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名言30則
林則徐名言精選(一):
1、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時事難從無過立,達(dá)官非自有生來。風(fēng)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shù)九垓。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臺。――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2、鴉片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dāng)從嚴(yán)。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能夠御敵之兵,且無能夠充餉之銀。――林則徐
3、存心不善風(fēng)水無益。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作事乖張聰明無益。心高氣傲博學(xué)無益。時運不濟(jì)妄求無益。妄取人財布施無益。不惜元氣醫(yī)藥無益。淫惡肆欲陰騭無益。――林則徐《十無益》
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6、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7、中有古佛立亭亭,芻合十朝誦經(jīng)。催落山泉作鐘磬,秋色滿巖云有聲。
8、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林則徐
9、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0、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
11、三生慧福孰能兼,占盡韶華頗不廉。悟徹優(yōu)曇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林則徐
12、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林則徐
13、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yǎng)拙剛于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14、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
林則徐名言精選(二):
1、社燕逢春留好語,地?zé)o寒谷春常在。
2、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3、狀開元景三陽態(tài),探得花香一樹春。
4、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5、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6、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有容乃大千秋幾?無欲則剛百世師。比武守疆驅(qū)虎豹,論文說理寓詩詞。為官首要心身正,蓋世功勛有口碑。
7、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8、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9、師敵之長技以制敵。
林則徐名言精選(三):
林則徐50多歲的時候,還寫了一個“十無益”。他將一些常被人們看作有益的東西,分別做了界定,也就是說,如果不滿足某種條件,一些看來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沒有益處。我們經(jīng)過林則徐的界定就會發(fā)現(xiàn),世上沒有絕對之物,任何事物的效能都是有條件的。這“十無益”既是林則徐自我的修行標(biāo)準(zhǔn),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則。
一、存心不善,風(fēng)水無益
點評:儒家把“人”等同于“仁”,認(rèn)為人之為人,在于為仁。仁者何也?善也!天地正氣,人心仁善,這是亙古不變的宇宙運行、萬物生長的“萬有引力定律”。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無疑是自取滅亡。“風(fēng)水無益”,即謂如若為人不善,多行不義,其不僅僅上愧祖宗,更是下?lián)p子孫。所謂心存不善,無好后果。若因一己之不善,害祖宗聲譽(yù),殃及子孫,豈不是罪加一等,十惡不赦!
二、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點評:人生于世有三種最偉大的“愛”。一為“親人之愛”,一為“愛人之愛”,一為“朋友之愛”,或者簡言之,親情、感情、友情。親情溫馨,感情纏綿,友情z真摯,而如果要辨明三者之間哪一種最為無私,莫過于親人之愛——父母之愛!父母對于我們的愛,比山高比海還深,父母對于我們的恩,我們?nèi)矆蟠鸩涣耍“傩行?dāng)先。一個人無論你取得多么偉大的成就,頭上戴了多少光環(huán),可是如果對父母不孝,所有的榮譽(yù)都將黯然失色。“奉神無益”,如果對父母不孝,無論你對神是多么虔誠,多么的敬仰,一切都是假的??鬃诱f,敬鬼神而遠(yuǎn)之;又說,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父母之圣,神明猶所不及。如要敬神,何必舍近求遠(yuǎn)!
