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欧美视频一区亚洲不要,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久久综合久久首页

          更三高考訂閱頁

          《子革對靈王》原文翻譯及作品欣賞

          Ai高考 · 文言文
          2022-03-29
          更三高考院校庫

          【作品介紹】

          《子革對靈王》記敘的是子革對靈王想擴張領(lǐng)土而進行的勸阻諫辭。楚靈王野心勃勃,貪得無厭,子革卻順著他,三問三答,都是隨聲附和,旁觀者都嫌他肉麻。其實他是欲擒先縱,選擇一個適當?shù)臅r機,利用周穆王的故事,一下?lián)糁谐`王的要害,使他內(nèi)心震動,坐臥不安。這種進諫方式,非常奇特。文章描寫靈王的服飾和動作,更烘托出他那驕橫的氣概。

          【原文】

          《子革對靈王》

          出處:《左傳·昭公十二年 》

          楚子狩于州來①,次于潁尾②,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③。楚子次于乾溪④,以為之援。

          雨雪⑤,王皮冠、秦復(fù)陶、翠被、豹舄⑥,執(zhí)鞭以出。仆析父從⑦。右尹子革夕⑧,王見之,去冠、被,舍鞭⑨,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與呂伋、王孫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⑩。四國皆有分⑾,我獨無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為分⑿,王其與我乎?”

          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⒀,篳路藍縷以處草莽⒁,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⒂。齊,王舅也⒃;晉及魯、衛(wèi),王母弟也⒄。楚是以無分,而彼皆有。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

          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⒅。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

          對曰:“與君王哉!周不愛鼎,鄭敢愛田?”

          王曰:“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我大城陳、蔡、不羹⒆,賦皆千乘⒇,子與有勞焉,諸侯其畏我乎!”

          對曰:“畏君王哉!是四國者(21),專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請曰(22):“君王命剝圭以為鏚柲(23),敢請命?!蓖跞胍曋N龈钢^子革:“吾子,楚國之望也。今與王言如響,國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厲以須(24),王出,吾刃將斬矣?!?/p>

          王出,復(fù)語。左史倚相趨過(25),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26)?!?/p>

          對曰:“臣嘗問焉,昔穆王欲肆其心(27),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28),王是以獲沒于祗宮(29)。臣問其詩而不知也。若問遠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

          對曰:“能。其《詩》曰:‘祈招之愔愔(30),式昭德音(31)。思我王度(32),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33),而無醉飽之心?!?/p>

          王揖而入,饋不食(34),寢不寐,數(shù)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難(35)。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fù)禮,仁也?!派圃?!楚靈王若能如是,豈其辱于乾溪?”

          【注釋】

          ①楚子:楚靈王。即前篇的公子圍。楚共王庶出的兒子。他是趁共王有病殺了共王才登上王位的。狩:冬季打獵。此外泛指君王的出游。州來:古小國名,春秋時屬楚,后為吳所滅。

          ②潁尾:潁水下游入淮河處,即今安徽潁上縣東南的西正陽鎮(zhèn)。

          ③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都是楚大夫。

          ④乾溪:在今安徽毫縣。

          ⑤雨雪:下雪。雨,動詞。

          ⑥皮冠、秦復(fù)陶、翠被、豹舄:皮冠:皮帽子。秦復(fù)陶:秦國所贈的羽衣。翠被(pì):用翠羽做裝飾的披肩。豹舄(xì):用豹皮做的鞋。

          ⑦仆析父:楚大夫。

          ⑧右尹子革:右尹,官名。春秋時楚國的長官多稱尹。子革,即鄭丹。夕:晚上。

          ⑨舍:放下。

          ⑩熊繹:楚國始封的君主。呂伋:齊太公姜尚的兒子。王孫牟:衛(wèi)始封之君康叔的兒子。燮(xiè)父:晉始封之君唐叔的兒子。禽父:周公的兒子,名伯禽,始封于魯??低酰杭粗芸低酰艹赏醯膬鹤?。

          ⑾四國指齊、衛(wèi)、晉、魯。分:分器。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所賜的寶器叫分器。

