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觀在綜合素質(zhì)的考試中主要考查方式是單選、案例分析題,以案例分析題為主,單選題主要以例子型的單選題為主。因此學生需要能夠熟練識記知識點。今天對教學觀進行細致梳理,希望大家能夠有清晰的認識,并熟練運用。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zhuǎn)向“學習者為中心”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教授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一言堂”,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進行教學。
題干中出現(xiàn)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fā)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體現(xiàn)的這一知識點;反之,如果教師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過分強調(diào)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則違背了這一點。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zhuǎn)向“教會學生學習”
教師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了解學科特征,掌握學科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知識傳授,更應關注學生是否學會了學習,提高學會學習的能力。
在案例分析題中,如果有教師教授學生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信息,那么這一條就有所體現(xiàn);如果一個老師只重視知識本身的傳授,堅持“唯分數(shù)論”,忽略了學習方法技巧的傳授,則違背了這一知識點。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zhuǎn)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新課改要求在重視結論的同時更要重視過程,在評價教與學時要做到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充分肯定學生的微小進步,強化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提高教與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這就要求教師不僅重視學生掌握知識、考試成績等結果,更要重視精心設計教師教的過程和關注學生學的過程,做到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zhuǎn)向“關注人”
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要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yǎng)成,幫助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體驗,養(yǎng)成健康的人格和道德品質(zhì)。
結合上述知識點,看一看常見的練習題:
1.下列選項中,關于新課改的教學觀表述錯誤的是( )。
A.教學應鼓勵學生參與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B.教學要提倡重結論的同事,更重過程
C.用教師應該將自己的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
D.新教學應該從“關注學科”轉(zhuǎn)向“”關注人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觀。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zhuǎn)向“教會學生學習”包括:(1)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過程;(2)指導學生了解學科特征,掌握學科研究方法;(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C項中,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觀要求,教學應從“教會學生知識”轉(zhuǎn)向“教會學生學習”。教師應該做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此,C項表述錯誤,為正確選項。
選項A,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zhuǎn)向“學習者為中心”包括:(1)鼓勵學生參與教學;(2)創(chuàng)設智力操作活動;(3)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并加強訓練。
選項B,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zhuǎn)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包括:(1)結論和過程的關系:教學相長;(2)提倡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的意義。
選項D,教學應該從“關注學科”轉(zhuǎn)向“關注人”包括:(1)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理念的局限: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2)關注人的教學理念的表現(xiàn):①關注每一位學生;②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鬃诱f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③關注學生的道德
A、B、D三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