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祖訓,孝莊太后去世后應在盛京昭陵與丈夫皇太極合墓,可是孝莊太后遺訓要挨著兒子孝陵側安葬。這可為難了神武大帝孫兒康熙?!皟捎枴倍疾豢蛇`呀,該怎么辦?
擱置爭議,留給有智慧的后人解決。神武大帝康熙這樣安排祖奶陵墓。
孝莊執(zhí)意想在孝陵外安歇,可給康熙出了個難題,他只好先把祖母以前住過的慈寧宮東側五間殿拆卸,全部建材運往在孝陵紅墻外,按原樣易地重建,作為太后的“暫安奉殿”。因為祖母曾經多次向他提到自己很喜歡這座宮殿。這一拖就是三十七年,孝順的康熙實在是不知道該怎樣為祖母安排。
其實,孝莊沒有和丈夫合葬,主要是她自己的意愿。孝莊一生可謂政治女強人,而且有康熙這位偉大的孫子罩著,各位王公大臣們尊敬著,還有什么事情能夠違背她的意愿呢?況且康熙是個乖孫兒,非常聽奶奶的話。給自己的陵墓選址,八成就是孝莊自己的想法了。于是,我們翻翻史料,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部書——《孝莊后傳》,里面寫,孝莊在病重期間,專門叮囑自己的孫子這件事情,原文如下:
“我身后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務必于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
可見,她不選擇昭陵有三點原因:一個是臺面上的話,說是皇太極已經下葬很久了,自己這么卑微實在是不能夠打攪皇太極了;第二點原因是為了避免勞師動眾,減輕大家的勞役,一位聰慧賢德的太皇太后躍然紙上,第三點和那個托夢的傳說相同,說是不忍心離開兒子和孫子。
要說雍正的手段還真不是夸的,他想了個主意,把大臣們找來了,先歌頌了一下祖奶奶孝莊的偉大慈愛英明果斷,然后再提到孝莊希望自己和子孫在一起的遺囑,最后引經據典,闡述了合葬這回事兒其實沒啥,《禮經》上不是說嗎?合葬不是古來就有的,再說啦,神靈那是無所不通的,合葬就是個形式。我大清朝自孝莊文皇后死后,托她老人家的福,國運蒸蒸日上,說明她棺槨所在的地方是個風水寶地,而且她老人家一再強調喜歡跟兒子福臨挨著,咱不能違逆了老祖宗的意思啊!一通話說完,雍正笑瞇瞇地告訴群臣,你們下去討論去吧,這事兒給我拿出個說法來。
群臣們一合計,嗨,皇上的意思那么明顯,誰不迎合誰就是傻瓜。于是乎群臣上奏,我大清四海升平,人民安居樂業(yè),暫安奉殿真是個好地方,我們請求在那兒建陵!雍正大筆一揮,同意!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式將孝莊文皇后的陵命名為“昭西陵”,孝莊終于得以真正安歇了。暫安奉殿實際上就是“昭西陵”前身??滴趺髅饕褕?zhí)行了孝莊遺詣,但又怕大臣攻擊他違背祖訓??滴醣銛R置矛盾,讓大家一切向前看。他相信,他聰明的后人一定會圓滿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這正是康熙卓越帝王術手段之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