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做人要像山;有人說,做人要像水,有人說,做人就要做太陽;有人說,做一只小小的螢火蟲不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做人如水,做事如山議論文800字的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議論文800字
一位先哲說,人的一生應努力追求這樣的境界:為人如山,處事若水。山仁,水智;山靜,水動。山,非山,而是一種沉穩(wěn)厚重,堅毅不拔的人格態(tài)度與心靈的安靜;水,非水,而是一種忍耐包容,圓潤柔和的處事方式與變化的靈巧多端。為人如山,處世若水,豈不善哉?
你可曾記得山濤?曾是竹林七賢之一的他,并沒有像其他諸君一樣,在與權貴的斗爭中,在與世俗的糾纏中被現(xiàn)實磕得頭破血流。他選擇了妥協(xié)。他選擇如水一般在新的現(xiàn)實中繼續(xù)他兼濟蒼生的人生理想,匡扶黎民。他又用他山一般的意志,使自己的心不受權貴的侵擾。雖然其余幾位竹林“六賢”的精神也值得我們佩服,但我們不禁扼腕嘆息:世間再無嵇康的《廣陵散》了其實:山濤進一步便是嵇康,嵇康退一步便是山濤。老子《道德經(jīng)》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說的不正是山濤?他既有水的圓融又有山的堅毅,成就了圓融之美。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边@是清代著名學者李漁為“且停亭”擬就的亭聯(lián)。李漁經(jīng)歷宦海沉浮之后,晚年在山中專心于修復花木,烹茶煮酒,獲得了內(nèi)心的平靜。事實上,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起起落落。奮斗與挫折,如山一般沉靜,如水一般保持心的靈動。且行,且停,才能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論語》有云:小不忍則亂大謀。南懷瑾先生在他的書中曾這樣解釋:忍,對人,是包容;對事,是果斷。從中,我不免得到很多啟示,我將其引申為:做人,我們要像山一樣,行“仁”,包容;做事,我們要如水一樣擁有果敢的行動力,一往無前,這樣,以圓融之力,方能取得成功。
蘇軾曾云:人生如逆旅,我本亦是行人。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時而引吭高歌,時而輾轉低迷,這些都是人生的常態(tài)。然而,如何在如此人生之路上成就圓融之美,獲得成功,就要堅持“為人如山,處世若水”的人生哲學。正如泰戈爾詩歌的啟示:鑄就鵝卵石之美的不是錘子的擊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卵石,便是人的堅毅品質(zhì),水,則是圓融的處事方式。
如山若水,成就圓融之美。
【關于做人如水,做事如山議論文800字最新】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