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dá)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我的樂土作文800字記敘文,希望對同學(xué)們有所幫助,經(jīng)供參考。
故鄉(xiāng),藏著我兒時的快樂,是我童年的樂土。打開那扇記憶的大門,走進(jìn)往時的故鄉(xiāng)。
夏日炎炎之時,我清楚地記得,奶奶整日地在田里干著農(nóng)活。那花生從地里拔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花生活蹦亂跳地躍進(jìn)了袋子里。
奶奶在她那寶貝似的田地里,經(jīng)常一邊拔花生一邊給我講她年輕時的故事,我也會不厭其煩地聽著。每當(dāng)奶奶講完一段故事后,她便會長長嘆一口氣說:“唉,年輕真好?。 笔前。∧贻p的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不會受年齡的約束。奶奶的花生是百吃不厭的,每當(dāng)奶奶收獲花生回家后,便會給我加上一道菜——豆餅(一種家鄉(xiāng)美食),這可是我從小吃到大的美食,也是我最喜歡的零食之一。
這豆餅別看它名字特別俗氣,但是只要一口咬下去,那濃濃的豆香混著餅的酥脆真是讓人無比滿足,我總覺得其他人做的豆餅都沒有我奶奶做的好吃。可惜呀!歲月不饒人,奶奶的眉頭已有那歲月留下的痕跡。不過在我眼中,奶奶那勤勞、慈愛的形象已深深刻在了我的記憶里!
在奶奶家向西南走200米左右,便有一片竹林,往前走便能聽到那潺潺的水流聲。再往里走十幾步就有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竹子河,這可是我和村中小伙伴們的樂園。每逢暑假,我就加入其中,一起到小河中游泳玩樂。
我一直清楚地記得,有一年暑假,由于天氣炎熱無比,我們幾個少年便跑入河中戲水,阿耀是我們這班孩子的頭,他帶領(lǐng)著我們在水中打鬧嬉戲。正逢午后,大家都覺得酷日難耐,正想要回家時,阿耀大聲提議:“我們用這河邊的香蕉葉搭一個涼篷,這樣不就可以防曬了嗎?”我們幾個一聽都很贊同,都不約而同地想到用鋒利的石頭砍下那香蕉葉。
我們分了工,由我?guī)ьI(lǐng)一些聰明的朋友搭建涼篷,阿耀強(qiáng)壯的朋友去砍香蕉葉給我們。我們先找來兩根長長的竹子架在我們頭上,并用香蕉葉交叉放在兩根竹子之間。等到搭好后,我們互相夸贊,好不開心!我們在這片陰涼的地方一直玩到傍晚才從小河離去。在我們分別時不禁相視一笑,高興地離開了。那個笑容是天真無邪的,又是無比爛漫的,就如同那路旁盛開的花朵。
快樂不知時日過,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太快。昔日的小伙伴如今都各自奔向不同的城市學(xué)習(xí),再也不能像兒時那般快樂嬉戲了。但故鄉(xiāng)那片樂土那些樂事卻會永遠(yuǎn)留在我的心中,成為我最寶貴的記憶。
“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是小麥的重要產(chǎn)區(qū),秋季,麥浪金黃,原野一望無盡……”我翻開地理課本,一張麥田金黃的圖片進(jìn)入了我的視野。我的耳邊仿佛響起了隆隆的汽車聲,看見帶著燦爛的笑容從車上下來的姑老爺。我的思緒便不知不覺地飄到了河南邊界的一個小縣城里,那個我童年的樂土。
小時候總是去那個小縣城玩,在那里沒有人催我寫作業(yè)和練琴,來來往往的都是笑呵呵的親戚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姑老爺回家。太陽慢慢往西邊偏移,這時金光灑滿麥田,我總會跑到路口,看著一輛汽車轟隆隆地停到我面前,姑老爺笑著從車上跳下來,把我高高地舉起,我就馬上“飛”到了雞籠前。姑老爺給我端來一桶雞食,大聲地和我說:“雞隨便喂,雞蛋隨便拿?!庇谑敲刻煳铱偸鞘斋@一堆雞蛋,收獲滿懷快樂。
在麥田里打滾是最快樂的事。陽光與麥田包裹了我,我像個沒心沒肺的大熊將麥田滾出一條“小路”,麥子當(dāng)然歪了一片。姑老爺站在遠(yuǎn)處和別人聊天,笑著朝我這里看。我想他一定看見了被我壓倒的一片麥子,不過我還是被“允許”天天到麥田打滾,從沒聽見誰告發(fā)我。
