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1
前兩天我跟爸爸去天津看望生病的哥哥,路上我閑得無聊,便對爸爸說:“我們中華民族在2008年成功發(fā)射了‘神舟’七號,你給我講講我們中華民族的飛天史吧”。爸爸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中華民族古代就有著‘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等飛天的神話故事,但一直沒有人嘗試過。直到明代,一位叫萬戶的官員用48支火箭綁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叫人點火,一聲巨響過后,他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紀念這位先驅,便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萬戶’?!蔽衣犃?,心想:“看來上天還真的不容易啊?!?/p>
過了一會兒,爸爸接著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不少海外華人紛紛回國,其中最著名的就數(shù)錢學森了。當時錢學森在美國,聽說新中國成立了,他毫不猶豫地帶著家人要離開美國,正在辦手續(xù),準備回國的時候,美國人硬說他是間諜,并以種種理由把他拘留起來。但最后錢學森還是擺脫了種種阻礙,毅然回到了祖國。”
爸爸喝了口水,接著說:“1955年,錢學森組織了中國第一個火箭研究院,使我國的火箭從仿制走上了獨立的道路。1970年在錢學森等科學家的精心研制下,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升上天空。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2003年我國第一次載人航天試驗成功,完成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p>
聽完了爸爸的介紹,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的航天事業(yè)不斷的取得成功,這說明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盛,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蓖瑫r我也暗下決心,要努力學習,長大后要成為像錢學森那樣的棟梁之才,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2
倒過時開始:三、二、一!火箭發(fā)射!
每當我聽到這個聲音時,內心總會情不自禁的激動起來。
航天事業(yè)已建立多年,人們一直向往著天空,盼望能向鳥兒一樣自由地在天空中飛翔,看看天上的世界。我的母親從事航天事業(yè),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航天事業(yè)是多么的偉大,我也成了眾多盼望人中的一員。而現(xiàn)在,我要正式宣布:航天,我的夢想,讓它撲進我的懷抱吧。
記得母親說過,第一個登上火箭,駕駛著它沖向宇宙的偉人是楊叔叔。我一直都很羨慕楊叔叔,因為他不僅是第一個個“飛”上天的人,他還是第一個讓我們看到了地球母親和宇宙有多么美麗。所以我也想像楊叔叔一樣,讓更多人了解太空。
但是想要實現(xiàn)這個夢想,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從母親那里得知,楊叔叔在火箭發(fā)射前,坐在火箭艙時,測得他的心跳一點兒也不快,他的臉上流露出的不是緊張,而是嚴肅。我聽到時覺得不可能,他是是怎么控制住自己的,作力第一個登上天的人,他怎能不緊張?之后,我知道了。原來,楊叔叔訓練時每一刻,每一秒都很認真,不馬虎。所以我暗下決心,告訴自己,我要以楊叔叔為榜樣,認認真真學習,做事,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
最后,我想跟我的母親說,您以前常問我:“你喜歡航天嗎?你喜歡當航天員嗎?”以前聽到這樣的問題時,我心里總是非常緊張,因為我想嚴肅地說,我很喜歡,但是我又擔心自己做不好?,F(xiàn)在我知道了,航天是偉大的事業(yè),航天員很是偉大。只要我愿意努力,多多關注航天的相關知識,再憑借著我對航天的喜愛,我一定會有機會去探索充滿好奇的宇宙。
為了這個航天夢,我會努力的。
三、二、一!發(fā)射!
