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
拼音:róng ,注音:ㄖㄨㄥˊ ,部首:木,筆畫:14
五筆:SPWK,五筆98:SPWK ,
統(tǒng)一碼:U+6995 ,鄭碼:FWOJ ,倉頡碼:DJCR ,四角碼:43968
榕相關(guān)字典:
榕怎么寫好看:
榕硬筆行書
榕異體字:
榕的解釋:
榕
róng
常綠喬木,氣根細(xì)瘦,樹冠大,隱花果生于葉腋,近扁球形。生長在熱帶和 * 帶,木材可制器具。
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別稱:榕城。
筆畫數(shù):14;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4453434251
詳細(xì)解釋
榕
róng
【名】
一種常綠喬木〖banyan〗,樹干分枝多,枝上又長出許多氣生根,其向下長入土中形成一支柱,樹冠大,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果實(shí)倒卵形,黃色或赤褐色
榕,木名?!?strong>《玉篇》
福建省福州市的別稱〖anothernameforFuzhou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