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字文遠,是曹魏軍團的開國功臣,為曹操統(tǒng)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此厲害的張遼,先后跟過丁奉、董卓、呂布,一直沒有什么作為,但是跟了曹操之后,他開掛的人生就此展開。我們先不說,他之前為什么無所作為,只說跟了曹操之后,憑什么在名將眾多的曹魏集團,脫穎而出,登上五子良將的寶座的?我認為有這么幾點。
一、 武力過人。張遼和呂布是同鄉(xiāng),都是一等一的猛將。他的第一位伯樂丁原就是看中他武力過人,才把他召入帳下。張遼武力過人,從他的戰(zhàn)績我們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三國演義第十八回,張飛見張遼退兵的打算追上去迎戰(zhàn),關羽趕忙攔住,說此人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是我用言語讓他有了自悔之心,才讓他退兵的。一向心高氣傲的關羽都如此評價他,可見張遼非等閑之輩。后面大戰(zhàn)太史慈,凌統(tǒng),張郃我們就不說了。
二、 善于觀察,心思縝密。勸降昌豨。當時曹操派張遼和夏侯淵兩員大將攻打據(jù)守在三公山的昌豨,面對實力強勁的昌豨,兩人毫無辦法。細心的張遼發(fā)現(xiàn),多日對戰(zhàn)下來,站在山頭的昌豨總盯著他看,射過來的箭也比以前少了,看來此人正在由于,估計有投降的念頭,于是上前搭話,想要勸降昌豨,果然不出所料,在張遼的甜言蜜語下,昌豨投降。
三、膽識過人。說道張遼的膽識,合肥之戰(zhàn)最能體現(xiàn)。當時的孫權帶十萬大軍進攻合肥。張遼帶著八百人馬,趁著夜色,直奔孫吳大營中軍,打的正在睡夢當中的孫吳措手不及,逼的孫權衣服都沒穿好就跑了。張遼帶馬極追,追到站在墳堆上的孫權,要和孫權決一死戰(zhàn)。直至孫吳人馬趕來,才帶著人馬殺了回去。沒有過人的膽識,哪敢在十萬大軍中沖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