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幕疏疏風透。
一線香飄金獸。
朱闌倚遍黃昏後。
廊上月華如晝。
別離滋味濃於酒。
著人瘦。
此情不及墻東柳。
春色年年如舊。
作者:
張耒(1054-1114) 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江蘇清江)人。神宗熙寧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圣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兆诔?,召為太常少卿。后被指為元佑黨人,數(shù)遭貶謫,晚居陳州。蘇門四學之一。詩學白居易、張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詞僅傳六首,風格與柳永、秦觀相近。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余》,趙萬里輯本。
注釋:
①金獸:香爐。
賞析:
本詞抒寫春閨相思之情。上片寫眼前景色。疏簾風透,金爐香飄。獨倚朱欄,唯見月明如晝。下片抒寫相思。年年柳色,春光如舊。而人卻逐漸消瘦,諳盡別離滋味。全詞寫得清新婉麗,曲折含蓄。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文潛官許州,喜營妓劉淑奴。作《少年游》,又為《秋蕊香》以寓意。元?諸公,皆有樂府,唯張僅見《風流子》及此二詞。味其句意,不在諸公之下矣。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