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才能讓我們感受到這生活之中除了有眼前的茍且,更有詩和遠方;讓我們在奔波行走之中,駐足留戀,這生活本來就很美!這樣的人,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幸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審美多元化作文800字議論文范文的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卿本多美質,何不“多元”觀?
美國著名民主詩人惠特曼在名作《自己之歌》中寫道:“一只螞蟻、一粒沙和一個鷦鷯的卵都是同樣的完美。”這句詩令眾多讀者心動,因為它點透了美的本質之一——多樣。如果有人對此還有懷疑,那么去留意人們的語言中各種有關美的詞匯吧,我相信你會被這些詞匯給驚嘆到。、
多樣的美自該以“多元審美”對待,有人認為“多元審美”是可以解決“什么是美”這一問題的可行通路,這一看法是明智的。那么何謂“多元”?竊以為,不偏執(zhí),多悅納即為“多元”。俗語云,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多元審美”的內(nèi)涵大體等同于此。
一個人行走于世如果對美太過苛刻,甚或只認定一種美,那么其將成為美神面前的可憐蟲,正如同自截雙眼,自閉雙耳,自廢四肢,降為“殘疾人”耳!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中寫過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一—歐洲中南部的名山阿爾卑斯山,那里的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游人說:“慢慢走,欣賞啊!”我想,對于審美觀苛刻的人來說,這則標語牌將會是一塊毫不真實的牌子,他們“慢慢走,欣賞”后必定會大呼上當。
“多元審美”對于人生極有意義。其一是讓一個人更愿意擁抱生活、融入生活。英國詩人布萊克的詩歌《天真的預言》中有兩句詩為人熟知,道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這兩句詩指出了世界的一個真相一—美隨處可見,由此,積極地投身生活就會收獲很多的美。文藝心理學認為,美可以讓人獲得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悅。那么,一個人多擁抱生活,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悅就越強烈,也就越有幸福感。現(xiàn)在再來看材料一中提及的那名因為容貌丑而自卑的女孩,如果她能挖掘出自身除容貌以外的美,我相信她一定會受到別人的喜歡。人們不是常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嗎?據(jù)我所知,一個人的知性之美、精神品質之美要比容貌美更高級,也更有價值。
其二是激發(fā)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潛力。一個人熱愛美的事物,就會親近它們,而隨著了解的深入,就會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以讓美的事物變得更美。馬連良先生自小學習京劇表演,在多年浸淫之后,他開始有意識地革新京劇的表演程式。有一次他在《趙氏孤兒》中扮演程嬰。在“說破《雪冤圖》”這場戲中,當孤兒趙武叩門,念“開門來”時,程嬰這一角色本該直接唱詞,但馬連良先生增加了急向右轉身、甩翼口、左手掩桌上畫冊、臉向外揚、顫抖的動作,這些添加的動作贏得了觀眾的大聲喝彩。后來馬連良告訴他的得意門生馬盛龍,他添加的動作是化用了《朱砂痣》里“病鬼”的身段表演,馬盛龍聽后大為贊嘆。馬連良由熱愛而創(chuàng)新,將“多元審美”的“前景”演繹得煞是動人!
世界原本多彩,學會“多元審美”,開啟充實、快樂、幸福人生!
以美育人時代所需
尊敬的校團委:
您好!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解救不了?!痹谖镔|供應日益豐沛、精神問題愈顯突出的現(xiàn)代社會,審美能力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期的發(fā)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面對新時期多元化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學校一定要加強和改進美育教育。以美育人,時代所需。
幾千年前,孔子就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強調(diào)審美教育對于人格培養(yǎng)的作用;蔡元培先生也曾大聲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華為在追求科技的同時,始終保持對于藝術和美的追求??梢?,不只是今天,美育早已為人重視,古已有之。健全的人格怎能不懂感受美、欣賞美?而我們的社會需要的就是能夠創(chuàng)造美的人才。
然而,曾幾何時,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學校將智育教育作為唯一培養(yǎng)目標;看慣了社會、家長對于孩子的培養(yǎng)一切以分數(shù)為定論;看膩了還未成年的孩子被繁重的學業(yè)負擔壓得抬不起頭,匆匆趕路,走向一個又一個補課班……當一個社會太過急功近利,當人們內(nèi)心被功利所縛,人們只能行色匆匆,眼光向前,急忙之中早已失去感受美的能力,何談創(chuàng)造美?所以,不妨慢下腳步,家庭、學校、社會形成一個濃厚的美育氛圍,以美育人,不止看重孩子的成績,還應重視成績之外更高層次的發(fā)展?!懊烙撸c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比绱瞬拍芘囵B(yǎng)出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多元化人才,才能引導青年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上海市某兒童畫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個洞,評審們好奇地問,這是不是一幅破損的作品。小朋友說,這是進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尋味。如何擦亮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去回答的課題。顯然,只有全社會重視美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美育形式,重視文學、藝術、哲學、歷史等學科的涵養(yǎng),在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賦予美育應有的價值,才能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才符合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以美育人,才能讓我們感受到這生活之中除了有眼前的茍且,更有詩和遠方;讓我們在奔波行走之中,駐足留戀,這生活本來就很美!這樣的人,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幸福;這樣的人才更有溫度,而不是冰冷之軀,對生活冷眼旁觀,處處是敵意;這樣的人,也是時代所需。
恩格斯說過,“文藝復興是一個既需要巨人而且產(chǎn)生巨人的時期”,遙古暢今,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新時代下,同樣會產(chǎn)生巨人!
高三學生
2021年4月5日
【審美多元化作文800字議論文范文最新2篇】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