蒔
拼音:shì shí ,注音:ㄕˋ ㄕˊ ,部首:艸,筆畫:10
五筆:AJFU,五筆98:AJFU ,繁體字:蒔
統(tǒng)一碼:U+83B3 ,鄭碼:EKDS ,倉頡碼:TADI ,四角碼:44640
蒔相關(guān)字典:
蒔怎么寫好看:
蒔硬筆行書
蒔異體字:
蒔
蒔的解釋:
蒔
(蒔)
shì
移植:蒔田。
栽種:蒔花。
蒔
(蒔)
shí
〔蒔蘿〕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橢圓形,可做香料,亦稱“小茴香”。
(蒔)
筆畫數(shù):10;
部首:艸;
筆順編號:1222511124
詳細(xì)解釋
蒔
蒔
shí
另見shì
蒔蘿
shíluó
〖dill〗傘形科草本植物(Anethumgraveolens),羽狀復(fù)葉,花黃色,葉和種子具香味,用于泡菜和其它食物的調(diào)味
蒔
蒔
shì
【動】
移栽〖植物〗〖transplant〗
蒔,更別種也。從草,時聲?!?strong>《說文》
蒔,種也。——
《廣雅》。按,分秧勻插蒔。
播時百谷,以時為之。——
《虞書》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獥钊f里
《插秧歌》又如:蒔秧(插秧)
栽種〖cultivate;grow;plant〗
廬下蒔雜花。——王夫之
《小云山記》又如:蒔樹(栽樹)
另見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