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說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同一個事物,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果。在四川樂山由烏尤山、凌云山和龜城山構成的奇觀——巨形睡佛,就可以稱得上是這種“側看”形成的奇觀。
1989年5月11日,廣東省順德縣沖鶴鄉(xiāng)62歲的潘鴻忠老人在游覽樂山名勝時拍下了許多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凌云山和烏尤山的全景照。回家之后,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照片上的山形宛如“健男仰臥”,再仔細觀察這個“健男”的頭部,更是覺得眉目傳神不可多得。此后,《樂山巨佛發(fā)現(xiàn)記》一文在1990年第4期的《四川文物》上發(fā)表。了解了這一情況后的四川省文化廳特意派出專家考察組赴樂山考察,對這一發(fā)現(xiàn)給予了肯定。接著,《四川日報》《中國文化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旅游報》、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單位都競相做了報道,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真可謂是“巨佛”出世,轟動一時。全國各地的游客由于好奇,也紛紛前來觀看。
這一“巨佛”發(fā)現(xiàn)和被認可的情況是這個樣子的。潘鴻忠老人在家里發(fā)現(xiàn)這一蹊蹺事后,就把照片印制了多份并寄到了相關部門。四川省文化廳文化通訊室甘德明收到了巨佛照片后,不禁叫出聲來:“這不的的確確是一尊巨佛嗎?”從照片上看去,確實有一位巨佛平靜地躺在江面上,仰面朝天,前額高突,鼻唇圓潤,四肢皆備。
四川省文化廳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迅速派出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組成的樂山巨佛專家考察組前往樂山附近開展考察工作??疾礻犑紫认蚺死显儐柫伺恼盏臅r間、地點、拍攝角度和當時的氣象狀況等具體問題,然后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考察研究終于在福全門這一地方拍到了這尊巨佛的身影。根據(jù)專家考察組的意見,只有福全門這個地方是最佳的觀賞地點。從福全門舉目望去,清晰可見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在湍急的河水邊上,巨佛似乎還在微微地起伏,佛首、佛身和佛足的形態(tài)也都十分逼真。
這尊巨佛長達4000余米,佛首、佛身和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云山和龜城山三山聯(lián)襟構成。烏尤山上的山石、翠竹、亭閣、寺廟,再加上山徑和綠蔭,構成了巨佛頭頂?shù)娜怊?、飽滿的前額、長長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啟的雙唇和剛毅的下頜,一切都是那么地栩栩如生。佛身是巍巍的凌云山,山上九峰相連,宛如巨佛寬厚的胸脯,渾圓的腰脊和健美的腿胯。遠眺佛足,就是蒼茫的龜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翹起的腳板,好似頂天立地的“擎天柱”,顯示著巨佛的無窮神力??v觀巨佛全身,不但和諧自然勻稱壯碩,而且神態(tài)凝重肅穆慈祥自如,更加令人驚詫不已。
然而更加巧合的,聞名天下的樂山大佛就恰恰聳立在巨佛的胸脯上。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石刻坐佛,身高達71米,安坐于巨佛前胸,正應了佛教所謂“心即是佛”“心中有佛”的禪語。這是否是樂山大佛昭示我們的所謂“禪機”呢?
細心的游人還會發(fā)現(xiàn)在巨佛的兩耳和頭顱后面,還有縱橫的排水溝,一場大雨后,積水很快就通過這些排水溝排走了,使得巨佛不至于被雨水侵蝕。這尊巨佛經過上千年仍能保持完好,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這套科學的排水系統(tǒng)。
然而這尊由三座大山連接而成的巨佛究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致,還是人類的巧奪天工所成呢?根據(jù)文物部門的專家們介紹,迄今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有關巨佛的文字記載和民間傳說??磥磉@個疑問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人們反復想起和提及了。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