          ⑿鼎:九鼎。相傳為夏禹所鑄,夏、商、周三代視為傳國之寶。

          ⒀辟:同“僻”。荊山:楚人的發(fā)祥地,在今湖北南漳縣西。

          ⒁篳路藍縷:篳路,柴車;藍縷破爛的衣服。

          ⒂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木做的箭。

          ⒃齊,王舅也:周成王的母親是姜太公的女兒。所以說齊君是周王的舅父。

          ⒄晉及魯、衛(wèi),王母弟也:晉、魯、衛(wèi)三國國君姓姬,和周王是同姓。而且他們的始封君主,先后是周王的兄弟輩。晉的開國君主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魯?shù)氖挤饩魇侵芄┑膬鹤硬?,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衛(wèi)的開國君主康叔也是周武王的弟弟。故統(tǒng)說為“王母弟也”。

          ⒅昆吾:陸終氏生六子,長名昆吾,少名季連。季連是楚的遠祖,所以稱其為“皇祖伯父?!崩ノ嵩≡谠S地,故說“舊許是宅”。許:周初所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在今河南許昌。后許國南遷,其地為鄭所有。

          ⒆陳、蔡、不羹:陳、蔡,本為周武王滅商后所封的諸侯國,后兩國均為楚國所滅。不羹:地名,有東西二邑。

          ⒇賦:指兵車。當時是按田賦出兵車。

          (21)四國:指陳、蔡和東西不羹。

          (22)工尹路:路,人名。工尹:是楚國的工官之長。

          (23)剝:破開。圭:一種玉制禮器。鏚(qī):斧頭。柲(bì):柄。

          (24)摩厲以須:摩厲,同“磨礪”。厲,磨刀石。須,等待。

          (25)左史:官名。周代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春秋時晉楚兩國都設(shè)有左史。倚相:人名。

          (26)《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都是上古的書名。散佚無考。

          (27)穆王:周穆王,名滿,昭王的兒子。肆:放縱。

          (28)祭(zhài)公謀父:周朝的卿士。祈招:人名。

          (29)祗(zhī)宮:穆王的別宮。故址在今陜西南鄭縣。

          (30)愔愔(yin):鎮(zhèn)靜和樂的樣子。

          (31)式:句首助詞,無實義。昭:明。

          (32)度:儀表,行為。

          (33)形:同“型”,有衡量的意思。

          (34)饋:向尊長進奉食物。

          (35)以及于難:子革對靈王后的第二年,楚公子比、公子棄疾等率領(lǐng)陳、蔡、不羹、許、葉的軍隊反靈王,靈王兵潰逃走,在途中自縊而死。

          【白話翻譯】

          楚國國王在州來狩獵,在穎尾逗留,派遣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率領(lǐng)軍隊包圍徐國來嚇唬吳國。

          楚國國王駐扎在乾溪,來作為(一種)聲援。下雪,王皮冠、秦復(fù)陶、翠被、豹舄拿著鞭子走出(營帳),仆析父跟在后面。

          右尹(官名)子革(做傍晚時的)朝見國王(的儀式),(楚國)國王接見他,摘下帽子、披風,放下馬鞭,和他聊天,說:“從前我的先王熊繹和呂伋、王孫牟、燮父、禽父一起輔佐康王。(他們)四國都有分(得到周王室賜予的寶物),惟獨我沒有?,F(xiàn)在我派人到周王朝去,以(我)分內(nèi)的理由索要鼎,(周朝的)國王他會給我嗎?”

          (子革)回答說:“給國王哦!從前我國先王熊繹,駕柴車穿破衣處身于草莽之中,跋涉在山林之中追隨天子,只有桃木做的弓荊棘桿做的箭貢獻給(周朝)國王使用。齊國,是(康)王的外公?。粫x國和魯國、衛(wèi)國,是(康)王的弟弟啊。楚國所以沒有分,但是他們都有。如今周王朝和(他們)四國都賓服追隨國王(您),肯定回唯命是從的,豈敢愛惜(舍不得)鼎???”

          (楚國)國王說:“從我的始祖的哥哥昆吾,居住在原來的許國(地界)。今天的鄭國人貪心賴在他們的田地上,卻不(把土地)給我,。我如果索要它們,他們會給我嗎?”

