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如今雖然人已年老,早已看透了世間的萬事,那青草依然生機勃發(fā),我的內心仍然清靜寂定。
作者是蘇泂,字召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頌四世孫。
生平事跡史籍失載,從本集詩篇可知,早年隨祖師德宦游成都,曾任過短期朝官,在荊湖、金陵等地作幕賓,身經寧宗開禧初的北征。卒年七十馀。
古詩原文
《長江二首》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xù)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譯文:
處暑之后不過三天,就有了陣陣涼風,這種舒服愜意的感覺真是千金都買不來的。
如今雖然人已年老,早已看透了世間的萬事,那青草依然生機勃發(fā),我的內心仍然清靜寂定。
看到仙鶴婆娑起舞,聽那蟋蟀的叫聲開始斷斷續(xù)續(xù)。突然感嘆哪怕是心胸寬廣的人會長壽,但能夠做到這樣大海的深邃也未必能夠相比。
擴展資料: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處暑節(jié)氣后,炎熱即將過去,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特別是北方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的身體感受,以及動物昆蟲的一個自然反應。
說的是自然的一個規(guī)律。
然后用大自然的事物,領悟大自然的任何事情都蘊含著哲理,世間萬物都可以是人的老師。
凡事都應懷有仁愛之心,胸懷寬廣。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