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里,教育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傳承弘揚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進一步汲取精神養(yǎng)分、矢志接續(xù)奮斗,切實把偉大精神轉化成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省的強大動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strong>2022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觀后感心得體會,以供大家參考!
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觀看心得1
郭永懷(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東榮成人,中共黨員。著名力學家、應用數(shù)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近代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他長期從事航空工程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上臨界馬赫數(shù),發(fā)展了奇異攝動理論中的變形坐標法,擔負了國防科學研究的業(yè)務領導工作,為發(fā)展導彈、核彈與衛(wèi)星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1999年,郭永懷先生被授予“兩彈一星榮譽勛章”,是該群體中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
一個人的生命由太多太多的10秒組成,有人也許打一個懶洋洋的哈欠,10秒鐘就倏忽而過。有的人卻在10秒鐘內(nèi)完成一個驚天動地的動作,呈現(xiàn)出一種頂天立地的姿勢,從而得到永生。
他太累了,可有太多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1968年12月4日,他又有了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時間比什么都重要,他決定立即將這一大好消息匯報給領導,于當晚從青?;仫w到北京。有同事勸他:“晚上不安全,您就明天去吧?!彼πφf:“晚上好,睡一覺就到了?!北M管累,可他不愿耽誤哪怕一分一秒,他要把征途當旅途。
他就是中國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郭永懷。坐車到了蘭州,在蘭州換乘飛機的間隙里,他還不忘抓緊時間聽取了課題組人員的情況匯報。
晚上10點多鐘,他登上了飛機?!坝惺裁词陆行盐??!钡菣C后,郭永懷對警衛(wèi)員牟方東吩咐一句,就沉沉睡去。他睡得很香,因為在他看來,爭取了這么一個晚上,換來一個白天,又可以做好多事情。
那晚,天氣很好,飛行一路順利。已有晨曦從舷窗中透了進來,飛機快到北京了,警衛(wèi)員輕輕搖醒了他。好久沒有睡上這樣一個安穩(wěn)覺了,郭永懷覺得神清氣爽。
這里將鏡頭切換一下: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6點左右,首都機場響起一陣驚天動地的轟響,隨后一個巨大的火球和濃濃黑煙直沖云霄!一架小型飛機一頭扎在了首都機場附近的玉米地里!
飛機殘骸散落得到處都是,一共有13人不幸遇難,燒焦的尸體散落一地。救援的士兵們發(fā)現(xiàn),在燒焦的尸體中,竟然有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
盡管已看不清面目,但抱在一起的他們,如億萬年形成的煤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人們仿佛看到了那赫赫的照耀世界的光明!又宛然劃過浩渺長空不可燃盡的隕石,是那樣堅硬而內(nèi)涵豐饒!是的,這緊緊抱在一起的,就是郭永懷和他的警衛(wèi)員牟方東。
原來,飛機到了首都機場上空,開始徐徐降落,起落架落下,2000米、1000米、500米……然而,當飛機降到400米左右的高度時,飛機突然失去了平衡,開始垂直墜落。飛機從400米高空墜落到地面的時間大約不到10秒,而就在這一瞬間,郭永懷猛地站起身來,緊緊抱住了站在身邊的警衛(wèi)員。
郭永懷為什么要和警衛(wèi)員抱在一起呢?隨著士兵們艱難地將兩具尸體分開,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他們的胸部之間,有一個皮質的公文包,雖然有點燒損,但是在兩個人相擁的身體的保護下依然完整,將公文包打開后:一份熱核導彈試驗數(shù)據(jù)文件完好無損地呈現(xiàn)在了人們面前!
人們不能明白:在10秒鐘內(nèi)能做什么?可郭永懷卻保住了這份文件。解釋也許只有一個,這就是郭永懷始終將那個公文包,如同生命一樣放在靠近心的部位,連睡覺時也不曾移動位置。他的心是一顆忠于人民的心,大忠才能有大智,大智也就有大勇!
是的,郭永懷一直對人民忠心耿耿,研究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區(qū),氣候變化無常,冬季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別說飛鳥,試驗現(xiàn)場荒涼得寸草不生。加上缺氧和當時物質匱乏,許多研究人員都營養(yǎng)不良及高原浮腫。身為領導的郭永懷更是知道肩上的責任重大,常常是廢寢忘食地工作,50歲不到時,消瘦的他已是滿頭白發(fā)。他著實太累了,沒想到為了節(jié)約時間,卻使得他永遠沒有了為人民工作的時間。
失事時郭永懷59歲,他不幸去世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到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失聲痛哭!他親如兄弟,永遠的“大師哥”錢學森得知這一消息,也不禁號啕大哭,一連幾天如夢魘纏身!
因為郭永懷的大忠及大智大勇,完好地保住了文件,在他犧牲后的22天,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成功;兩年后的1970年4月24日,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不能安全著地,就以10秒鐘來獲得永生!燒焦的是肉體,燒不焦的是精神,郭永懷的精神永遠不倒,其已化作世界的中流砥柱,永遠矗立在人們心中!
