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故事講述的是發(fā)生在一個未知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為主線,通過對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體現(xiàn)了在賈府的大觀園中以金陵十二釵為主體的眾女子的愛恨情愁。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紅樓夢人物形象手抄報內(nèi)容,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紅樓夢人物形象手抄報內(nèi)容紅樓夢主要人物形象1、賈寶玉
賈寶玉是《紅樓夢》中的男主人公。作為貫串全書始終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著力最多,寄托也最深,賈寶玉成為了中國小說史上塑造得最為成功的藝術(shù)典型之一。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是賈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說充分描寫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環(huán)境和他的具體境遇的各方面特點,深刻揭示了他性格形成的主客觀原因。一方面,以男子為中心的貴族社會是那樣虛偽、丑惡和腐朽無能,使他因自己生為男子而感到終身遺憾;另一方面,少女們的純潔美好又使他覺得只有和她們在一起才稱心愜意。丫鬟們的深摯純潔、自由不羈的品格感染著他,她們由于社會地位所遭到的種種不幸也啟發(fā)著他。在賈寶玉的直感生活里,她們和那些以世俗男性為主的居于中心統(tǒng)治地位的勢力,在每一點上都形成鮮明的對照:聰明和愚蠢,純真和腐朽,潔凈和污濁,天真和虛偽,善良和邪惡,美好和丑陋。賈寶玉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逐漸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愛憎傾向,發(fā)展了他的叛逆性格。
他不愿走封建家長為他規(guī)定的讀書應舉、結(jié)交官場、遵從禮法、經(jīng)邦濟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視功名利祿,厭聞“仕途經(jīng)濟”的學問。賈政要他刻苦攻讀,結(jié)交官場人物,把重振家業(yè)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他偏偏看不起科舉仕宦,認為這只是“須眉濁物”“國賊祿蠹”之流用以沽名釣譽的手段。他認為那些程朱理學之類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無故生事”,是“杜撰”出來的。他甚至認為八股時文是“后人餌名釣祿之階”,是“拿他誆功名混飯吃的”。他把封建統(tǒng)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學批評得一文不值?;诖朔N想法,他寧肯去讀《西廂記》《牡丹亭》這類被封建衛(wèi)道者視為邪書的“小說淫詞”,也不去讀《四書》,講“八股”,聽“仕途經(jīng)濟”的“混賬話”。
他盡力逃避參加士大夫的交游和應酬。對于封建士子考取功名利祿從而封妻蔭子的最高理想,他十分厭惡,全然否定。他只企求過隨心所欲、聽其自然的生活,即在大觀園女兒國中過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對“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tǒng)觀念大膽地提出了挑戰(zhàn)。賈寶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動。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惡、美丑的劃分。他憎惡和蔑視世俗男性,親近和尊重處于被壓迫地位的女性。他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與此相連,他憎惡自己出身的家庭,愛慕和親近那些與他品性相近、氣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賤的人物。這實質(zhì)上就是對于自己出身的貴族階級的否定。
寶玉追求的愛情婚姻也是建立在這種叛逆思想的基礎(chǔ)上的。在封建社會,婚姻要聽從父母之命,取決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賈寶玉一心追求真摯的思想情誼,毫不顧忌家族的利益。他愛林黛玉,因為林黛玉的身世處境和內(nèi)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蘊了生活環(huán)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動、使他親愛的客觀與主觀的特征。他早已將追求婚姻自主和個性解放的思想昭然明世,他在夢中叫罵“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緣’?我偏說‘木石姻緣’”。甚至拉著襲人的手把對黛玉的滿腔情都傾訴了出來。這個以叛逆思想為內(nèi)核的愛情,遭到封建勢力的日益嚴酷的壓迫。在小說的三十三回中,代表封建勢力的賈政想置寶玉于死地,“以絕將來之患”。寶玉遭了一頓毒打之后,非但沒有屈服,反而因為認清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兇惡面目,他的叛逆性格更為堅定,他和黛玉之間的愛情也發(fā)展到了一個“心靈默契”的新階段。但寶、黛之間的愛情畢竟孤立無援,終于在封建勢力的迫害下成了悲劇,這不僅是愛情的悲劇,也是一個社會的悲劇。