這一句振奮人心的聲音,會促使我不斷努力的。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3
每次遙望星空,我都會夢想自己穿了件白色宇航服在太空上行走,探索著人類沒有解開的奧秘。
從“東方紅”到“神八”中國的航天技術已邁出了很大的一步。1999年到2002年,中國的“神舟”一次次地震撼著人們。2003年“神舟五號”發(fā)射升空,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在太空中遨游。2005年,聶海勝和費俊龍兩個人的身姿展現(xiàn)在茫茫太空中。
2007年中國第一艘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在西昌發(fā)射,直沖云霄,上下五千年的“奔月”夢終于實現(xiàn)了!2011年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對接,表明著中國離建造“太空家園”又近了一步。在月球上行走,去水星、火星上建造太空家園,建造大型太空站,發(fā)現(xiàn)更多的星球……讓夢想成為現(xiàn)實,這就需要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努力。我曾經有一個夢想——成為宇航員,跟著飛船一起去一望無際的宇宙探索奧秘,欣賞美麗的星系、星球景象。
如今我們認真學習,正為自己的夢想奮斗著。學好各種知識,長大后成為一名真正的宇航員,為祖國探索奧秘,解開謎團,貢獻力量。同學們,我們一起努力吧!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4
夜晚,一輪皎潔的明月高高的掛在浩瀚的夜空,月光傾瀉而下,給大地鍍上了一層明亮的銀光。我望著這輪明月,不禁想起古時候人們對于探索這個令人充滿遐想的白月盤的憧憬,這個能在黑夜里照亮萬物的星球,曾經讓多少科學家為其奮斗一生,只是為了能了解這個離我們最近的又最神秘的天體。
如今,經過人類無限的努力,無限的奮斗之后,這個神秘的“白月盤”終于被世界所熟知,之前解不開的謎團被充滿智慧的人們一一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
許多科學家將自己的一腔熱血播撒在了航天事業(yè),為祖國航天技術添磚加瓦。于是,中國科學家讓“東方紅”、“天宮”、“嫦娥”、“神舟”等飛船陸續(xù)飛向遙遠的太空。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優(yōu)秀的宇航員完成了意義重大的科研項目,為祖國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yōu)秀的科學家和偉大的宇航員,我們國家的航天科研技術已經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不斷地造福著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
望著這片茫茫星海,我想起了今年四月下旬學校組織的活動。著名的專家——歐陽自遠院士和申行運大隊長為我們講解太空的奧秘,讓我幻想著我也可以穿著宇航服,乘著飛船踏上神秘的月球,去探索這個雖然每天都能看見,但卻非常陌生的老朋友,并且解開很多未解的謎團,為國家與人民做貢獻。想到這,更加堅定了我的航天夢!
下午,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還參觀了“航天科技館”,讓我明白:火星,金星,木星……人類沒有探索的星球還有很多很多,不僅僅只有月球。我想要探索它們,了解它們,從那里帶來新的資源,新的能源,造福人類。
又是一個寂靜的夜晚,又是一片璀璨的星空。當我將視線轉向頭頂上的那片星空時,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現(xiàn)著耀眼的航天夢。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5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夠成為宇航員,能夠飛上天去,飛到宇宙上,看宇宙上的那些我們還不知道的星球。想起祖國的航天事業(yè),那就是祖國的一顆明珠啊!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叔叔乘著“神舟五號”航天飛船,帶著祖國的希望,帶著億萬人民群眾的希望,飛上藍天,穿過地球,到了宇宙上。
今天,那段輝煌的成就已經成為了歷史,歷史是不會讓人忘記的!當我們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講述著宇航員的航天故事時,小小的我,為祖國航天事業(yè)能取得如此輝煌而驕傲、自豪!我有了一個偉大的夢想,就是為祖國航天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名航天員!
宇宙上有很多的星球,現(xiàn)在已經有很多宇航員登上月球,發(fā)現(xiàn)月球上的秘密了。他們發(fā)現(xiàn),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被人類毀滅了,那么人類可以移居到月球上來居住??墒?,他們又發(fā)現(xiàn),月球上既沒有大氣,也沒有引力,晝夜溫差還很大,白天最高溫度可達一百二十七攝氏度,夜晚最低溫度可降低到零下一百八十三攝氏度,根本不適宜居住人類。
月球上的好多秘密已經被解開,可是還有很多的秘密正有待于我們去發(fā)現(xiàn)。
一天夜晚,望著璀璨的星空,我想著有一天會成為宇航員。想象著我乘著飛船在宇宙中看到蔚藍色的星球—地球,看到銀白色的星球—月球,看到橙黃色的星球—木星,還有很多的星球,上面住著一些小生物。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祖國的花朵,我們正在慢慢長大,成為祖國的棟梁。
航天事業(yè),祖國的明珠,我們作為新世紀的花朵,一定會拿著這祖國的明珠,讓它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6
盼望著,期待著,《_》終于要和我們見面了,節(jié)目把課堂搬到了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由天核心艙中的三位宇航員為我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太空授課”。
長大后我想當一位人民教師,因為現(xiàn)在同學們的作業(yè)太多了,在家長看不見的地方,他們因為作業(yè)默默哭泣。都說人有三苦:讀書、趕馬、磨豆腐。現(xiàn)在讀書比以前更苦了,所以以后我要讓我們班的同學做到真正的“減負”,讓祖國的花朵笑得更燦爛。
春天,我要帶他們出去春游、賞花、玩游戲。夏天,我們一起坐在樹下聊天、談心。秋天,我們一起去看樹葉是如何落下的。冬天,我們一起打雪仗、堆雪人。
同學們,理想不是空想,需要我們付出實際行動,加油,讓我們一起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吧!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7
