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蒙恬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蒙恬是秦朝名將,秦朝建立后,他率領(lǐng)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奪回河套地區(qū)。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后來,趙高假造詔書,賜蒙恬死。蒙恬臨死前留下了兩句話,而這兩句話竟引得數(shù)百年后的梟雄曹操每讀一次就哭一次。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我們先看看蒙恬,他的家族世代為秦將,根據(jù)《史記》記載:“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睆拿商竦淖娓钙?,蒙家便為秦國征戰(zhàn)。蒙驁征討韓、趙,蒙恬之父蒙武隨名將王翦滅楚,都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蒙恬自小便展現(xiàn)出絕佳的軍事天賦,他從小就立志為秦國效忠,立下不世之功?!笆蓟识辏商褚蚣沂赖脼榍貙?,攻齊,大破之,拜為內(nèi)史?!笔蓟识暌簿褪枪?21年,秦朝正是在這一年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王朝,而蒙恬在攻滅最后一國齊國時立下了功勞。
后來,“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泵商癫坏?fù)責(zé)擊退匈奴、收回失地,還要管理長城的營建、人民的遷徙安置、土地的開墾耕作和塞外地圖的繪制等工作,他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這給秦朝贏得了相對安定和諧的。
蒙恬手握重兵駐守在外,其弟蒙毅又被秦始皇所親近,他不但被封為上卿,還能夠和秦始皇“出則參乘,入則御前?!背鲂袝r,二人同乘一輛車,而在朝中,蒙毅則能夠侍奉在始皇帝跟前。于是一時間“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nèi)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p>
常言道:性格就是命運。蒙毅雖然得寵一時,但性格太過于剛直。一次同為寵臣的趙高犯錯,始皇帝讓蒙毅處置,蒙毅剛正不阿、嚴(yán)格執(zhí)法,判處趙高死刑,但始皇帝又不舍得殺害趙高,于是將他赦免。劫后余生的趙高對蒙毅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帝死于東游會稽的途中,趙高立刻勾結(jié)皇子胡亥、丞相李斯扣下詔書,并假傳遺詔,賜駐扎北方的公子扶蘇、大將蒙恬死。扶蘇讀完詔書,悲痛地自盡了,蒙恬卻認(rèn)為事有蹊蹺,不愿遵從詔書。
結(jié)果蒙恬便被收押,關(guān)在位于今天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的陽周。胡亥見扶蘇已死,便想要釋放蒙恬,繼續(xù)發(fā)揮他的軍事能力,但趙高等人害怕蒙恬出獄后遲早會明白他們的把戲。為了不留后患,趙高執(zhí)意要殺蒙恬、蒙毅兄弟。
首先,他們在胡亥面前進言說,蒙毅被始皇帝寵信的時候,曾經(jīng)說胡亥的壞話,胡亥勃然大怒,當(dāng)即賜蒙毅死,隨后,他更是派人去陽周殺害蒙恬。使者來到陽周,對蒙恬說:“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nèi)史?!?/p>
蒙恬悲痛萬分地回答道:“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余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p>
從蒙恬的祖父開始,蒙家三代都被秦國君主所重用和信任,現(xiàn)在蒙恬雖然擁兵三十萬,想要叛亂不算一件難事,但知道自己一定會死,卻還堅守道義不去謀反,是不愿意辜負(fù)祖輩們的教誨和不忘記始皇帝的恩情。
蒙恬的這番話擲地有聲、字字珠璣,把一個不二臣子的俠骨義膽和舍生取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這段話因其忠義而廣為流傳。東漢末年,它被曹操珍愛。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已經(jīng)五十六歲,為了對自己的大半生進行總結(jié),并表示自己沒有代漢自立的意思,他寫下《讓縣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在其中,他追憶了自己的年輕經(jīng)歷,講述了自己的生活。
曹操在文中寫道,他每當(dāng)想到蒙恬這兩句話,就“未嘗不愴然流涕也?!敝劣谠?,他在后面也說道:“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dāng)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于三世矣?!辈懿俚淖娓覆茯v、父親曹嵩都是地位尊崇,他自己更是已經(jīng)當(dāng)?shù)搅素┫啵由献约涸诔腥温毜暮⒆觽?,已?jīng)超過了蒙恬的三世了。
曹操之所以痛哭,是因為蒙恬三代被秦重用,自己則是四代被漢重用。在評價上,人們都說蒙恬忠、自己奸。曹操為蒙恬的忠誠所折服,他希望自己對漢朝的忠誠能被認(rèn)可。畢竟在這篇文章的前面他說道:“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p>
忠義是人間大道,曹操因為蒙恬的這些話而流淚,何嘗不是一個豪杰的俠骨柔情和無限哀嘆呢。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