          (子革)回答說:“給國王哦!周王朝不愛惜(舍不得)鼎,鄭國敢愛惜(舍不得)田?”

          (楚國)國王說:“從前(各)諸侯國疏遠我國卻害怕(并追隨)晉國,如今我國大事修筑陳國、蔡國、不羹的城墻,稅收都價值千輛馬車,(這事)你也有功勞啊,(各)諸侯國怕(并追隨)我嗎?”

          (子革)回答說:“害怕(并會追隨)國王哦!(有)這(陳、蔡、東不羹、西不羹)四國,就足以使他們害怕的。再加上楚國(本身),敢不害怕(追隨)國王(您)嗎!”

          (這時)工尹(官名)路(人名)請示(國王)說:“君王命令破開圭玉來做斧頭的柄,斗膽請國王(具體)的定奪。”

          國王進入(后屋)查看(式樣)。析父(人名)對子革說:“我的先生,(您)是楚國的指望啊。今天跟國王的對答如同(國王聲音的)回聲(一味附和),國家的命運怎么辦?。俊弊痈镎f:“(先)用點時間把刀磨鋒利(欲擒故縱),(等)國王出來(后),我的利刃將砍下來啦(勸諫的話要說了)!”

          國王出來,接著聊。左史(官名)倚相(恭敬地)小跑著走過。國王說:“這人是很好的史官啊,您要善待他。這人能誦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子革)回答說:“我曾經(jīng)問過他。從前(周)穆王因為利欲放縱自己的野心,(打算)周游天下,要使天下都有他的車轍印馬的足跡。祭公(官名)謀父(人名)(因此)作標題為《祈招》的詩來抑止周穆王的野心,周穆王這才得以壽終正寢在祗宮之中。我問他那首詩,(他)卻不知道啊。如果問更古老的事,他哪能知道?。俊?/p>

          (楚國)國王說:“您能誦讀嗎?”

          (子革)回答說:“能。那詩說:‘祈招和悅安詳?shù)臉幼?,以榜樣昭示傳達美德的信息。想我帝王的胸懷,那時玉一樣的楷模,金子一樣典范。按照民眾的能力使用國力,而不會有醉酒飽食的貪欲?!?/p>

          (楚國)國王作了個揖就進去了,送進去的食物也不吃,躺下不能睡,(如此)幾天。(終究)不能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才以至于有難(被臣子殺死)。

          孔子說:“古代有話:‘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復(fù)禮教的尊嚴,是仁義?!軐Π。〕`王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他哪會有在乾溪(被殺)的恥辱?”

          【簡析】

          一、楚靈王與楚國霸業(yè)的復(fù)興

          楚靈王乃是春秋后期一位極富爭議的君主,乃楚莊王的孫子,楚共王的次子,楚康王的弟弟。楚康王死后,其幼子即位為君,當時擔任執(zhí)政官(令尹)的靈王趁國君生病,親手勒死了國君,自立為王。楚國歷史上一直有王子弒君自立的傳統(tǒng):成王殺兄自立,穆王殺父自立,靈王則殺侄自立,三者都獲得了大臣的承認,坐穩(wěn)了江山;但是在《春秋》上,仍然不免被譏諷為亂臣賊子。

          自從楚共王以來,楚國霸業(yè)日益衰落,晉國占據(jù)優(yōu)勢,吳國也強大起來。靈王即位后,與吳國多次交戰(zhàn),先后滅了陳、蔡兩個華夏諸侯國,又修筑了東西不羹兩座大城以威懾中原,終于在會盟中壓倒晉國,重新成為霸主。從這個角度看,靈王可謂中興之主。但是他的霸業(yè)完全依靠武力和威壓,而不像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當年那樣威德并用,中原諸侯大多心中不服,楚國國內(nèi)也有大量不穩(wěn)定因素。靈王不思采用懷柔手段穩(wěn)固政權(quán)基礎(chǔ),反而再次出兵與吳國爭奪徐國(今徐州一帶),《子革對靈王》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時。

