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的厚度大概在1000km以上,沒有明顯的界限。大氣層是氣象學的一個專業(yè)術語,它是由重力關系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構成,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陸地,海洋,對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有著影響關系。(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大氣層的厚度無法精準測量,大約有1000公里,按照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我們的大氣層一共分為五層,包括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散逸層。
對流層是大氣的最底層,平均厚度為12km。平流層位于離地表面10km到50km的高度,平均厚度為40km。中間層大概是自平流層到85km左右的大氣層,平均厚度為35km。而電離層是地球大氣的電離區(qū)域,此時大氣層屬于部分電離和完全電離的狀態(tài)。而最外面的就是外層了,是指除去前面各個層次之外的地方,空氣極其稀薄。
大氣層的厚度的確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其實和大多數(shù)的科學研究是一樣的,要想取得大的研究成果,就必須不斷的學習前人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然后才有可能最終在前人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在地球的表面附著著一層氣體,這些氣體環(huán)繞著地球組成的圈層就是大氣層。大氣層中存在的氣體數(shù)量相當大,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地球大氣層中所有的氣體總質量在6000萬億噸左右。
大氣層質量在地球的總質量中占比約為百萬分之一,雖然看起來比例很小,但是和地面上的石頭、土壤等固體相比,氣體本身密度就小,大氣層能夠達到這樣的總質量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事實上,地球的大氣層非常厚,人類發(fā)射的探空火箭在距離地面約3000公里的高空依舊能夠發(fā)現(xiàn)稀薄的地球大氣。據部分科學家推測,地球大氣層的最頂端可能延伸到了距離地面約6400公里的地方。
在這厚重的大氣層中,大約有78%是氮氣,21%是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此外就是氬氣(0.93%)、二氧化碳(約占0.03%)、氖氣(0.0018%)等占比較少的氣體,再加上一些漂浮著的塵埃和水汽,共同組成了地球的大氣層。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