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
吳潛 〔宋代〕
萬里西風(fēng),吹我上、滕王高閣。
正檻外、楚山云漲,楚江濤作。
何處征帆木末去,有時野鳥沙邊落。
近簾鉤、暮雨掩空來,今猶昨。
秋漸緊,添離索。
天正遠(yuǎn),傷飄泊。
嘆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歲月無多人易老,乾坤雖大愁難著。
向黃昏、斷送客魂消,城頭角。
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問答
問:《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的作者是誰?
答: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的作者是吳潛
問: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是宋代的作品
問: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萬里西風(fēng),吹我上、滕王高閣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萬里西風(fēng),吹我上、滕王高閣 出自 宋代吳潛的《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
問:萬里西風(fēng),吹我上、滕王高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萬里西風(fēng),吹我上、滕王高閣 的下一句是 正檻外、楚山云漲,楚江濤作。
問:出自吳潛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潛名句大全
滿江紅 豫章滕王閣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fā)人生悲感的詞作。淳祐七年(1247)春夏,吳潛居朝任同簽書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等要職,七月遭受臺臣攻擊被罷免,改任福建安撫使。時其兄吳淵供職于南昌。此詞應(yīng)該為吳潛前往福州道經(jīng)南昌時所作。
豫章為南昌舊名 。滕王閣,唐初建于南昌城西,飛閣疊臺,下瞰贛江,其臨觀之美,為江南第一。再加上有王勃《滕王閣序》的美傳,益發(fā)使其輝光煥發(fā)。詞客騷人“臨帝子之長洲 ,得仙人之舊館”,多有吟詠,吳潛此作亦發(fā)興乎此。
“萬里西風(fēng) ,吹我上 、滕王高閣?!逼鸸P著題,“萬里”用得極有氣勢 ,“吹”極為生動,寫出了登臨高閣時的興致。這里引用了王勃的故事。傳說他往南昌途中 ,水神曾助以神風(fēng),使他一夕行四百余里,民諺謂“時來風(fēng)送滕王閣 ”。這個故事更表現(xiàn)了作者的興致,還自然地將目前的登臨與王勃當(dāng)年聯(lián)結(jié)了起來。“正檻外、楚山云漲,楚江濤作 ?!薄皺懲狻睂懗隽水?dāng)時居高臨下憑欄四望的感覺。楚山,指西山。楚江,指贛江。“云漲”、“濤作”,景象當(dāng)時壯觀,可以想見詞人心潮的激蕩 ?!昂翁幷鞣灸┤?,有時野鳥沙邊落 ?!边@是寫登高遠(yuǎn)望時所看到的景象,征帆像行駛在樹梢上,野鳥有時落在沙邊?!坝袝r”,二字極為傳神 ?!敖熴^、暮雨掩空來,今猶昨。”“暮雨”說明其佇望之久。正當(dāng)游目騁懷、沉入遐思時,雨霧撲簾而來 ,真是“珠簾暮卷西山雨”,與王勃當(dāng)年所見情景如此相象,也不禁臨風(fēng)嗟嘆了。
以上是寫在滕王閣覽景。景物寫得重點(diǎn)突出、層次分明 ,又處處映照著《滕王閣序 》,融通了今古,拉長了視野。這段景物描寫明顯地浸染著作者的情緒,如“征帆木未”就包含著前途渺茫之感,而“暮雨掩空來 ”不無凄涼之意,“今猶昨”則蘊(yùn)含著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并且引出下片的抒懷。
“秋漸緊 ,添離索 。天正遠(yuǎn),傷飄泊。”“秋煙緊”就是秋意見深。這秋意包括上片所寫西風(fēng)、暮雨,如果說登臨樓閣時還給人以興致,現(xiàn)在則給人以相反的刺激 ,讓人更覺凄愴孤單了?!?天正遠(yuǎn)”,道途茫茫,任所還遠(yuǎn)著呢?!罢弊植豢?。這都是眼前所感。這樣一個季節(jié),這樣一種環(huán)境,這樣一番景致,作者那敏感的心怎能不受到觸動呢 ?于是下面由近及遠(yuǎn),回首往事 ?!皣@十年心事,休休莫莫?!薄靶菪菽?,意思是說,算了、算了,顯得不堪回首。這十年如果從嘉熙元年(1237 )算起(正十年 ),他多次落職,最近的六年基本上是罷退鄉(xiāng)居 ,仕途不順 ,去年底剛復(fù)職 ,只半年又被謫遷。這十年如果是大約言之,那么十一年前他曾任職南昌(江西轉(zhuǎn)運(yùn)副使兼知隆興府 ),算是舊地重游了。但是物是人非,這十年的心事,使人頓生滄桑之感。這一句感嘆可能包括這兩方面內(nèi)容,真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怎能不感慨萬千呢 ?!皻q月無多人易老,乾坤雖大愁難著 ?!彼迨龤q,已入老境,流年似水,能有作為的歲月不多了。他焦慮,既由于自己有志難伸,也由于社稷顛危、國難深重。去年復(fù)職之后他連呈奏章,歷數(shù)內(nèi)憂外患種種情況 ,認(rèn)為當(dāng)務(wù)之急是整頓朝政,進(jìn)君子退小人(《 奏論君子小人進(jìn)退 》)。而言剛出,即被擠出朝廷,朝政可知矣。
“乾坤雖大愁難著 ”?!爸?,安放。乾坤之大卻安放不住 、也安放不下他的“愁”!由此可見:一、愁之易發(fā),居其位無非惹愁添恨。二、愁之深廣,頗似杜甫的“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里以固態(tài)體積狀愁,既給人以形之大、又給人以質(zhì)之重的感覺,想象奇特。上面都是登高臨景惹起的對往事的回憶和無限慨嘆,往事本不堪回首,但面對此景情不自禁,由此抒發(fā)出的郁悶不平之氣 ,亦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跋螯S昏、斷送客魂消 ,城頭角?!迸R近黃昏,城頭的號角又吹起來了,聲聲入耳,又勾引起遷客無盡的羈旅愁思。這正與上片“暮雨”照應(yīng),角聲混合著秋風(fēng)、雨意,是多么蕭條悲涼的感覺。這是一個倒裝句。把“城頭角”放在最后,又使人覺得他的無盡愁思似乎像那聲聲號角一樣,在廣闊的秋空中,久久回蕩。這又變成一個以景結(jié)情的好句 ?!扒るm大愁難著”痛憤無比,結(jié)句哀思綿綿,剛?cè)嵯酀?jì),益顯其沉痛悲郁。
“滕王高閣臨江渚 ”。自王勃大作問世以來,在此覽景之作多矣 ,吳潛此作未與時消沒而留存至今、仍堪諷詠,除了其寫景的精要、生動、清暢外,就因?yàn)樗鎸?shí)地抒寫了一個失意政治家的人生悲感和憂憤。雖然它與王勃不能相比,但僅就抒情寫懷而言,該詞也是沉郁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