集注水、劇情拖沓、劇類扎堆的問題仍然存在,制作水準仍有進步空間。隨著出海之路向縱深拓展,國產劇需要從劇作、拍攝、譯制等全流程將海內外發(fā)行納入整體考量,一體策劃、精心打磨。正如《人世間》導演李路所言:“每一句臺詞、每一個鏡頭和畫面都要有國際視野”,用中國視角講述好全世界共通的喜怒悲歡,才能讓國產劇劈波斬浪,讓國劇之光為世界共享!
這正是:人間煙火閱悲歡,古今風情展熒屏。內外共饗皆成趣,萬水千山總是情。
2. 《中國奇譚》,講年輕人愛看的志怪
周珊珊 人民日報評論 2023-01-13
近日,動畫片《中國奇譚》火了。目前播出3集,播放量已超7000萬;網友評分較高,在各社交平臺上憑借口碑出圈;就連套娃、便簽夾等周邊,也賣到斷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動畫。
這部動畫短片集由8個獨立故事組成。所謂“奇譚”,指的是故事均為“志怪”;而加上“中國”,則框定了作品的國風氣質。骨架脫胎于傳統(tǒng)故事和民間傳說,血肉由制作精良的動畫技術填充,再融入與現(xiàn)代社會和年輕人同頻共振的情感內核,或荒誕幽默,或凄婉動人,或引人深思。從目前已經更新的短片里,我們看到了《中國奇譚》的用心。
講述傳說的志怪故事,卻讓人心有戚戚。很多人童年幻想自己是無所不能的齊天大圣,而《小妖怪的夏天》就戳穿了你可能是個連大王都沒見過的浪浪山打工人的現(xiàn)實。面對難完成的工作、不如意的生活,熬到面容枯槁、眼中無光,只有媽媽囑咐你要多喝水、關心你怎么變禿了……看似說的是妖怪世界,道出的都是人間冷暖。正如總導演陳廖宇所說,神話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今天和未來的。發(fā)古人之未發(fā),言今人之未言,深入生活、扎根現(xiàn)實,才能讓觀眾與作品產生情感共振。
講究傳統(tǒng)的中式審美,又飽含創(chuàng)新技巧。無論是《鵝鵝鵝》為還原早期電影膠片效果而一幀一幀上色,還是《林林》把CG技術用進國風韻味滿滿的畫面,抑或后續(xù)即將呈現(xiàn)的三渲二、剪紙、木偶等制作手法和視聽語言,《中國奇譚》拉滿技能點,力求呈現(xiàn)中國美學?!靶g”的層面滿滿當當,“道”的層面留白取氣,有助于避開中國元素拼接堆砌的陷阱,讓技術更好服務于內容敘事和形象創(chuàng)作,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動畫作品,一頭連著觀眾,另一頭連著主創(chuàng)。《中國奇譚》導演團隊大多只有三四十歲,既有足夠經驗,又尚未固化風格,“創(chuàng)作欲望和創(chuàng)作熱情是最強烈的,是最需要創(chuàng)作機會的”。短片每集不過20分鐘,但請了11位導演、前后籌備約一年半時間。從時長看是小體量、從成本看也不算大制作,但給予了創(chuàng)作者自由、尊重和充裕時間,讓他們將作品打磨得更好。有創(chuàng)意、夠真誠,才能獲得觀眾青睞,這或許是《中國奇譚》在創(chuàng)作方面給予我們的啟示。
如今為《中國奇譚》點贊的觀眾,不少都曾被它的出品方之一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打動過?;仡櫯惆槲覀兺甑淖髌?,《大鬧天宮》是手繪二維動畫,《驕傲的將軍》借鑒戲曲,《豬八戒吃西瓜》源自剪紙……即使是在技術不甚發(fā)達的年代,上美影也循著“探民族風格之路”的路,不斷做出新鮮嘗試。這些經典作品和動畫形象,膾炙人口、歷久彌新,給一代代人的童年提供滋養(yǎng)。
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中國動畫誕生100周年??v覽百年中國動畫史,許多作品至今仍被奉為經典?!缎◎蝌秸覌寢尅贰妒婵撕拓愃贰短鞎孀T》等經4K修復后上線重映,獨特的東方美學風格仍然打動人心;《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等依托神話傳說的再創(chuàng)作也備受喜愛。數(shù)據顯示,從2015年至2021年,國內院線動畫電影年均票房達45億元,其中國產動畫占比近七成。這充分說明,汲取傳統(tǒng)精髓的中國風動畫,也能叫好又叫座,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應是故紙堆里的回憶,而更應成為一眼深邃的泉。帶著創(chuàng)新思維、時代眼光去發(fā)掘,才能讓泉眼源源不斷、生機汩汩?!吨袊孀T》未必完美,但它的火爆正說明,創(chuàng)作用心能換來觀眾真心?!胺龀终蔑@中華民族精神和東方美學風格的動畫電影”,不僅是寫在《“十四五”中國電影發(fā)展規(guī)劃》的明確要求,更應成為廣大創(chuàng)作者的自覺追求。
這正是:故紙堆中多志怪,科技加成顯氣概。國風佳作何處覓?諸君拭目再相待。
3. 網紅的盡頭是直播帶貨嗎?
