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學習態(tài)度的成語:
1、為人師表:師表:榜樣,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
2、半工半讀:一面勞動一面學習的個人學習方案。
3、閉門讀書:關(guān)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原意是獨自學習,而不與別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4、博學篤志:篤:忠實,一心一意。廣泛學習而意志堅定。
5、博學審問:博:多;審:詳細。廣泛地學習,詳細地詢問。指求學時的態(tài)度和應循的途徑。
6、不恥下問:樂于向?qū)W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7、不恥相師:不以互相學習為恥。
8、不愧下學:不恥下問,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
9、不求甚解: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10、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11、不足為法:不值得學習、效法。
12、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著學習,不能廢棄,甚至休息或閑暇的時候也要學習。
13、車在馬前:大馬拖車在前,馬駒系在車后,這樣,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比喻學習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導,就容易學會。
14、春華秋實: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jié)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F(xiàn)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15、春誦夏弦:誦、弦:古代學校里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jù)季節(jié)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后泛指讀書、學習。
16、刺股懸頭:形容刻苦學習。同“刺股懸梁”。
17、刺骨懸梁:懸梁:以繩子系頭掛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學習。
18、獨學寡聞: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19、篤學好古: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20、篤志不倦:篤志:志向?qū)R?倦:厭倦。指學習志趣專一,不知疲倦。
21、斷織勸學: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22、鈍學累功:鈍:遲鈍,笨拙;累:積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23、頓學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24、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25、奪胎換骨:本為道家語,指奪人之胎以轉(zhuǎn)生,易去凡骨為仙骨。后比喻學習前人不露痕跡,并能創(chuàng)新。
26、發(fā)憤忘餐:發(fā)憤:下決心,立志;餐:吃飯。發(fā)憤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27、發(fā)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28、非學無以廣才:不學習就無從增長知識,提高才干。
29、廢寢忘餐: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30、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1、浮光略影: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32、廣師求益:師:效法,學習;益:進步。多方面學習,以增進學識。
33、邯鄲學步:邯鄲:戰(zhàn)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34、鴻鵠將至:鴻鵠:天鵝。天鵝馬上就要飛來了。指學習不專心。現(xiàn)表示將有所得。
35、胡服騎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shù)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36、活到老學到老:指老人堅持學習或知識不斷更新,人們永遠學不盡。
37、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飲者自己知道。佛教禪宗用以比喻自己證悟的境界。也比喻學習心得深淺,只有自己知道。
38、力學不倦:力學:努力學習。倦:疲倦。勤勉學習而不知疲倦。
39、力學篤行:力學:努力學習。篤行:切實地實行。勤勉學習且確切實踐所學。
40、臨陣帶兵書:比喻平時不學習,臨到出陣作戰(zhàn)才去學習兵法。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