奮斗是圓夢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試驗田”中勤懇耕耘,心有天地經緯、腳向浩瀚天宇,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艱苦奮斗,在反復試驗求索中砥礪前行,在精益求精攻關下追求卓越,敢闖難關、勇開新路。一個個航天員在嚴格系統(tǒng)全面的訓練中學經驗、強本領,飛天遨游、出艙行走需要扎實的功底,需要他們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寒來暑往的刻苦訓練讓他們擁有超強的意志力與自信心。為了偉大的航天事業(yè),航天工作者與航天員,將艱辛與曲折作為事業(yè)發(fā)展的“階梯”,以志氣鍛造骨氣,以骨氣厚積底氣,在接續(xù)奮斗中實現(xiàn)航天事業(yè)更高水平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
從“神一”的發(fā)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yè)成果豐碩。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當然,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難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魯迅先生曾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雙腳踏出來的,是一步一個腳印開拓出來的。從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中一以貫之的堅持,是推動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關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占“新高地”。
偉大事業(yè)孕育著偉大精神?;赝教焓聵I(yè)發(fā)展史,無論是“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fā)射,還是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無論是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全面建成,還是“嫦娥”奔月與“天問”探火,從大膽設想到成功實踐,無不彰顯著中國與時俱進的航天實力。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從艱難起步到艱辛跋涉再到取得輝煌業(yè)績,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在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必將引領著14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齊奮斗,激蕩起磅礴偉力,奮進新征程,逐夢新時代。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8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fā)布消息,為發(fā)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_”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于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看到這個消息異常激動,因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下物體運動的一系列奇妙現(xiàn)象。這讓我想起了2013年那次太空授課。
在僅有的40分鐘里,航天員們卻只有用了簡單的5個小實驗來讓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環(huán)境下,物體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理。分別有水膜實驗、陀螺實驗……就讓我知道原來在失重的環(huán)境下能做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水球實驗了!首先,用一個類似放大鏡大小的環(huán),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里,拿出來時竟成為了一個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針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說,水球一定會爆開來。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卻“毫發(fā)未傷”,這對于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這讓觀眾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xiàn)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9
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須要接好革命事業(yè)的“接力棒”,在黨的奮斗史中提煉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奮進,要學做老黃牛,發(fā)揚不在乎得失的奉獻精神、兢兢業(yè)業(yè)的責任心,擔起新時代開創(chuàng)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奮斗姿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努力學習,增長本領,積極作為,答好青春“擔當之卷”,在民族復興這場“接力賽”中,跑出屬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績。廣大科研工作者,應進一步弘揚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發(fā)揚“原得此生長報國”的愛國精神。在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初期,許多功成名就、才華橫溢的科學家放棄國外優(yōu)厚的條件,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許多研制工作者甘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默默奉獻,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為祖國、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動人詩篇。新時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堅定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國家的思想,將對事業(yè)的追求融入國家的需要,繼承前人愛國奉獻的傳統(tǒng),以國家和民族需要為研究導向,在科學報國、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實現(xiàn)個人、事業(yè)、國家的完美融合。