賈寶玉這個形象所體現(xiàn)的是初步民主平等的思想。但畢竟,他的思想還是有一點狹隘的。例如,他不敢與封建制度徹底地決裂;他從來不敢和封建家長正面發(fā)生沖突,對抗比較消極;還有當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時,就產(chǎn)生了想死、想“化煙化灰”的虛無空幻的思想。
2、林黛玉
林黛玉這個人物在讀者心中的影響與賈寶玉幾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貴族階級的叛逆者。
林黛玉出身于世襲侯爵的“清貴之家”。由于生活在思想環(huán)境比較開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鐘愛,把她當作男孩來培養(yǎng)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較開放,才華橫溢。后由于父母早喪,她寄居到每日每時都發(fā)生仇恨、傾軋、爭奪、欺詐的“本也難站”的賈府內(nèi)。“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一家子親骨肉,一個個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這樣一種險惡的環(huán)境下,黛玉得不到一點歡樂幸福。所以,林黛玉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多愁善感,多疑任性?!盁o事悶坐,不是愁眉,便是長嘆,且好端端的,不知為什么常常便淚道不干的”。這個性格特征,反映叛逆者同封建主義抗爭與苦斗的艱難,反映了封建社會婦女的不幸。但同時,險惡的環(huán)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她永遠也學不會薛寶釵的處事圓滑,也學不會討好封建統(tǒng)治大家長。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裝不下塵埃。她無視“溫柔敦厚”的封建規(guī)范的存在。她用她那“比刀子還厲害”的言語對貴族家庭中種種黑暗和丑行進行揭露和嘲諷。我們常說,黛玉是多疑任性的。但其實我們應該看到,她正是用她這種獨特的方式來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的。
除此之外,林黛玉還直接反抗封建禮教。薛寶釵曾經(jīng)一本正經(jīng)地向她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條,她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她才華橫溢,寫詩作賦不讓須眉。她還和寶玉有著同樣的愛好,最愛看諸如《西廂記》《牡丹亭》這類“移人心性”的“雜書”。她蔑視封建禮教,詛咒八股功名的虛偽,從來不勸寶玉為官做宦,從來不用“仕途經(jīng)濟”一類的“混賬話”去勸說寶玉,因而深得寶玉敬重,被寶玉視為“知己”。他們的這種共通點也成了他們愛情的共同基礎(chǔ)。
3、薛寶釵
薛寶釵是《紅樓夢》中和林黛玉相對立的形象,在她身上體現(xiàn)了封建主義的理想和人生道路,她是封建社會中一位典型的標準的淑女。
薛寶釵一出場,作者就描寫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著“不見奢華,惟覺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麗”;“罕言寡語,人謂裝愚;隨分從時,自云守拙”。這就概括地寫出了她謹守封建禮教,順應環(huán)境的個性特點,勾勒了一個封建淑女的輪廓。
這個人物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她忠誠地信奉封建禮教,特別是強加在婦女身上的奴隸道德觀。她曾多次規(guī)勸賈寶玉走“仕途經(jīng)濟”“立身揚名”之道,以至引起賈寶玉的極大反感,說她說的是“混賬話”,并說“好好的一個清白女子,也學的沽名釣譽,入了國賊祿蠧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進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總以貞靜為主”之類的封建說教。這些都足以說明,在大觀園的貴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統(tǒng)思想、封建道德觀念毒害比較深的一個。
薛寶釵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很世故,很會做人和處世。在賈府這個派系復雜、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著“事不關(guān)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另一方面,她又善于處理人際關(guān)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著一種親切自然、合宜得體的關(guān)系。而在這種貌似不偏不倚的處世態(tài)度中,她特別注意揣摩和迎合賈府統(tǒng)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們的好感。賈母要給她做生日,問她愛聽什么戲,愛吃什么東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食物,就按賈母平時的愛好回答,這些都表現(xiàn)了她世故虛偽。