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提高成績的有效方法是歸納總結查缺補漏,無論哪個階段的復習,懂得歸納總結,找出自己的薄弱項都很重要,一個小漏洞就是一個潛在的失分點,必須“分毫必較”。
一、見縫插針利用時間
要懂得見縫插針利用空余時間。比如早上到教室前的十幾分鐘里,可以在腦子里快速過一遍昨晚的復習內容;每天中午、下午放學時段往往是交通高峰期,有心的同學完全可以利用這十幾分鐘的時間,留下來再做一篇英語閱讀、背一首古詩詞,把比較零散的時間利用起來。
二、規(guī)劃學習有所側重
離高考只有兩個多月,在如此緊迫的時間里,如何做到明確規(guī)劃、合理利用就顯得尤其重要。
高考那么多科目,每天的復習就要有所側重,不可能科科都兼顧。對此小編認為:每天晚上回家后,只要重點復習兩個科目就行了。具體來說,當天老師重點復習課本的科目,回家后可做適當的練習題;當天老師重點講練習的科目,回去后要回歸課本,對知識做個梳理。
另外,課堂上老師復習細致的內容,可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及時消化;課堂上老師復習不夠完整的,回家后要強化。一周結束時,不忘在周末回顧這周的復習。
把教材吃透,讓教材滾瓜爛熟。
我在高三找到的一個看書的學習方法是回想法。對于需要我背誦或者特別熟練的內容,光看是沒用的,記不住。我會在每看完一段之后合上書,自己把這一段寫下來,或者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或者自己把這一段的知識結構整理寫出來。當你能產出的時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時候。就這樣一點點把所有教材全掃一遍。
當時即使是看教材不那么重要的科目,我都會發(fā)現很多老師甚至沒強調的細節(jié),非常有收獲。
把題型吃透,就是把吃透的知識轉化為實戰(zhàn)的能力。
高考雖然有靈活的一面,但是跑不出基本的出題思路——因為它總是要以教材為基礎,去考察教材的某個部分的。這時候我們要選擇的參考書,就是能智慧地收集并且總結主要題型的書。
很多書里面一堆題,然后分類很亂。記住,要突飛猛進,我們就要比他人完成更多的事情,因此時間更有限,題海戰(zhàn)術最要不得。如果不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就是死路一條。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