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名人素材摘抄 萬能人物事例
語文作文在高考中占有很多比重,所以寫好作文非常重要,小編整理了高考作文名人素材,來看一下!
高考作文備考人物素材
有樂趣的日子會發(fā)光——南京大學保潔員吳立娣
【故事】因為一次機緣巧合,南京大學保潔員吳立娣畫起了學生公寓的黑板報。吳阿姨沒有學過畫畫,卻從13歲開始,就包辦了從小學到高中班里的板報。來到南大以后,從粉筆畫到水彩畫,也是憑“興趣”慢慢摸索出來的,長城、南大校門、落花大道等多幅板報畫作廣受好評。有人問她,畫畫是否能帶來額外收入,她笑笑搖著頭回答:“保潔是一種生計,為了生存必須要去做。畫畫是一種生活,心里快樂,也就樂于去做?!?/p>
【點評】
保潔員畫起了黑板報,如此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為什么能引人關注、讓人感動?因為畫作很美,更因為吳阿姨對興趣“念念不忘”。
生活不止眼前的生計,還有審美與樂趣。做保潔員7年的吳阿姨,每天穿梭在公寓的樓道之間,讓學生住得舒適干凈,這是職責所系。忙碌之余,拿出時間畫一幅黑板報,甚至站6個小時來創(chuàng)作一些作品,內(nèi)心也總是快樂的。她說,“一畫起來,就忘記了累”。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如同莊子“曳尾于涂中”、陶淵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一樣,在繁忙現(xiàn)實里得以保存自我,不以“心為形役”,而是追求充實內(nèi)心、愉悅精神,何其珍貴。
生活不易,但有樂趣的日子會發(fā)光,每天都充滿創(chuàng)意與驚喜。中國美術(shù)學院的一位掃地大爺,手握高壓水槍沖刷地面的灰塵,留下白色紋路,從高處看去,竟是一幅氣勢恢宏的大字,每一筆都別具一格;山西太谷70歲老人石夠生,熱愛木藝,也愛惜當?shù)氐墓臉?,用一次性筷子制作了“太谷鼓樓”模型,令人驚艷;沈陽一所大學的保潔工王世金,雖然視力不好、聽覺也不靈敏,但帶著助聽器堅持練舞6年,跳出的“太空步”不曾辜負每一個日與夜……他們都是平凡的普通人,而他們在生活中找到樂趣、點燃激情,釋放出生命中精彩的煙花。
有人說,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如果想要綻放光彩,到哪兒都有舞臺。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年齡大小,都能找到屬于自己那份內(nèi)心的快樂,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xiàn)那份快樂。如此,生活的空氣中就能洋溢著歡樂,而為生活添彩、為生命增輝的一筆一畫,都能交織成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
三個抄寫員
黎錦熙(1890-1978)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民國頭十年他在湖南辦報,當時幫他謄寫文稿的有三個人。第一個抄寫員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實實地抄寫文稿,錯字、別字也照抄不誤,后來這個人一直默默無聞。第二個抄寫員則非常認真,對每份文稿都先進行認真仔細地檢查然后才抄寫。
遇到錯字、病句都要改正過來。后來,這個抄寫員寫了一首歌詞,經(jīng)聶耳譜曲后命名為《義勇軍進行曲》,他就是田漢。第三個抄寫員則與眾不同,他也仔細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與自己意見相符的文稿,對那些意見不同的文稿則隨手扔掉,一句話也不抄。后來,這個人建立了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就是毛澤東。
林語堂:春風化雨為師之道
林語堂曾經(jīng)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課,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林老師第一堂課竟然是教學生們吃花生米。這天林語堂帶了一個大包到教室,上了講臺,把包倒過來,往講臺上一倒,只見滿滿一堆帶殼花生稀里嘩啦全落在了臺上。林語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給前面的學生,并請諸君自便。大家誰也不敢先動手。林語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
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彼D了頓,接著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后我上課不點名,愿諸君吃了長生果,更有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贝撕罅终Z堂講課,果然沒有學生缺課,而且還有很多外來的學生慕名趕來偷師。林語堂,一位大師級語言大師。性格幽默,風趣,聽其談話,如沐春風,獲益良多。
溫馨提示:想要獲取更多高考政策解讀、學科備考技巧、特殊類型招生等最新高考動態(tài),請關注更三高考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更三學姐(ID:gengsanxuejie),更有機會獲得學姐一對一答疑、交流機會。高考備考有疑問就找更三學姐!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