發(fā)揚“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奮斗精神。在茫茫無際的戈壁荒原,在人煙稀少的深山峽谷,風餐露宿,不辭辛勞,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們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他們運用有限的科研和試驗手段,依靠科學,頑強拼搏,發(fā)奮圖強,銳意創(chuàng)新,突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取得了“兩彈一星”事業(yè)的偉大勝利。身處這個時代,我們無疑是幸運的,不論是生活環(huán)境還是科研條件,都遠比老一輩科學家不知要好多少。當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領域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創(chuàng)造出新的成績。
發(fā)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團結精神。在研制“兩彈一星”的不凡歷程中,來自全國各地區(qū)、各部門成千上萬的科學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后勤保障人員團結協(xié)作、群策群力,匯成了向現(xiàn)代科技高峰進軍的浩浩蕩蕩的隊伍。他們用自己的輝煌業(yè)績,為中華民族文明創(chuàng)造史增添了光彩奪目的一頁。科學研究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群體勞動,在科研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直接影響著科研協(xié)作和科研計劃的完成。廣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協(xié)作意識、服務意識,盯緊共同的目標,在充分發(fā)揮各自特長的同時,做好相互配合。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10
_多年前,中國航天事業(yè)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發(fā)射任務的成功,都是中國航天不斷努力奮斗的真實體現(xiàn)。未來,隨著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運載火箭能力將再一次實現(xiàn)新跨越:長征六號甲、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等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研制,以實現(xiàn)運載火箭整體的“更新?lián)Q代”;長征五號火箭將先后執(zhí)行多個重要發(fā)射任務,支撐我國探月三期月球采樣返回、2020年火星探測器發(fā)射、空間站核心艙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的穩(wěn)步實施;重型運載火箭有望在2030年實現(xiàn)首飛,使我國航天運輸系統(tǒng)水平和能力進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空間運輸?shù)姆绞揭矊崿F(xiàn)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復使用、由單一航天運輸向航天運輸與空間操作相結合等重大突破。不難想見,隨著中國航天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必將承載著中國的航天夢,凝聚著中國航天人的奮斗精神,一次次飛向太空,開啟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新長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發(fā)射,僅僅是中國航天事業(yè)“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還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著我們去不懈奮斗。
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航天奇跡,實現(xiàn)新的更大的“航天夢”,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11
雖然我是一個孩子,但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長大以后能駕駛飛船飛上太空。當我從電視上看到“神舟六號”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叔叔在太空遨游的情景,和他們滿載中國人的自豪從太空凱旋歸來時,我的內心既激動又自豪,當一名航天員的夢想也更加強烈。但是要飛入太空并非那么容易。它需要結實的身體,豐富的經驗,長期不停頓地訓練,而且未來的宇航員還要有廣博的知識。艱苦的訓練,是為了適應宇宙上失去重力的生活;吃東西時,要像牙膏一樣擠出來;睡覺時,要睡在掛在墻上的睡袋里;廣博的知識,是為了在太空中不停地配合地面科學家做各種試驗、進行各種科學探索……
想著想著,我就睡著了,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自己正駕駛著飛船離開地球向著火星駛去。回眸地球我看到碧藍水球,那是大海的顏色,那是生命的搖籃。在我們已知的世界里,只有地球才有這種色彩,我也好想感受一下這種色彩。不知不覺飛船經過了許多行星,我數(shù)著這是海王星,這是月球,最后看到了我們的著陸點——火星。so就在火星上著陸了我小心翼翼地下了飛船,剛想好好感受一下火星氣息。突然,前方冒出了一群外形古怪的人,我走近一看那些人身高約60厘米~70厘米,全身罩在明亮的灰色衣服里,沒見手臂,橢圓形的腦袋,只露兩個大眼睛,腰前有一塊黃色腰牌,兩腳短小,呈紅色。我走上前去說了聲:“你好!”但又想起“外星人”哪懂中文呀!正著急不知怎麼交流時,“外星人”出奇地說了聲“你好!”我驚訝的瞪大眼睛,“外星人”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便用流利的中文說:“你好地球人,我們就是你們一直要找的外星人,我們一直在等你們,只是前幾千年你們的設備還有欠缺,一時無法看到我們,現(xiàn)在你們終于把飛船改造好了,我們也可以回去交差了!”“等等!”我說,“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他們很大方的同意了,“請問你們是否多次訪問過地球?”“那是當然,我們已注視你們地球幾千年了,瑪雅傳統(tǒng)歷法就是我們教的,還有那些麥田怪圈也是我們留下來的記號!”“嘀嘀——”一陣急促的鈴聲?!暗厍蛉宋覀円吡?,有緣再見!”一陣刺眼的光線之后,火星上荒無人煙……
“嘀嘀——”又是一陣急促的鈴聲,我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我在床上,旁邊的鬧鈴正拼命地叫著,原來是一場夢。這個夢沒有做完,我感到很可惜,可它點醒了我,讓我開啟出了鎖在我心靈深處的夢想。它是個神奇又充滿幻想的夢,讓我策劃好了未來——帶著夢想再訪太空!
