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中國史上第一個自宮的太監(jiān),君王把兒子過繼給他,還隨他姓,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說到自宮,中國人肯定不陌生,因為武俠大師金庸的小說中就有幾個武功秘籍是需要自宮者才可以練習的,比如說《葵花寶典》和《辟邪劍譜》等等。
武俠世界畢竟是虛構的,那中國歷史上真的有沒有人自宮,或者是什么時候開始有人自宮呢?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去問問司馬遷。司馬遷雖然是被閹割過的,但他并不是自宮,而是皇帝判他死刑的時候,他自己要求皇帝將刑罰改成閹割,然后保住一條命。關于這段歷史,我們前面講過,漢朝的皇帝確實很仁慈,據(jù)說所有的死刑犯,只要自己不愿意死,都可以要求以被閹割當太監(jiān)來抵罪。
講偏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自宮,是自愿的,不是被迫的。當然,自宮也有閹自己或閹別人的孩子及長大成人后主動閹割的區(qū)別,但這些都是根據(jù)需要及供給經(jīng)濟的經(jīng)濟法則而以自由意志去進行的。
據(jù)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自宮自古以來就已存在。春秋時代著名的霸主齊恒公將準備立豎刁為繼承人的輔政大臣的想法告訴管仲,管仲回答說:豎刁為求接近君王,而自宮的做法是違反人情的,并不足信任。從司馬遷所記載的這件事中,我們可以將豎刁看成宦官自宮的始祖。
那么這個豎刁跟齊桓公到底是什么關系呢?用現(xiàn)代話來說,就是同性戀者。據(jù)史料記載,為了出入宮庭方便,豎刁不惜自宮。齊桓公非常憐愛,常常帶在身邊。
管仲在臨死時還對齊桓公說:“人情莫過愛其身者,豎刁不愛其身,豈能愛君乎?”管仲以人情度之,認為豎刁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怎么能忠君愛國,久之必為亂,所以勸齊桓黜退他。不過齊恒公并沒有聽管仲的,還是重用豎刁,最后被其關在皇宮中活活餓死,也算是報應吧。
不過齊恒公對豎刁的好并不僅僅是重用他,因為豎刁自宮后不能生孩子,齊恒公甚至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豎刁,并改姓為公子刁。歷朝歷代哪個太監(jiān)有這樣的待遇。
春秋以后的戰(zhàn)國秦漢時代,沒有宦官自宮的記載,雖然如此,也不能說完全就沒有人去自宮,因為這個時候的自宮轉(zhuǎn)為了地下,有許多都在暗中進行。尤其是到了漢代末期,出現(xiàn)了許多自宮者。
不過自宮完全合法化則是出現(xiàn)在14世紀的宋朝.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