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清明節(jié)是祭掃陵墓、緬懷故人的節(jié)日。在這樣一個日里,我們緬懷的除了故去的親人,還有那些在抗日戰(zhàn)爭中為捍衛(wèi)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英勇戰(zhàn)斗、血灑疆場的民族英烈,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50字-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簡短文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jīng)供參考。
1、緬懷革命先烈,追憶革命歷史。
2、緬懷革命先烈,追尋紅色記憶。
3、敬賢思齊,感恩思源。
4、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
5、傳承先烈遺志,弘揚革命精神。
6、牢記歷史,緬懷英烈。
7、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
8、為國捐軀,雖死猶榮。
9、緬懷革命先烈,鼓舞斗志前行。
10、紀念烈士,繼承遺志。
緬懷先烈展望未來
每當國歌奏響,國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眼前都會浮現(xiàn)出無數(shù)革命先烈視死如歸,為國捐軀的高大形象,耳邊不由得響起烈士們“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定誓言;我就會想起長征路上倒下的年輕戰(zhàn)士,英勇頑強的共產黨員……
劉胡蘭,一個聽起來多么嬌弱的名字,那顆愛國的心卻遠遠重過泰山。雖然她只有15歲,但站在敵人面前卻鎮(zhèn)定自若,堅定的目光嚇得敵人心驚膽顫。死亡的猙獰并沒有使她畏縮半步,爭取革命的勝利才是她不滅的信念。然而,兇狠的敵人毫不留情地奪走了她年輕的生命,她為中國歷史寫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輝煌一頁。
王二小,一位人人贊頌的兒童英雄,人小志氣高。他那機警地把敵人引進八路軍埋伏圈,面對殘酷的利刀仍表現(xiàn)得像巨石一樣剛強的小英雄形象,那機智勇敢、頑強不屈的小英雄的氣概,曾成為多少少年兒童學習的榜樣和典范!他那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革命接班人!“學英雄的思想,走英雄的道路,創(chuàng)英雄的業(yè)績”,至今仍是小學語文教學《王二小》一課后發(fā)自同學們內心的肺腑之言!
董存瑞,他那熟悉的音容笑貌,那大無畏精神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我們仿佛還能聽到他高呼著:“同志們,為了新中國的勝利,沖呀!”多么令人振奮、令人感動的一幕呀!這大無畏的精神不僅是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關鍵,也是把中國革命的勝利推進一步的基石。先輩們在這大無畏中找到了力量,堅定了革命的信念,并把它延續(xù)到了今天。
是呀!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膽識過人的革命英雄,他們?yōu)榱藝业奈磥?,為了人民的幸福,寧可拋頭顱,灑熱血,這種無私的奉獻、英勇的行為,難道不值得我們世代傳頌,永遠學習嗎?
站在這鮮艷的五星紅旗下,望著胸前飄揚的紅領巾,我心潮澎湃。雖然過雪山草地般的艱苦生活早已過去,雖然槍林彈雨的戰(zhàn)爭硝煙早已散盡,但我深深地懂得,21世紀是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是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是競爭激烈的知識經(jīng)濟時代。漫長的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將是更嚴峻的挑戰(zhàn),我們肩負的將是更光榮的使命和更艱巨的重任,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全面邁進小康社會,將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目標,是我們共同描繪的世紀藍圖!
董存瑞(1929年-1948年5月25日)是中國解放軍軍人,1948年在國共內戰(zhàn)中陣亡。 生平 董存瑞1929年生于河北省懷來縣的貧苦農民家庭。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8年5月25日,解放軍攻打中華民國政府軍駐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連隊負責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據(jù)說,在沖鋒時,遭到一個橋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鎖。董存瑞便抱起炸藥包,準備進行爆破。沖至橋下后,發(fā)現(xiàn)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也沒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藥包。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藥包,拉燃導火索,與暗堡同歸于盡。董存瑞的行為,使得他成了中國共產黨宣傳的著名戰(zhàn)斗英雄。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紀念碑,碑上刻著朱德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p>
以上,就是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50字-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簡短文字全部內容,本站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yōu)質文章,如果想要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xù)關注。
【2022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50字-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簡短文字】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