在漫長的飛行訓練中,保持斗志與信念最為重要。航天員的訓練是一項很艱苦、很漫長的過程,但我不能放棄,因為我們是去完成一項歷史使命,去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只有做好了準備,我的信心才會更強,所以準備很重要。從現(xiàn)在開始我就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鍛煉身體,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力。這樣才能實現(xiàn)我的飛天夢想。
多棒的夢想呀,但愿我的美好夢想成為現(xiàn)實。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12
嗨,大家好!盡管我是一個女孩,但從小有著一個男孩子般的性格,我最感興趣的莫過于“宇宙,星際”這些很神秘的趣事了。比如:為什么會出現(xiàn)日食和月食這種現(xiàn)象、除過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還有沒有生物、為什么只有地球有吸引力……
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宇宙飛行員,自從我得知在今年10月31日,我國神舟八號飛船成功發(fā)射后,我覺得我的夢想一定不遠了,因為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會成為世界各國中航天技術非常成熟的強國,我們國家的宇航員中一定會有我的身影,但是,成功的背后一定會有著無數(shù)次的苦難和辛勤的汗水……
相信大家都認識楊利偉叔叔吧!他也是在無數(shù)次的苦難和辛勤的汗水后,才得以實現(xiàn)自己的飛天夢。說到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宇航員必須要有強健的身體、豐富的知識、長期的艱苦訓練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必須要能適應特殊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做一個全優(yōu)宇航員。想著想著,我不由自主的睡著了……
哇!這么美的景色啊!這是哪里呀?我這是要到哪去啊?“這里是前往水星的地方,我們當然是要去水星了,你不記得了嗎?”旁邊一個熟悉的聲音告訴我。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初中同學小茗。我還沒來得及問下一個問題,水星就到了。我們下船后,有一大堆長得奇形怪狀的外星人到我們跟前采訪,待采訪完后有一個名叫索菲兒的外星首領就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農業(yè)基地,這可讓我?guī)ч_眼界:這里不僅有西瓜般大的核桃,還有人形黃瓜,大紅色的白菜,紫色的青菜……
忽然我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有一個聲音說:“晨晨,怎么睡著了呢?”我這才回過神來:哦,這原來是一場夢啊!
我確信,這些事情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xiàn),我要讓這種信心永遠激勵著我,我要從現(xiàn)在開始為之奮斗,完成我的航天夢!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13
“轟隆隆”一聲巨響,“神舟”七號火箭飛上天空,消失在天際,人們歡欣鼓舞為自己的祖國而驕傲。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雖然那時我還在上幼兒園。那次神舟七號飛天,中國航天員首次進行了太空行走,在茫茫的太空中印上了我們中國人的足跡,成為中國太空探索中的一個新里程碑。
20__年我在上海世博會看到一個動畫片,講的是有個人叫萬戶,他想飛上天空去觀察高空的景象。他是歷史上首次嘗試用火箭升空的人,雖然最終他沒有成功,并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構想是世界首創(chuàng),他才是真正的“航天始祖”!我看了很感動,從萬戶升空失敗到神舟七號實現(xiàn)太空行走,再到神舟九號成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xiàn)自動交會對接,這一航天之路走來著實不容易,需要多少科學家、宇航員以及探索者孜孜不倦地為我們的航天事業(yè)付出畢生的心血。
幾百年來,我們終于完成了一個飛天的夢。但,我們的夢想還在繼續(xù)!
當我仰望夜空,那漫天星斗使我感到無比的震撼,還有宇宙的浩瀚和深奧都讓我深深地著迷。我想探索宇宙中那些未知的奧秘,我要好好學習,將來造出一艘功能最齊全的飛船。它有著“流線體”一樣的堅固船身,可以抵御任何宇宙射線。船內設有重力系統(tǒng),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它還攜帶一顆通訊衛(wèi)星可以隨時和家人、朋友聯(lián)系。最重要的是它能把所有可利用的元素轉變成能源,讓飛船在太空中自由地邀翔,并在飛船內過濾出氧氣和水。那時候所有的人都可以坐上飛船在宇宙間自由穿梭。這就是我的夢想,我的中國夢!
