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一個語文基礎(chǔ)知識,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一篇關(guān)于虎和馬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
虎的成語:
虎穴龍?zhí)秇ǔ xué lóng tán
出處: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開了天關(guān)地戶,跳出這龍?zhí)痘⒖??!?/p>
意思: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
虎入羊群hǔ rù yáng qún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
意思:老虎跑進(jìn)羊群。比喻強(qiáng)大者沖入柔弱者中間任意砍殺。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hǔ shēng sān zì,bì yǒu yī biāo
出處:《癸辛雜識》:“諺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p>
意思:比喻眾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個超群出眾的人。
虎視眈眈hǔ shì dān dān
出處:《周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p>
意思:眈眈:注視的樣子。象老虎那樣兇狠地盯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jī)攫取。
虎體熊腰hǔ tǐ xióng yāo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回:“為首一將,生得廣額闊面,虎體熊腰;吳郡富春人也,姓孫,名堅,字文臺,乃孫武子之后。”
意思:形容身材魁梧,體格健壯。
虎頭虎腦hǔ tóu hǔ nǎo
出處:
意思:形容壯健憨厚的樣子(多指兒童)。
虎頭蛇尾hǔ tóu shé wěi
出處:元·康進(jìn)之《李逵負(fù)棘》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面搬興廢,轉(zhuǎn)背言詞說是非,這廝敢狗行狼心,虎頭蛇尾?!?/p>
意思:頭大如虎,尾細(xì)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后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虎頭燕頷hǔ tóu yàn hàn
出處:《后漢書·班超傳》:“燕頷虎頸,飛而食肉?!?/p>
意思: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虎背熊腰hǔ bèi xióng yāo
出處:元·無名氏《飛刀對箭》:“這廝倒是一條好漢,狗背驢腰的,哦,是虎背熊腰?!?/p>
意思: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虎不食兒hǔ bù shí ér
出處:明·楊珽《龍膏記·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陽,一時未歸,待異日我自慢慢勸他,虎毒不食兒,孩兒切莫短見?!?/p>
意思:老虎兇猛殘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虎斗龍爭hǔ dòu lóng zhēng
出處:漢·班固《答賓戲》:“分裂諸夏,龍戰(zhàn)虎爭?!?/p>
意思: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
虎踞龍盤hǔ jù lóng pán
出處: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p>
意思: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馬的成語:
1、以渴服馬:使馬忍渴受訓(xùn),從人驅(qū)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順服。
2、溜須拍馬:比喻討好奉承。
3、馬入華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4、香車寶馬: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5、裘馬聲色:衣輕裘,乘肥馬,醉心歌舞,迷戀女色。謂貪圖享受,生活糜爛。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