許晴 人民日報評論 2023-01-16
對直播帶貨,大家肯定不陌生。隨著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不少網紅博主成為帶貨主播。那么問題來了,網紅的盡頭一定是直播帶貨嗎?這句話雖是調侃,卻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網絡平臺的生態(tài)。美妝博主賣口紅,美食博主賣零食,知識博主賣書賣課……無論之前是什么領域的博主,都可以走進直播間,向粉絲大力推銷手中的商品,可謂是百慮而一致、殊途而同歸。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最近發(fā)布的《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狀況報告》指出,網絡直播、網絡社交推動社交媒體營銷興起,利用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相傳拉動消費增長,形成網紅經濟、信任經濟等新經濟模式??梢哉f,網紅經濟本質是一種“流量經濟”“注意力經濟”。過去,網紅博主們依靠平臺的流量分成、粉絲的打賞、植入的品牌商廣告等方式,獲得流量變現(xiàn)。隨著直播電商行業(yè)迅速發(fā)展,網紅經濟變現(xiàn)有了新路徑。直播帶貨熱度高、門檻低,過去一年,不少知名網紅博主走進了直播間:依靠健身操“出圈”的劉畊宏賣起了健身服裝,記錄質樸鄉(xiāng)村生活的張同學賣起了家鄉(xiāng)的農產品……“人紅好賣貨”,成為網紅經濟變現(xiàn)的普遍路徑。
根據測算,2022年全網直播電商的成交額為3.5萬億元左右,占全部電商零售額的23%左右。雖有網紅博主在直播帶貨中賺得盆滿缽滿,但也必須看到,并非所有網紅博主都獲得了成功,即使是粉絲千萬的網紅,也可能在直播帶貨中遭遇“滑鐵盧”。他們有的要面對慘淡的銷量,有的要面對高企的退貨率;有的要面對“不務正業(yè)”的質疑,有的要直面“下場撈錢”的詰難。更有甚者,個別網紅博主因為數(shù)據流量造假、商品質量問題而“翻車”,不僅沒能打開事業(yè)新天地,還失去了粉絲的信任和支持,甚至面臨平臺和監(jiān)管方的追責處理。
只要不違背法律法規(guī)和公序良俗,網紅博主帶貨與否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但是,網紅的盡頭,不應僅僅是帶貨。每一位網紅博主都是互聯(lián)網生態(tài)的重要建設者,流量無罪,但唯流量是圖不可?。蛔非蠼洕б鏇]問題,但也應有社會效益的考量和社會責任的擔當。如果一位博主只顧一場接一場地帶貨而不再琢磨優(yōu)質的原創(chuàng)內容,為了推銷手頭的商品而推翻自己長期堅持的觀點,炒作博人眼球只為給直播帶貨宣傳造勢……這些用套路代替真誠、把關注換算成生意的把戲不會得到網友買賬,這些打起“小算盤”、動起“歪腦筋”的網紅博主,也必然行之不遠。
網紅的起點,離不開出新出彩的優(yōu)質內容;網紅的成長,也應堅守對優(yōu)質內容長期不懈的追求。從纖塵不染的院落、精心制作的美食,到有板有眼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從富有傳統(tǒng)中國韻味的田園牧歌生活,到富有未來感的科技產品評測……有意思、有價值的優(yōu)質內容,任何時候都是網紅博主們的立身之本,也是網紅博主們長期發(fā)展、細水長流的底氣和活力所在。
當然,網紅經濟是一種經濟現(xiàn)象,不可能脫離經濟規(guī)律而存在。網紅經濟能否找到合適、長遠的變現(xiàn)途徑,是互聯(lián)網內容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激發(fā)經濟社會活力潛力的重要動能。如何讓優(yōu)秀的網紅博主發(fā)揮潛能、各展所長,不僅能當好內容生產者,也能當好直播銷售員;如何讓優(yōu)質內容和直播帶貨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在鄉(xiāng)村振興等領域發(fā)揮更大價值?直播帶貨如火如荼的今天,這些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索。
這正是:人人盡說直播好,網紅出場忙種草。帶貨不能忘初心,優(yōu)質內容第一條。
①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即將開幕 將發(fā)布《深圳金融科技專項發(fā)展規(guī)劃》。
②我國首套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熱電聯(lián)供系統(tǒng)面世。
③國內首條量子芯片生產線亮相!
④浙江省出臺30條自然資源新政助經濟穩(wěn)進提質。
⑤節(jié)后鐵路春運累計發(fā)送旅客突破1億人次!
⑥山東:將瀝青防水材料和醋酸調出“兩高”項目范圍。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