夢想是風,吹拂著千萬人的心田;夢想是火,錘煉我們的意志;夢想是光,照亮著我們前行的方向。我們的國家會因為我們的夢想而更輝煌!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14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呀習也飛不高……”我哼著趙傳的《我是一只小小鳥》,走在路上,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我就像歌中的那只小小鳥,我是人,人怎么能飛呢?一想到這兒,我就十分沮喪。不過我有時還是想入非非:我的夢想就是也能乘坐飛船火箭,飛到太空去遨游一番,去尋找新的有生命的星球或其他任務,呵呵,那就太爽了!不過好像不太現(xiàn)實,神舟五號也才載了楊利偉一個人,那能輪得上我呢?唉!
我邁進家門,按例打開了電視機,只見中央臺新聞聯(lián)播的播音員正報道說:“今天上午九時,我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在酒泉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宇航員為費俊龍和聶海勝?!蔽?guī)缀趺刻於颊J真地觀看有關神六的.新聞報道,了解了神六的基本情況、宇航員的衣食住行以及神六與神五的區(qū)別等等。我心情十分激動,同時也感到不可思議。我的天哪,才兩年的時間,我國就成功發(fā)射了兩艘航天飛船!你看,這神六可比神五先進多了,光宇航員就增加了一倍,同時,神六的飛行時間達到了115小時32分鐘,比神五的21小時多了好幾倍,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另外還有食物,原來神五就簡簡單單幾種,神六卻有50多種,在太空中,連魚香肉絲、宮爆雞丁都能吃到!這下子可激活了我的腦細胞:對了!按照現(xiàn)在的發(fā)展速度,每2年有一架航天飛船上天,每次增加一名宇航員,到20__年就應該做到一艘航天飛船一次可以乘載9名航天員了嗎?我不禁躍躍欲試,摩拳擦掌了。我心里暗想道,我
要計劃一下,爭取當一名宇航員,到太空去遨游一番!
做宇航員所必備的條件是:高超的飛行技術、扎實的理論知識、強健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反應能力。高超的飛行技術、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反應能力以后可以慢慢培養(yǎng),現(xiàn)在我要經常進行體育鍛練,增強體質,同時更要抓緊學習,積累知識,希望長大以后成為一名航天員。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的飛天夢想將成為現(xiàn)實,我一定會圓了這個夢!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個人心得15
我曾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當了航天員。坐在嶄新的飛船中,準備飛向美麗的宇宙。小時候,我總認為宇宙是個可怕的黑洞,飛向宇宙更是不敢想象,可是在20世紀的時候,一位蘇聯(lián)的航天員加加林卻將這變?yōu)榱耸聦崱?961年莫斯科時間4月5日2時18分,俄制“聯(lián)盟—FG”運載火箭將“聯(lián)盟TMA—21”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4月7日凌晨,這個被命名為“加加林號”的宇宙飛船比預訂時間提前了10分鐘與國際空間站順利自動對接。這個可以稱為奇跡的事情就這樣的發(fā)生了。
不過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可不是他哦!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是美國的尼爾。阿姆斯特朗。尼爾·阿姆斯特朗曾是一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航天員、試飛員、海軍飛行員,以在執(zhí)行第一艘載人登月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任務時成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類而聞名。
21世紀,中國也首次飛向了宇宙。坐在這個中國制造的第一個火箭神舟五號當中完成任務的是一名叫楊利偉的航天員。楊利偉,曾是一名軍人,在1983年,他考入空軍第八飛行學院,畢業(yè)后成為一名殲擊機飛行員。1998年1月,作為中國首批航天員中的一員,楊利偉來到了北京航天員訓練中心。他從《載人航天工程基礎》《航天醫(yī)學基礎》和《星空識別》等課程學起。最初兩年,每天夜里12點之前沒有睡過覺。在做超重耐力訓練的離心機項目時,楊利偉在承受8個G的重力負荷的同時,還必須保持頭腦的清醒,敏銳及時地作出各項正確判斷。
我們21世紀的新少年,在今天,早已可以來到美麗的宇宙,暢游宇宙。天啊,有時我真的不相信,不相信中國的高科技時代,不相信航天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蛇@一切,都是真的!都是真的!在這些的背后,該有多少的付出啊!是這些努力,汗水,才打造了今天的輝煌。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這些少年,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早些做點貢獻!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