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觀看心得2
郭永懷出生于滕家鎮(zhèn)西灘郭家村,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shù)學家、空氣動力學家,近代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國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領域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1968年因飛機失事不幸犧牲,終年59歲。1999年,郭永懷被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多年來,榮成一直十分重視郭永懷的事跡宣傳。為更好地讓市民了解他的事跡,__年,榮成在博物館廣場東側豎立了郭永懷雕像。近年來,又與中科院力學所等單位密切聯(lián)系,為建立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打下了基礎。
今年結合中央提出的“兩學一做”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將展館建設提上議事日程,組織專業(yè)力量,高水平策劃、高標準建設,先后到北京、四川綿陽、梓潼與青海海北州等郭永懷戰(zhàn)斗和生活過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歷史文物。郭永懷事跡陳列館位于榮成博物館一層,展覽面積__平方米,有400多張圖片、200多件珍貴文物資料、6個視頻。根據(jù)郭永懷院士的生活工作經(jīng)歷,陳列館擬劃分為八大板塊,分別是“榮成之子潛心求學”“馳名海外 毅然歸國”“兩彈一星 功勛卓著”“儒家情懷 大師風范”“獻身科學 壯烈殉國”“懷瑾佩瑜 愛在天際”“高山仰止永遠懷念”以及多媒體教育廳。內(nèi)容涵蓋了郭永懷的出生、外出求學、歸國、從事力學和國防科學研究,直至犧牲的完整人生軌跡。通過對其一生的展示和部分科研場景的復原,讓人們可以充分了解郭永懷的儒家風范和大師情懷,全面展示了郭永懷院士的卓越功勛。
當天捐贈的模型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的模型。呂劭偉在捐贈活動中表示,郭永懷是為“兩彈”事業(yè)作出杰出貢獻的偉大科學家,是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代表、榮成人民的驕傲?!皟蓮棥蹦P褪枪缿咽论E陳列館的重要展品,濃縮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勇于攀登”的“兩彈”精神,是對郭永懷卓越貢獻的重要展示。對面向黨員干部、青少年、社會公眾全面深化黨性教育、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義。今后,榮成將不斷組織社會各界向郭永懷同志學習,切實發(fā)揮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的作用,傳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
據(jù)介紹,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是山東省首個院士紀念館,國內(nèi)展示新中國科學家風采的重要展館,也將成為對社會各界進行國防教育、紅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觀看心得3
“郭永懷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歷久彌新,永遠都不會過時,為我們榮成廣大黨員干部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睒s成市委書記江山說。
撫今追昔 珍貴展品講述動人故事
一進入陳列館,一尊郭永懷漢白玉半身雕塑首先映入眼簾,神態(tài)堅毅而安詳,目光深邃。他仿佛仍在思考和關注著我國導彈航天事業(yè)的新發(fā)展,期待著涌現(xiàn)出一批批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
“永縈江山堪稱民族脊梁,懷忘九霄不愧中華英魂?!眱蓚戎由系那睹麑β?lián),取自四川綿陽29基地,由國防部原部長張愛萍將軍手書題字的“永懷亭”上,這也是對郭永懷輝煌一生最生動的注腳。
陳列館中,400多張圖片、200多件珍貴文物資料,展現(xiàn)著郭永懷的杰出貢獻、感人事跡和崇高品格,鑄成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令觀者心生景仰。
“家窮國貧,只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作為中國人,我有責任回到祖國?!?956年國慶節(jié)的前一天,郭永懷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yōu)越科研條件和生活待遇,動身返回祖國。
上個世紀50年代初,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仍然受到戰(zhàn)爭的威脅,包括核武器的威脅。1960年,我國105名專家學者組成了一支特殊隊伍。郭永懷被任命為二機部九所副所長,九所正是現(xiàn)在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當時首要任務是在一無圖紙、二無資料的情況下,迅速掌握原子彈的構造原理,開展原子彈的理論探索和研制工作。
“兩彈”研制所在的青海二二一基地,海拔3800米,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五十多歲的郭永懷和科研人員一起,粗茶淡飯,同甘共苦,他們喝堿水、住帳篷,睡鐵床,風餐露宿。
在展館內(nèi)模擬的核爆區(qū),只見一道紅色的強烈閃光出現(xiàn)在遙遠的羅布泊腹地,接著升起一個巨大火球,驚天動地的響聲震耳欲聾,轟隆隆地滾過天際,剎那間,沖擊波的狂飆席卷了無邊的戈壁灘。
1964年10月,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當蘑菇云騰空而起時,全體測試人員歡呼雀躍、一片沸騰,廣大科研人員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換來了新中國原子彈的第一聲爆響。而此時,郭永懷卻因勞累過度癱軟在試驗場,被工作人員架到了臨時帳篷里。
隨后,郭永懷又陸續(xù)參與了氫彈研制和“東方紅”人造衛(wèi)星的設計。1968年12月4日,郭永懷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一個重要線索,連夜乘機趕往北京匯報。不幸飛機失事,壯烈殉國。
找到遺體時,在場每個人都失聲痛哭,他們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郭永懷與警衛(wèi)員牟方東緊緊抱在一起,費了很大力氣將他們分開后,人們赫然發(fā)現(xiàn)一個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就夾在兩人中間,數(shù)據(jù)資料完好無損。
大到導彈,機械,小到一塊破損的懷表復制品,一份舊得發(fā)黃的信件……一張張照片,一幕幕場景,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將歷史的記憶鐫刻成為永恒,點燃了愛國熱情。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觀后感心得體會全部內(nèi)容了,感謝您的閱讀,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韼椭8鄡?yōu)秀范文,請繼續(xù)關注。
【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觀看心得體會】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