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四季,秋天
【名句】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出處】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譯注】
秋空一片陰霾,連日不散,霜也來遲了。留得這枯殘的荷葉,好聽雨打荷葉發(fā)出的聲響。
【說明】
唐文宗大和七年(834年),李商隱應(yīng)試不中,投奔時任華州刺史的表叔崔戎。第二年,崔戎病故,崔戎對李商隱不僅有親戚之情,還有知遇之恩。崔戎的兩個兒子崔雍、崔袞和李商隱也是情深義重。當(dāng)時李商隱離開崔家,旅宿在駱姓人家的園亭里,寂寥中懷念起崔雍、崔袞兩位從表兄弟,寫下了這首很有情韻的小詩。這首詩以竹塢、亭檻、流水、枯荷等極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絕妙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崔雍、崔袞兩兄弟喪父之悲的同情,也寄予了詩人的身世冷落之感。
【賞析】
“秋陰不散霜飛晚”這句描寫眼前景物,渲染氣氛,烘托情緒。時至深秋,但連日陰沉沉,孕育著秋雨,連霜都來得晚了。詩人暫住駱氏亭,心情本來就低落,又加之整日陰霾的天氣,愁情更加一層。
“留得殘荷聽雨聲”這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情感悲到極致,意境卻美到極致。“殘荷”是紅蓮的故衣,經(jīng)歷了夏與秋的變換,越發(fā)的滄桑,雨打殘荷的聲音想必也不會那么悅耳。只是,在這樣的一個秋夜,除了蕭蕭風(fēng)雨聲,最動聽的恐怕就剩下雨打殘荷聲了吧。一聲聲,點點滴滴,錯落有致,總算勝過一個人孤獨地度過這漫漫長夜。一個“留”字,足見得詩人的欣喜之情,還好沒有錯過,還好就這么不期而遇。這單調(diào)而凄清的聲音卻又增加了環(huán)境的寂寥,從而更加深了對朋友的思念。
此詩之結(jié)語“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以景結(jié)情,不僅景中含情,且有聲有情,聲情并茂,余音裊裊,不絕于縷。
更多名師名句請關(guān)注“詩詞網(wǎng)”的“名師名句”欄目。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