別人都叫姑老爺“廠長”,我想他一定是糕點廠廠長。他總是有各式各樣的糕點糖果,一給我就是一大兜子。每天的種類都是不一樣的,花生糖、芝麻糖,到現(xiàn)在我記得那能讓人高興一整天的味道。有一天我好奇姑老爺還有什么好吃的,就在各個房間里逛了一圈,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錯的蘋果。剛要拿走一個,就看見姑老爺向我走來,嚇得我愣在了原地。沒想到姑老爺只是哈哈一笑,直接把一兜子塞給了我。
也發(fā)生過一個有些不愉快的事,不過那天卻成了我最愉快的一天。我喂雞的時候,逗了逗大公雞,有一只惱火了,啄了我一下。倒是沒有多疼,可是我還是委屈得哭了。姑老爺急忙跑了過來,一手領(lǐng)著我,一手抓著那個大公雞,堅決地對我說:“我們把這只不乖的大公雞給你燉了喝湯?!蹦侵浑u毛色鮮亮,一定可以賣個好價錢,而因為我的任性,姑老爺竟是一絲也沒有猶豫地就把一只寶貝大公雞給我燉了!那天的雞湯是我喝過最好喝的雞湯。飯桌上有人說姑老爺“慣孩子”,姑老爺只是笑了笑,說:“孩子樂了才是最重要的嘛?!?/p>
汽車的聲音漸漸遠(yuǎn)去,麥田漸漸在村落中消失,仿佛宣告著童年的樂曲已終。不過,樂土的人和事依然歷歷在目,麥田里的光依然耀眼而溫暖,姑老爺?shù)男θ菀廊粻N爛在我心中。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fù)。
的確,在生命這段轉(zhuǎn)瞬即逝的時光里,很多人都選擇“山一程、水一程”地追尋屬于自己的樂土。而我卻幸運地省去了尋找所費的周折,因為父親早在童年時就已為我打造了一片樂土,那就是我的書房——仁里齋。
一張寬大的書桌上整齊地擺放著筆墨紙硯;一個偌大的書架擺滿中外名著、百科全書、古典文學(xué)、英文讀物等各種書籍;一面干凈的白墻上掛滿書畫作品;一扇明亮的窗戶連通著窗外的世界。書房的陳設(shè)雖然簡單,但我卻喜歡在這知識的海洋中盡情翱翔,享受屬于自己的樂土。
心浮氣躁時,我會走進(jìn)書房,在這片樂土中沉淀自己。
因從小讀背古詩詞,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常得到老師的表揚,不免因此而有些沾沾自喜。父親看出端倪,就常讓我讀《老子》。
坐在書房里,一遍遍地讀,雖不太理解什么意思,卻居然能讀得下去,讀得多了,漸漸就有了一些體會。讀到“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時,我開始會感到臉上一陣陣地發(fā)燒;為一點點小成績就驕傲,真是幼稚!讀到“洼則盈,敝則新”時,我慢慢明白了江河湖海能如此廣闊就是因為他們虛懷若谷。讀到“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時,我逐漸省悟:不只是看到自己,才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多向別人學(xué)習(xí),才能不斷地進(jìn)步。在這間小小的書房里,我走出了自我,走向了更加廣闊的世界。
灰心喪氣時,我會走進(jìn)書房,在這片樂土中汲取力量。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明月難得幾回圓。年少的我也不例外,練個毛筆字就一個“豎畫”始終寫不直;無論怎么努力卻總有一兩門功課學(xué)不好……心情沮喪時,我喜歡一個人在書房中靜坐閱讀,在遷客騷人傳世的文字中尋找克服困難的力量源泉。張孝祥被受困于風(fēng)浪仍笑吟:“波神留我看斜陽”;蘇東坡一生坎坷浮沉不定,備歷險難,多次被貶逐,卻依舊自信又安然地吟出:“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虛云和尚120歲高齡時仍不遠(yuǎn)千里徒行奔波修復(fù)祖師道場……我讀到的是堅定,是樂觀,是直面困難的勇氣與信心。在這間小小的書房里,我戰(zhàn)勝了自我,帶著勇氣與坦然走出失敗的陰霾,擁抱更加燦爛的陽光。
我愛這間不大的書房,因為這里是屬于我的樂土。我在這里閱讀,我在這里思考,我在這里沉淀,也在這里成長。我還將繼續(xù)在這片樂土尋找,尋找走向更廣闊世界的大道。
