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
春城春宵無價,照星橋火樹銀花②。妙舞清歌最是他③,翡翠坡前那人家,鰲山④下。
五月
榴花葵花爭笑,先生醉讀《離騷》⑤。臥看風檐燕壘巢⑥。忽聽得江津戲蘭橈⑦,船兒鬧。
九月
前年維舟寒漱⑧,對篷窗叢菊花發(fā)。⑨陳跡猶存戲馬臺⑾。說道丹陽寄奴來⑾,愁無奈。
十二月
隆冬嚴寒時節(jié),歲功來待將遷謝⑿。愛惜梅花積下雪⒀。分付與東君略添些,豐年也。
①四首:原有十二首,選錄正月、五月、九月、十二月四首。
②“照星橋”句:地上元宵佳節(jié)的燈火與天上的銀河交相輝映。星橋,實即星河,也就是銀河?;饦溷y花,形容式樣繁多、光華燦爛的燈火。
③最是他:以他為最,數(shù)他最好。
④鰲山:裝飾成海龜負山形狀的巨型燈火。
⑤《離騷》:戰(zhàn)國末期偉大詩人屈原的長篇抒情詩,也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⑥風檐:即屋檐。
⑦江津戲蘭橈:江邊渡口人們正在賽龍船。橈(rao),槳。前面冠以“蘭”字是形容槳的質(zhì)地好。
⑧維舟寒瀨(lai):把船??吭谇锾斓慕瓰忱?。瀨,本指激流,這里指水回旋處。
⑨篷窗:船篷上開的小窗。
⑩陳跡:古跡。戲馬臺:在今江蘇銅川縣南,東晉義熙年間劉裕(后來的宋武帝)曾在這里大會賓客,飲酒賦詩。
⑾“說道”二句:公元404年桓玄纂晉,劉裕由京口起兵計伐他。京口(今鎮(zhèn)江市)與丹陽(今縣名)緊鄰,寄奴是劉裕的小名。全句大意是說,當年桓玄聽說劉裕從京口一帶起兵討伐他,愁得不得了。
⑿歲功:指一年的時序,即四季的輪換。來:語助詞,無義。遷謝:到了盡頭。
⒀“愛惜”句:古人認為用梅花上的積雪烹茶,茶味最美,常常把它掃下貯存起來。
⒁“分付”句:祈求春之神再多下點瑞雪,那么明年一定有個豐收年。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