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jié)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竹聲又來到了,你的新年是如何度過的呢?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小學生過年記敘文500總左右,一起來看看吧
過年了,我們來到鄉(xiāng)下,一凡哥哥早到了。我一進門就發(fā)現(xiàn)了院子里的一箱鞭炮,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叫上哥哥去放炮了。
我們先把香點燃 ,把一個小劃炮放在院子中間點燃,然后,逃!我們連滾帶爬地逃進了屋,只聽轟的一聲,就沒動靜了,一凡哥哥說這個不好玩,“一個巴掌打不響,一個劃炮也炸不響?!眮睃c刺激的。有主意了,于是我們就找來易拉罐,點燃劃炮扔進罐中,馬上跑的遠遠的,等了半天,一點動靜也沒有,我們各拿一把掃把,躡手躡腳地走過去,五米,四米,三米,越來越近了,我們提心吊膽,屏息凝視,兩米,一米,我小心地一掃把打過去,“哐啷當”罐兒跑走了,我們松了口氣,撿來一看,原來那炮扔進去時就濕了。接著,我們又找來一個干的罐子,把炮扔進去,馬上跑到一邊,“啪”一聲巨響,罐子還跳起了舞,成功了。我們又有一個主意,跑到了四樓把一把把的摔炮使勁摔下樓去,緊接著,地上就“噼里啪啦”炸開了花?!肮睒抢镲h蕩著我們歡快的笑聲。
到了吃飯的時候,親戚們都到齊了,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著熱氣騰騰的美味佳肴,邊說著豐富多彩的奇聞異事。大人們在一塊談著旅游,講著股事;孩子們在一起說著笑話,講著趣事。一屋子洋溢著歡聲笑語……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一只歡天喜地的小羊跑來了,帶來了新年的問候。
拜年,是中國過年時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
“開門嘍!”隨著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村里的老少爺們便開始四處走訪親朋好友!家里的主婦們忙著招待客人,好吃好喝的全來了,拜年的節(jié)奏來到了……
過年,大多數(shù)的小孩子最感興趣的事放鞭炮,收壓歲錢吧!但我,卻只對拜年“情有獨鐘”。為什么呢?因為我自第一次拜年開始,每家每戶那各種各樣的年貨——可是讓我的小肚子好好地享受了一番哦!正因如此,我還鬧出了不少笑話呢!
正月初二,是我最期待的一個日子。按照往年的慣例,我們要去黃里阿姨家拜年,那里可有許多美食和美景等著我呢!
今年也是如此。一到阿姨家,趁著大人們在門口寒暄時,我溜了進去,先行一步,來到裝滿年貨的盤子前。看到這么多好吃的,我卻犯愁了:該先吃哪樣東西呢?大人們進來了,看見我這副沉思的樣兒,便問我怎么回事兒。我一本正經(jīng)地回答他們:“我在思考,我到底該先吃哪一樣東西呢!”我此言一出,他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我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便也跟著傻樂。于是,我就被戴上了“貪吃”這個帽子。
拜年——這樣一項傳統(tǒng)文化,我一定會把你好好傳承下去的,繼續(xù)享受過年的美食!
按照家鄉(xiāng)的老規(guī)矩,過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
從這天開始,人們都忙著準備格式的年貨,大街上人來人往,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息。
到了大年三十可真熱鬧,家家敢做年夜飯到處飄蕩著酒肉的香味。大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上了漂亮的年畫,每一家都燈火通明,歡歡喜喜地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相互談論著自己一年來的收獲。門外的鞭炮聲起伏不斷,我忍不住拿了一掛鞭炮跑了出去。
正月初一這天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們拿著長輩發(fā)的壓歲錢高高興興的去買爆竹和玩具。
正月十五是過年中最熱鬧的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縣城觀看社火表演。社火的隊伍可真長啊,有鑼鼓隊,秧歌隊。。。還有許多學生組成的方隊。到了晚上人們舉頭賞月,吃元宵,看煙火,觀燈展,猜燈謎,忙的不亦樂乎。
一轉眼,到了正月十九,過年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小學生關于過年的記敘文500字左右【優(yōu)秀三篇】】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