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戰(zhàn)神薛仁貴成名于遼東。他在百萬軍中所向披靡,唐太宗驚呼:“先鋒白衣者誰?”召見,嗟異,授游擊將軍。班師后,唐太宗稱贊道:“朕舊將皆老,欲擢驍勇付閫外事,莫如卿事。朕不喜得遼東,喜得曒將?!彼爝w右領軍中郎將。
網(wǎng)絡配圖
唐高宗幸萬年宮,夜間山洪突至,侍衛(wèi)們嚇得四散奔逃。薛仁貴高呼:“當天子緩急,安可懼死。”保著唐高宗撤到高處,頃刻山洪就沖進了宮殿。高宗感嘆:“賴卿以免,始知有忠臣也?!敝钡綆资旰?,高宗還說:“疇歲萬年宮,微卿,我且為魚?!?/p>
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大唐戰(zhàn)神薛仁貴二次征遼東,立下赫赫戰(zhàn)功,拜左武衛(wèi)將軍。乾封初年,薛仁貴再次出征遼東與高麗作戰(zhàn),斬首五千,連下三城。以兩千兵攻扶余城,諸將皆以兵少勸阻,薛仁貴說了一句特自信的話:“在善用,不在眾?!?以上《新唐書·薛仁貴傳》)他身先士卒,拔扶余城,四十余城望風而降。拜本位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名望達到頂峰。
網(wǎng)絡配圖
如大多數(shù)評書一樣,作為主人公,薛仁貴也被塑造成百戰(zhàn)百勝的大英雄,其實正史中的薛仁貴也打過很慘的敗仗,也做過足以讓后世詬病的事。
大唐戰(zhàn)神薛仁貴在天山與鐵勒九姓作戰(zhàn),敵軍派健兒挑戰(zhàn),薛仁貴三箭射殺三人,敵軍全降。唐軍高歌:“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钡?,這時薛仁貴做出了一個有悖大唐一貫安邊政策的決定:將降卒全部坑殺。不過,在這次戰(zhàn)役中,薛仁貴是副手,主帥是鐵勒道行軍大總管鄭仁泰,所以在殺俘這件事上,薛仁貴應當付多大責任難說,但史書上說是他下的命令。當然鄭仁泰也不怎么樣,他大肆劫掠已降部落(薛部亦有參與)。不管怎么說,坑殺降卒、劫掠降部都是不光彩的行為,結局也可以預料到,那些已經(jīng)投降的部落再度反叛,鄭仁泰率輕騎一萬四千人追擊,僅生還八百人。
網(wǎng)絡配圖
應該說,這次慘敗,鄭仁泰應該負主要責任。但坑殺降卒、劫掠降部不是一個名將應有的行為,薛仁貴難辭其咎,司憲大夫楊德裔彈劾他和鄭仁泰,“仁泰等誅殺已降,使虜逃散,不撫士卒,不計資糧,遂使骸骨蔽野,棄甲資寇。自圣朝開創(chuàng)以來,未有如今之喪敗者。仁貴干所監(jiān)臨,貪淫自恣,雖矜所得,不補所喪。并請付法司推料。”(《資治通鑒·卷二百》)高宗下詔,令他們將功贖罪。
幾年后大唐戰(zhàn)神薛仁貴在與高麗的戰(zhàn)爭中立下殊勛,平定高麗后,他撫孤存老,隨才任職,褒崇節(jié)義,高麗士眾皆服。這才是名將的作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