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字子義,為東漢末年著名將領。在群雄紛爭的三國時代,顏良作為袁紹陣營的一員大將,頗有威名,他的事跡,曾在三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在軍閥割據(jù)的歷史大環(huán)境下,袁紹麾雖兵強馬壯,然而顏良與文丑絕對稱得上是他極為信賴的心腹。作為袁紹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這二人更他所倚重的愛將,就連袁紹的老對手曹操都對這兩名勇冠三軍的猛將頗為忌憚。顏良這個人物最初被提及,是在中國古老的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里,討伐董卓的戰(zhàn)役中,有一場著名的汜水關之戰(zhàn)。
當時,顏良與文丑奉袁紹之命負責催軍,想來這便是這個人物的首次登場?!度龂萘x》中還特別提到,顏良護主一向忠心,每逢袁紹身陷險境,顏良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的護衛(wèi)。例如書中提到,大將孫堅在府中私藏玉璽,圖謀不軌,被袁紹識破,當即翻臉就要動手。顏良、文丑二人見狀,迅速拔出隨身兵刃,擋在袁紹跟前,與敵將刀劍對峙,毫無懼色。而后至袁紹巧施計謀奪取冀州之時,耿武前來行刺,千鈞一發(fā)之際,顏良趕到,立即出手,將耿武制服斬殺。數(shù)年后,袁紹率大軍平定河北,再一次發(fā)動大規(guī)模戰(zhàn)役。此次,顏良與文丑擔當三軍先鋒,率部痛擊公孫瓚,又為袁紹立下汗馬功勞,因而可以說,袁紹的鐵桶江山,大半要歸功于他手下這兩名能征善戰(zhàn)的悍將。
顏良文丑是誰的手下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各方諸侯為爭奪統(tǒng)治地位連年征戰(zhàn),其中,河北軍閥袁紹兵強馬壯,麾下有顏良與文丑兩員悍將,他們武藝高強,情同手足,且同為袁紹的心腹,數(shù)年來南征北戰(zhàn),為袁紹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顏良與文丑皆為堪稱勇冠三軍的著名將領,他們?nèi)竹R多年,參與過許多重要的戰(zhàn)役,也多次于危難中力挽狂瀾,救過袁紹性命,因而即使是如孔融這樣敵方謀士,提起他二人時,也常禁不住贊嘆。
因這兩員大將先后被關羽斬殺,至今全國各地紀念顏良與文丑的宗祠附近都有不建關公祠的傳統(tǒng)。據(jù)說為數(shù)不少的三國迷和資深史學專家都認為顏、文二人是歷史上不可遺忘的武將。
有關他們倆究竟有多厲害的問題,在正史上并未有太多介紹,只是有一次,借袁紹之口提了一提。那是在討伐董卓的汜水關戰(zhàn)役中,顏良、文丑奉命催軍未回,面對華雄的跋扈,袁紹也只得嘆息“要是顏良與文丑在便好了”。只這一句,便令讀者不難窺見端倪:有顏、文兩員大將在側(cè),面對強敵之時,袁紹的底氣當可提升不少。
官渡之戰(zhàn)是顏良的軍事生涯走到盡頭的一場戰(zhàn)役。這一仗,他不僅輸?shù)袅岁嚨?,連同性命也一并輸?shù)袅?,不為別的,只因他遇到了戰(zhàn)神關羽。關公陣前斬顏良,在為曹營帶來一場鼓舞士氣的重大勝利時,也令視顏良為手足兄弟的文丑悲痛不已。可惜的是不久之后,文丑終于還是追隨他那位先走一步的兄弟而去了……
顏良和文丑誰厲害
顏良與文丑皆為三國時期河北軍閥袁紹的部下,兩人相識多年,情同手足,多次在戰(zhàn)場上并肩作戰(zhàn),是一對頗有默契的作戰(zhàn)搭檔。后世常有人拿他二人作比,討論二人武功孰高孰低。其實,論武功高下,筆者認為,他二人當在伯仲之間。對袁紹來說,顏良和文丑一樣對其忠心耿耿,是他深為信賴、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倘若如實比較顏良和文丑的綜合實力,固然是不分彼此,不管是在《三國演義》文學作品中還是在真實的歷史上,顏良、文丑的戰(zhàn)力都是相仿的。然而縱觀《三國演義》中,但凡武將之間的較量,實力差距都不會太大,偶有輕易分出勝負者,皆因有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因素在內(nèi)。比如官渡之戰(zhàn)中顏良被關羽所殺,實力高下自然是一部分原因,然而兩軍交戰(zhàn)之時,場面混亂,關羽趁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乘快馬掩殺而來,顏良毫無防備之下倉促應戰(zhàn),戰(zhàn)爭先機已失,氣勢上首先輸了一籌,再加上難擋青龍偃月刀削鐵如泥的鋒芒,哪有不立時斃命的道理?換句話說,如果當時有充分的時間讓顏良調(diào)整狀態(tài),冷靜對敵,未必一招之內(nèi)就被關羽輕取首級。
據(jù)說顏良死后不久,文丑亦在戰(zhàn)場之上死于關公刀下,不知是冥冥中的巧合,還是他二人果真屬于命運共同體的關系,總之遇上關羽,注定是這兩名三國猛將戎馬生涯中最大的不幸。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