她還當著面奉承過賈母。她說:“我來了這么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她怎么巧,也巧不過老太太去?!苯Y(jié)果是賈母大夸獎她,“提起姊妹”,“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金釧兒投井自殺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說,金釧不會自殺;如果真是自殺,也不過是個糊涂人,死了也不為可惜,多賞幾兩銀子就是了。王夫人說,不好把準備給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來給死者妝裹,怕她忌諱,薛寶釵就自動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來交給王夫人。這一段文字不但是寫她討好王夫人,而且還顯示出這個封建主義的信奉者是怎樣的冷酷無情。而對于被人瞧不起的趙姨娘等人,也未曾表現(xiàn)出冷淡和鄙視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賈府上上下下各種人等的稱贊。賈母夸她“穩(wěn)重和平”,從不稱贊別人的趙姨娘也說她“展樣大方”。就連小丫頭們,也多和她親近。
《紅樓夢》塑造薛寶釵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制度是怎樣地禁錮著人性,摧殘著人性,毀滅著人性。是怎樣地把“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的女兒”,異化成為一個冷酷、殘忍的人。她是封建思想和制度的殉葬品。
4、王熙鳳
在《紅樓夢》中,作者為大家塑造了一個成功的反面形象,那就是王熙鳳。在她的身上,集中地體現(xiàn)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貪婪、兇殘、狠毒、陰險狡詐的階級本質(zhì)。作者通過她,更充分地揭示了這個大家庭的腐朽和罪惡。
王熙鳳是賈璉的妻子,王夫人的內(nèi)侄女。她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她的性格基調(diào)可以比作一條美麗的蛇,內(nèi)里是心毒手狠、貪婪無比、心計極深,外表則八面玲瓏、慣于逢迎、口齒伶俐、談笑風生、潑辣詼諧,“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正像興兒所說,“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高居賈府的管家寶座,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quán)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她極盡權(quán)術(shù)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雖然賈瑞這種紈绔子弟死有余辜,但也可見其報復的殘酷。設(shè)計陷害尤二姐,以及幫助王夫人隱瞞消息設(shè)奇謀害死黛玉等一系列罪行,足見其陰險、惡毒。她極度貪婪,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死了兩條人命。除了索取賄賂外,她還靠著遲發(fā)公費月例放債,光這一項就翻出幾百甚至上千的利錢來。抄家時,從她屋子里就抄出七八萬金和一箱借券。就連統(tǒng)治階級所竭力宣揚的陰曹地府的威力,她也不加理睬。她公然宣稱:“我從來不信什么是陰司地獄報應的,憑是什么事,我說要行就行!”王熙鳳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加速賈家的敗落,最后落得個“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鳳姐性格的充分描寫,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丑惡和封建社會的黑暗。
5、史湘云
史湘云是曹雪芹著力塑造的一個人物。她的形象,對于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廣泛地表現(xiàn)作品主題都起了重要作用。史湘云自幼父母雙亡,命運多舛,依靠嬸母生活。然而,她生性豪放,心胸開闊,是個“大樂天”。她沒有真正發(fā)過什么愁,總是嘻嘻哈哈,對生活興味盎然,充滿熱情。她第一次出現(xiàn),作者就表現(xiàn)了她“大說大笑”和“咬舌”的性格特點。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云這一形象時,著重表現(xiàn)了她的熱情豪爽和心直口快。她是一個極愛說話的人,是“話口袋子”,對人對事都表現(xiàn)出熱情。香菱要學詩,不敢向?qū)氣O請教,只得向湘云請教,她“越發(fā)高興了,沒晝沒夜,高談闊論起來”。為此,寶釵批評她“不守本分”,“不像個女孩兒家”。她表里如一,心直口快。一次看戲,鳳姐兒指著戲臺上的一個小旦說:“這孩子打扮起來活像一個人?!北娙硕贾励P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了黛玉,只是不肯說出來,湘云卻直言不諱地說:“我知道,像林姐姐?!睘榇说米锪索煊?,也與寶玉發(fā)生了矛盾。有一次,她勸寶玉走“仕途經(jīng)濟之道”,讓寶玉下了“逐客令”。有人說,這表現(xiàn)了湘云封建意識濃厚。其實并非如此,這恰恰說明她的心直口快。
【紅樓夢人物形象手抄報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