陽光投向大地的懷抱,微風(fēng)撩撥著時光。時隔一年,我再次來到這里,承載著我整個童年的小花園。我仔細(xì)打量著這里的一草一木,棧道,臺階,小亭子,熟悉又陌生。我憑借著記憶中那條經(jīng)常走的路線,漫步在小花園中,往事漸漸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走嘍,出發(fā)!”小學(xué)放學(xué)后,還是個小豆包的我拉著好朋友,向著小花園跑去,后面幾個大個子的伙伴就笑著埋怨:“跑那么快干嘛,時間多的是!”我這才稍微放慢了腳步。“咳咳!”“怎么了?”“今天……誰請客呀”“他,他請!”“少耍賴了,上次就是我,這次該你了!”推脫失敗的他只好笑道:“好吧,那你們少買點??!我快沒錢了……”話音未落,我們已經(jīng)一窩蜂地沖進(jìn)花園旁的小店,尋找著盼望一天的小零食。
幾分鐘后,拿著棒棒糖、小薯條、小雪糕的我們從小店出來,每個人都心滿意足,除了那個“幸運兒”,心疼地摸摸口袋。一群小伙伴一起走過了兩個紅綠燈,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那個標(biāo)志性的小亭子,“呦,終于到了,你們太慢了!”總有那么一個人,坐在自行車上,一腳蹬地,在小花園門口等著我們。人聚齊了,我們便默契地走到花園中央,最受歡迎的抓人游戲就要開始了。
“誰想當(dāng)抓的?”“手心手背?”“好!”人員確定后,大家四散開來,抓的人開始倒數(shù):“20、19、18……3、2、1!我要開始了啊,做好準(zhǔn)備!”分布在不同區(qū)域的小伙伴都緊張得四處張望,時不時轉(zhuǎn)移陣地,躲避著抓的那個人,實在躲避不掉,就飛快地兜著圈子,心中祈禱抓不到我,抓不到我!在嬉戲中,在奔跑中,在與伙伴的快樂玩耍中,和家長約定好的一小時happyhour眨眼就過去,每天的聚會都在小伙伴們依依不舍的“明天見”中結(jié)束。
和小伙伴放學(xué)到小花園玩,便是我的小學(xué)時代每天最期盼的事情。這個小花園,承載著我童年的美好回憶,也成為見證我和童年伙伴友情的樂土。上了初中,我們的學(xué)習(xí)變得越來越緊張,與小學(xué)同學(xué)之間的聯(lián)系也少了很多,但只要有人在群里一發(fā)消息:“你們……有時間來小花園嗎?”便是連接不斷的“可以”、“有課但我盡量調(diào)”、“好”……還是那群伙伴,還是那個小花園,我們都變了,沒變的,是那純潔且堅不可摧的友情。
北京的一個小胡同里,座落著一幢不起眼的兩層小樓。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卻裝著我童年里重要的一角,我的樂土。
每每到了春節(jié),媽媽和爸爸便帶上我走進(jìn)這胡同,這里是我太姥爺?shù)募?。在我的印象里,太姥爺?shù)哪樕峡偸菕熘呛吞@的笑容。我跟著父母問候過了太姥爺,就立刻帶著表弟和小姨沖上二層的閣樓。
這一天里,閣樓是專屬于我們這些小孩的。閣樓上的陳設(shè)十分簡單:一張床,一臺電視,一張小桌,和一些生活用品,不過這些就夠我們折騰的了。太姥爺家的兩只小狗時常會往樓上跑。表弟調(diào)皮,蹲在閣樓上頭看著跌跌撞撞向上爬的小狗哈哈大笑。小姨看不下去,走下樓要去抱小狗。卻見我把餅干扔在一樓,小狗就又前功盡棄跑下去撿。小姨無奈地看看我和表弟在樓上笑成一片,自己走下去把狗抱上來,我和表弟又免不了挨一頓呲兒。
小孩子總是熱衷于探索的。我們發(fā)現(xiàn)閣樓上有個陽臺,便在大人們面前一再保證自己不會做危險的事,要來了陽臺的鑰匙。陽臺像是一片新大陸,我們站在陽臺上,看著別人家院子里逗貓的小孩,逗鳥的老人。表弟總是厚臉皮地嚷嚷:“我就是這一片兒的王!”小姨把這里當(dāng)作了秘密基地,總要鬼鬼崇崇地把大人們餐桌上的飲料搬上樓來。當(dāng)然,酒是拿不得的。我就不一樣,我就愛揭鄰居家房頂上的瓦。然后端詳著瓦片的形狀,好奇它們是怎么拼上去的。大人們看見了總要笑罵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p>
每年離開這里的時候,大人小孩都交換了禮物和祝福。一句“再見”,我就相信我們明年還能在這兒相聚。可世事難料,太姥爺離開了,小姨去美國留學(xué)了,舅媽去外地做生意了。一切竟在不知不覺間一去不復(fù)返了。
可我卻仍記得,我們幾個呆坐在陽臺上,身旁是輕柔的晚風(fēng),頭頂是皎潔的月亮。表弟看著閃爍的星星,迷瞪著問我:“姐,等我們長大了,你會忘了這里嗎?”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當(dāng)然不會。”
我怎么會忘了這里呢?城南的小胡同,隱蔽的小院子,簡單的小閣樓。這里可是我獨一無二的樂土啊。
【我的樂土作文800字記敘文【五篇】】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