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向逝去的英雄學習,傳承好先烈精神,奮發(fā)向上、勤學苦練,為強軍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2弘揚英烈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觀后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jīng)供參考。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英烈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的力量源泉。隨著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秉承英烈信仰,弘揚英烈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讓紅色江山代代相傳,成為時代賦予烈士褒揚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務。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在一百多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為了反對內(nèi)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數(shù)的英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正是無數(shù)的革命英烈拋頭顱、灑熱血,中華民族才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寧、幸福美滿的生活。正是無數(shù)的革命英烈,用熱血鑄就了愛國情懷、民族氣節(jié)、英雄氣概,構成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坐標。歲月可以抹去傷痕,卻抹不去他們留下的印記。
烈士的功勛彪炳史冊,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對烈士莊嚴的紀念,是記憶的喚醒,更是靈魂的觸動。英烈的大義凜然、慷慨悲歌,仿佛從歲月深處浮現(xiàn),穿越時空,縈繞在我們眼前。英烈的故事感天動地,撞擊著我們的心靈。緬懷千萬烈士的豐功偉績,寄托對先烈們的無限哀思,更能深刻理解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能忘記,惟有弘揚先烈風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軀干;惟有傳承先烈遺志,才有國家更加光明的未來。我們要大力宣傳弘揚英烈事跡和精神,繼承革命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深入營造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捍衛(wèi)英烈、關愛烈屬的濃厚氛圍。我們要重溫英烈故事、感悟英烈情懷、踐行英烈精神,在時代變局中擦亮信仰之徽,在接續(xù)奮斗中撐滿前行之帆,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立足崗位、發(fā)奮工作的實際行動,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實際成效,矢志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
厚植英雄情懷,需要我們銘記歷史、尊重英烈。歷史作為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只有不忘來時的路,我們才能將腳下的路走的更踏實、行的更穩(wěn)健。對歷史英雄,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敬畏之心,堅決維護英雄形象,捍衛(wèi)英雄尊嚴;對歷史真相,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尊重實事,正視史實,擦亮歷史原貌;對于歪曲歷史、抹黑英烈的行為,我們必須堅決回應、堅決抵制,自覺守牢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守好歷史本色、守正英烈形象。
厚植英雄情懷,需要我們傳承精神、賡續(xù)血脈。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xù)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立足當下、面向未來。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揭示了“為有犧牲多壯志”的理想根源,溯清了“敢教日月?lián)Q新天”力量本源。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黨員干部要始終銘記英烈遺志、傳承發(fā)揚紅色精神、賡續(xù)革命紅色血脈,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移,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爭學榜樣、爭當先鋒、爭做模范。
厚植英雄情懷,需要我們爭先而為、奮發(fā)有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的事跡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英雄的精神照亮我們靠攏的方向。新時代要開新局,新征程要謀新篇,廣大干部要自覺樹立崇尚英雄、緬懷英烈的良好風尚,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社會進步、民族復興的責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用真本領、大心臟、強功夫奮力譜寫新時代青年干部絢麗詩篇。
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截至目前,全國有196萬余名登記在冊的烈士,近代以來約2000萬名烈士為國家和人民獻出了生命。新中國的巍峨豐碑上,鐫刻著他們的英名。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什么是對英烈最好的悼念?那就是明了他們的遺愿,傳承他們的精神,永志不忘他們?yōu)橹餮獱奚膫ゴ罄硐耄瑸樗麄兊奈淳故聵I(yè)接續(xù)奮斗。只要我們記得,他們就永遠活著。正因如此,要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對所有為國犧牲、為民犧牲的英雄烈士給予尊重和敬仰,形成“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的價值認同。清明節(jié),無疑就是教育引導群眾形成這種社會認同的極好契機。
傳承英烈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就要用好紅色資源,充分發(fā)掘利用紅色資源蘊含的無窮力量與巨大價值。廣東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傳播地、近現(xiàn)代革命的策源地、首次國共合作的誕生地、工農(nóng)運動的興起地,是革命文物延續(xù)年代最長、序列最完整、種類最齊全的省份。近年來,廣東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有序推進、成果顯現(xiàn),全省革命文物家底初步摸清,革命場館體系基本形成,革命文物保護工作有序推進,宣傳教育功能明顯增強,文旅融合持續(xù)深化。廣東的紅色資源,是百年黨史的點點星光,是點燃激情的不滅火種。
線上線下寄追思,紅色資源“活起來”。為了點燃人民群眾奮斗新時代、建功新征程的熱情,接受紅色資源的教育與熏陶,需要讓群眾到場,不能空對空。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從四月份開始面向觀眾開展“百年回聲”聲音線上征集活動,邀請觀眾誦讀中共三大代表的家書、故事;辛亥革命紀念館通過微信小程序,開設“走讀祭掃”專區(qū);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以直播形式推出英烈青春故事,傳揚雨花英烈精神;中學生結合朗誦與情景表演方式演繹楊殷家書……廣東通過這些“沉浸式紅色體驗”活動,幫助觀眾重溫革命英烈們的偉大征途,感受優(yōu)良家風,賡續(xù)紅色血脈。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睔v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波瀾壯闊的奮斗史上英烈們印下的一串串光輝足跡,串聯(lián)起青春、奮斗、奉獻的不朽記憶,是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動力源泉。有英烈的精神坐標在,我們就不會迷失方向,就能一步步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以上,就是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弘揚英烈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觀后感全部內(nèi)容,本站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yōu)質文章,如果想要獲取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注。
【2022弘揚英烈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觀后感3篇】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