三、作事乖張,聰明無益
點評:“作事乖張”乃謂為人處事不講情理,偏執(zhí)、不馴服,處處與眾迥異。有句話說,人不怕你聰明絕頂,就怕你不講道理。如果為人不善,居心不良,“聰明”就會為虎作倀,成為作惡的工具。雄獅百萬能伏,國賊一個可畏。難怪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敬,謹(jǐn)慎而親仁,泛愛眾,學(xué)友余力,則志于文”,學(xué)做人在求智慧之先,圣人一片苦心,可見一斑。
四、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點評:孔圣人說,古之學(xué)者讀書為己,今之學(xué)者讀書為人。意思說古代的讀書人讀書是為了自我,今日的讀書人讀書是為了別人。為人若何?為父母、為市場、為金錢名利、為工作職業(yè),讀書成為一種工具,讀書淪為到達(dá)他人的`目的的一種手段。此刻我們要認(rèn)識到讀書不是為了別人而讀,讀書是為自我而讀!為己若何?修學(xué)儲能,內(nèi)修仁德,外修禮儀。用現(xiàn)代人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實現(xiàn)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發(fā)展。簡單說,讀書是為了修身正行!如若讀了滿腹圣賢之書,但依然“行止不端”,學(xué)識上是大學(xué)生,品行上卻是小學(xué)生,可謂讀書無益,枉讀詩書了。
五、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點評:兄弟在那里能夠理解為包括堂兄弟姐妹在內(nèi)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倘且不能與之和睦交好,何必言友。許多人(包括我)有這樣的經(jīng)歷,就是于外交友彬彬有禮,坦誠相待;于內(nèi)與兄弟姐妹卻難以傾心相交,甚至惡言相向,實在令人惋惜。如今提倡優(yōu)生優(yōu)育,許多人少了兄弟姐妹,若有幸能有一二兄弟或姐妹,豈可不好好珍惜?
六、心高氣傲,博學(xué)無益
點評:博學(xué)為何?通古至今,縱橫捭闔,只為修己身。若以讀書為裝點門面,以博學(xué)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不可一世,以為莫己若者,縱然讀盡天下古今之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何益?徒增一恨耳!
七、時運不濟(jì),妄求無益
點評:那里不是宣揚宿命論,不是奉勸人知足而止、不思進(jìn)取。有句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謂時勢造英雄,人要成事,不僅僅僅要知己之所能為,更要知彼之所能為否。時運不濟(jì),就是客觀條件還不足以成為滿足實現(xiàn)主觀要求的條件,妄然求取,非但無益,并且有害。毛澤東不是說過,要實事求是嗎?要讓主觀的愿望同客觀現(xiàn)實統(tǒng)一,要把“求”同“時運”結(jié)合起來,學(xué)會等待時機(jī),切莫大膽妄為。
八、妄取人財,布施無益
點評:青年毛澤東再《講堂錄》寫到:貨色兩關(guān)打不破,其人不足道也。貨者,財也。錢財是身外物。仗義疏財,是豪杰的行為;愛財如命,難成大器。毛澤東一生不愛錢、不拿錢,不碰錢,前輩之風(fēng),后人真是難以企及。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無功不受祿,妄取人財,與謀財害命差之不遠(yuǎn)。妄取人財,拿來布施,無異于先飽私囊后,借花獻(xiàn)佛博取善名,典型的偽君子!然而君不見現(xiàn)實社會中多少所謂企業(yè)家、實業(yè)家,借造假造劣來賺取巨大利潤,后又拿出“九牛一毛”來做慈善,名利兩得,不亦卑鄙乎!
九、淫惡肆欲,陰騭無益
點評:此句言如若生活放縱奢侈,荒淫無度,雖然屢屢行善多積陰德,也是枉然無益。陰鷙,即積陰德之意。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若有驕奢淫惡之惡行而雖有善行亦無益于己,無濟(jì)于事。達(dá)人先自達(dá),以身作則,嚴(yán)于律己,從艱苦樸素開始。
十、不惜元氣,醫(yī)藥無益
點評: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當(dāng)惜愛之。外軀內(nèi)氣,養(yǎng)身莫過于養(yǎng)氣。孟子說,“吾善養(yǎng)我浩然之氣?!泵珴蓶|又說,不為浮譽(yù)所惑,則所以以養(yǎng)其力者厚,不為流俗相惑,則所以制其氣者重。如何養(yǎng)氣?唯有制欲。若縱欲而行,傷身十分,更是有傷元氣,雖靈芝妙藥,服之無益。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以養(yǎng)浩然之氣,誠哉斯言!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