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好喚起我
“生命與速度應有個比例,我們的世界越來越不自然,人類在滅絕地球上的詩意?!蹦拘脑谠娎锿锵?,我們失去了一種天長長、地久久的氛圍。
失去了這種氛圍,我們陷入了一個分秒必爭的世界。對人類來說,成功的速度要快。急于想要一個結果,急于想要確定一份關系,急于賺很多的錢……對于科技來說,進步的速度要快,從寫信到電郵,從紙幣到電子支付,從人力到人工智能……對于城市來說,建設的速度要快。高樓平地拔起,道路縱橫交錯,夜空燈火輝煌……在這樣一個快速的世界里,在各種科技的助力下,我被各種誘惑牽引著快速向前進。其實仔細聽一下,這一路上一直都有一個聲音在向我呼喚。
以前腳步太匆匆,這個聲音一直被我忽略。但是偶然間我看到了一個綜藝節(jié)目——《向往的生活》,我才聽清,原來這個聲音是在向我呼喊:要學會放慢腳步,走進自然,享受生活的過程。
節(jié)目里經常出現(xiàn)畫面是一些很平常的自然風景——流星、彩虹、蛙鳴、荷塘月色、田地、夜晚……幾位嘉賓就是在這樣自然愜意的環(huán)境下插秧勞作,喝茶遛狗,自給自足。他們一起種蔬菜和糧食甚至制作做飯的工具來合作完成一頓飯菜。節(jié)目最后,幾位嘉賓在夜色中大快朵頤,杯酒斟酌,暢談人生。
看完這檔節(jié)目,我覺得自己那顆忙忙碌碌卻又始終懸浮不定的心被大自然的流水、蟲鳴,被朋友相聚時的歡聲笑語喚醒了。其實日子也悠長,我們不必每時每刻都通著自己像陀螺一樣高速地旋轉,可以偶爾放慢自己的腳步,不為功利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過程而不是結果——偶爾從電子產品的束縛中走出來,去見一見老朋友,聊一聊彼此的近況;偶爾走出鋼筋水泥的城市,走進大自然,去感受清風拂面的溫柔,去欣賞被蟲鳴喚醒的晨曦。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向往的生活》里的自然風景與人情味喚起了我對從前這種天長地久的生活氛圍的向往。慢下來,減幾分功利心,讓生活里多一些自然的氣息,繁華人世也可以天長而地久。
二有一種美好喚起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笔敲妹玫闹赡勐曇?,循聲望去,妹妹在院子里仰著頭,在和頭頂飛過的雁陣對話呢。
笑過妹妹的天真可愛之后,忽然有一種異樣的情緒涌上心頭。大自然有四季的輪轉,生命也會有新生與黯淡。夏天已遠去,我們暫別了繁盛和豐饒,迎來了陣陣涼意,生命也將隨之枯萎,所以我并不喜歡秋天這個季節(jié),如果說和煦春風與溫柔陽光帶給每個人生命的希望與信心的話,那么秋天帶給人的只能是頹廢和謝幕。
然而,今天,妹妹在乍冷還暖的院子里,仰頭誦詩送雁陣的美好場景喚起了我對秋的愛意。
想一想,秋天,該是個詩意勃發(fā)的季節(jié)。從遠古的歌謠《蒹葭》,到杜甫的八首《秋興》,還有宋代歐陽修的辭賦《秋聲賦》,再到近代郁達夫寫過的散文《故都的秋》,都是名篇,可見秋在中國人審美中的地位之高。杜牧有詩云“風物最宜秋”,國人喜歡中秋賞月飲桂酒,喜歡重陽登高賞菊插茱萸,秋高氣爽,花黃葉紅,秋天也因有了這些習俗而有了溫度和詩意。而這些,都已經植入我們的文化觀念,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
相對于春天的萬物復蘇、姹紫嫣紅,秋天是清冷和蕭條了許多,然而,也正是這種清冷和蕭條,才會讓人們于繁盛之中窺見凋落,從生與老的漸進中,將思索引向深層。蘇軾曾說:“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边@句話雖然談論的是對文字的認識,然而從生命的角度分析,也是很有見地的。生命是需要積淀的。經歷了絢爛輝煌之后,生命漸老漸熟,沉靜下來,會發(fā)覺平平淡淡才是真。秋也一樣,經歷了春的萌發(fā),夏的絢爛,從繁盛走上靜謐,從熱烈走向內涵,秋給你的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忠告呢。
“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想想這些,再看看妹妹那認真執(zhí)著的樣子,我突然對秋天肅然起敬。
三有一種美好喚起我
家鄉(xiāng)的老屋已經閑置很久了,母親突然告訴我,屋子要拆遷了,讓我再回去看看它。
老屋的門很老了,溝壑般的鐵銹泛著一陣土腥味。我曾無數次地推開它,進進出出,忙忙碌碌一些幼稚的活兒。而現(xiàn)在,它靜靜地半合著門,等待著。
推開門,煙塵中,我看到了那個記憶中的家。
我看到兒時的我爬上院前的藤椅,讓爺爺搖著藤椅,咯咯笑著,揮舞著小手臂。我想起每逢飯時,一大家子都會圍坐在飯桌前。屋外有凜冽的風在肆虐,但屋內卻有家的溫暖。記得客廳的玻璃上總有一層潔白的霧,我就一邊吃飯一邊在上面歪歪扭扭地畫雪花。我看到院里的長梯。我總愛在春日的午后爬上長梯,攀上屋頂。屋頂上的紅磚總有些灰,但我不在意,在磚瓦的摩擦聲中躺下,感受四月的春風吹拂臉頰。
那時,我人很小,心也小,我總感覺只要有老屋,就有一種情愫滋生,心,輕易就滿了。老屋,填補了我所有童稚的幻想。
而美好禁不起流光輾轉,老屋仍是舊模樣,我卻不復天真爛漫。我七歲時離開老屋,輾轉搬了三次家。起初想念得緊,天天想要回去,但后來那種思念便淡了,輕了,左右不了我那顆“成熟”的心了。老屋,連同我美好的童年,漸漸隱去。
而現(xiàn)在,我在老屋里慢慢踱著,那種美好重又喚起了我。我忽然想爬上屋頂。當我踏上沙沙作響的瓦片,躺在兒時躺的地方時,我覺得,自己像是與七年前重疊了,身體亦然,心境亦然。我舒展著身軀。我端詳著天空的一片云。我聆聽著鳥兒的鳴啼。我看到遠處悠然升起的一縷炊煙,在風中飄揚,成了淡墨疏痕似的一筆點綴。
當歲月給我鍍上一層鎧甲時,我是否還能回想起童年的美好?我不知道。但是現(xiàn)在,當我回眸望向老屋時,我的心柔軟了。我深深地凝視著它。老屋在燦爛的晚霞下,流露出遲暮的安詳。它會被拆除,被重建,但我一定能在高樓林立間辨識出它的影子,憶起躺在屋頂上隨風而動的美好。
耳邊傳來一陣蟬鳴。夏天要開始了。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