蕘
拼音:ráo ,注音:ㄖㄠˊ ,部首:艸,筆畫:9
五筆:AAT或AATQ,五筆98:AATQ ,繁體字:蕘
統(tǒng)一碼:U+835B ,鄭碼:EHGR ,倉頡碼:TJPU ,四角碼:44212
蕘相關字典:
蕘怎么寫好看:
蕘硬筆行書
蕘異體字:
蕘
蕘的解釋:
蕘
(蕘)
ráo
柴草,割柴草:行牧且蕘。
采柴草的人:芻蕘(割草打柴的人,后多指在野之士)。蕘豎。
“蕪菁”的別稱。
筆畫數:9;
部首:艸;
筆順編號:122153135
詳細解釋
蕘
蕘
ráo
【名】
(形聲。從艸,堯聲。本義:柴草)
同本義〖firewood〗
蕘,薪也。——
《說文》詢于芻蕘。——
《詩·板》淫芻蕘者?!?strong>《左傳·昭公十三年》。疏:供然火之草也。
賣其薪蕘。——
《管子·輕重甲》。注:“大曰薪,小曰蕘?!?br>又如:蕘子(樵夫)
蕪菁,菜名〖turnip〗
樵夫,打柴的人〖woodman〗。如:蕘豎(割草、除草的人)
蕘
蕘
ráo
【動】
打柴草〖cutfirewood〗
童區(qū)寄者,郴州蕘牧兒也?!啤ち谠?strong>《童區(qū)寄傳》
又如:蕘牧(打草與放牧)
另見yáo
蕘花
ráohuā
〖canescentwikstroemia〗落葉灌木,葉子對生,花黃色,核果黑色。其莖皮纖維是造紙的原料
蕘
蕘
yáo
另見ráo
蕘花
yáohuā
〖longflowerstringbush〗即一把香,一種蕘花屬落葉灌木,高1米多,枝葉均對生,葉橢卵形,全緣,花黃色,成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供觀賞,花可入藥,莖皮纖維可造紙,分布于中國、阿富汗和印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