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齊欲伐魏。淳于髡(kūn)謂齊王曰:“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qūn)者,海內(nèi)之狡兔也。韓于盧逐東郭逡,環(huán)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齊.魏久相持。以頓其兵,弊其眾,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齊王懼,謝將休士也。(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
譯文
齊國要討伐魏國,淳于髡對齊王說:"韓子盧是天下跑得極快的犬;東郭逡是四海內(nèi)極其狡猾的兔子。韓子盧追逐東郭逡,圍繞著山追了三圈,翻山越嶺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盡地跑在前面,犬疲憊不堪地跟在后面,犬與兔都疲憊至極,最后分別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農(nóng)夫看見了(它們)而抓獲它們,沒有費一點力氣,就獨自獲得了利益。現(xiàn)在齊國與魏國長期相對峙,以致使士兵困頓,百姓疲乏,我害怕強大的秦國和楚國會等候在背后,坐收農(nóng)夫之利呀。"齊王害怕了,遣散了將帥,讓士兵們都回家休息了。
解釋
【通假字】:
1、“罷”通“疲”,意思是乏、累。
2、頓:困頓、疲弊,這里指“使……困倦”。弊:困乏、疲憊這里指“使……疲勞”
“頓其兵”“弊其眾”兩句中的“頓”“弊”都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即“使其兵頓”,“使其眾弊”。
【逐字翻譯】:
1.天下之疾犬也(疾)快 疾犬:跑的極快的狗
2.各死其處(各)各自
3.田父:農(nóng)夫[1]
4.頓:使......困倦
5.謝:遣散
7.擅:得到
8.弊:疲勞。這里是使……疲勞
9.逐:追逐。
10.恐:擔心
11.疾:跑快
12.頓:困倦,這里指“使……困倦”的意思。
13.環(huán)山者三:相當于“三環(huán)山”,意思是圍繞著山追了三圈。
14.伐:討伐、出兵
齊欲伐魏與哪個寓言故事有異曲同工之處?
1.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2. 犬兔相爭 農(nóng)夫得利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