          二、靈王與子革

          靈王率軍駐扎在離徐國不遠的乾溪,以狩獵為名,炫耀武力。看看他穿著的服裝:皮毛做的帽子(皮冠),秦國贈送的羽衣(秦復(fù)陶),翠鳥羽毛做成的披風(翠被),豹皮做的鞋子(豹舄),手中還拿著鞭子。以上服飾極盡奢華,有楚國本土的特產(chǎn),還有別的諸侯進獻的寶物,充分顯示了楚王作為霸主的威嚴。靈王一直以好大喜功著名,鄭國名臣子產(chǎn)就曾指出此人虛榮心太強,未來難以善終。狩獵歸來,大臣子革進見,靈王遂摘下帽子,脫下披風,放下鞭子,以示對大臣的尊敬。

          這個子革是何許人也?不是楚國本土的大臣,而是從鄭國來楚國“政治避難”的公子,原名鄭丹,子革是他的字。春秋時代列國人才流動頻繁,“楚材晉用”的例子很多,中原人才逃往楚國的也不少。子革作為一個落魄的公子,能夠做到執(zhí)政官的助手(右尹),顯示了楚國任用人才的不拘一格。靈王接下來與子革的對話,則顯示了對子革這一外國人的充分信任。

          三、欲望急劇膨脹的靈王

          靈王對子革的問話很長,但精髓很簡單:想要這個,想要那個,什么都想要,貪心不足而已。靈王首先回顧了自己的祖先對周王朝的巨大功勛(其實楚國在西周乃是不到百里的小國,遠沒有靈王吹的那么偉大),然后耿耿于懷地指出,齊國、晉國、魯國、衛(wèi)國都得到了周天子賜予的禮器,楚國卻沒有。如果現(xiàn)在派人向周天子索取禮器,天子會不會給?

          子革回答:“肯定會給啊!我們楚國的祖先,勤勞勇敢那是沒話說,可當時我們不是周天子的親戚,天子就不拿我們當回事。今天可不一樣了,周天子害怕我們,齊國、晉國、魯國、衛(wèi)國都服侍我們,大王您派人去要禮器,天子哪敢不給???”

          這段回答很對靈王的胃口,于是他得寸進尺地繼續(xù)問:許這個地方(即今天的許昌),原本是楚國祖先的伯父的封地(都過去一千多年的事情了,虧靈王還好意思拿出來說),后來鄭國人占領(lǐng)了這片土地,不把它還給楚國。如果楚國現(xiàn)在派人去索取這片土地,鄭國會不會給我們呢?

          子革回答:“肯定會給??!周天子都不敢不給我們禮器,鄭國怎么敢不給我們土地???”

          靈王聽了這兩個回答,簡直是心花怒放,欲望繼續(xù)膨脹,于是又問道:原先晉國稱霸中原,是因為晉國離中原比較近,我們楚國離中原比較遠。現(xiàn)在我們在中原建立了陳、蔡、東西不羹四座大城,都可以出動一千輛兵車,諸侯應(yīng)該害怕我們了吧?

          子革回答:“肯定會害怕?。∵@四個城池的兵力足夠威懾諸侯了,何況還有楚國本土的兵力呢?誰敢不害怕大王啊!”

          至此,靈王的自信心和欲望已經(jīng)膨脹到極點,幸虧工匠進來請求他去觀看玉器的制作,否則真是難以想象,接下來他還會提出多么天真的問題。

          三、子革的欲擒故縱之術(shù)

          靈王以上的問題,有許多失禮的地方。子革是鄭國人,鄭國是周朝的同姓,又是華夏諸侯。靈王不僅大大咧咧地問他割讓鄭國土地的問題,還公然提出要威逼周天子、鎮(zhèn)壓華夏諸侯,絲毫不顧及子革作為鄭國人的感情,只能說明他已經(jīng)被欲望蒙住了眼睛。楚國當時的國力強盛,可以做到威懾周朝和其他諸侯,但靈王提問的口吻如同想要糖果的小孩子,實在不是一個霸主應(yīng)有的作風。漢朝的汲黯曾諷刺漢武帝“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楚靈王則是赤裸裸的“外多欲”,連行仁義的幌子都懶得打一下。

          靈王的欲望和子革的逢迎,果然引起了其他大臣的不滿。大臣析父趁靈王不在,對子革抱怨道:“您是在我們楚國很有名望的人,現(xiàn)在大王問你話,你只知道唯唯諾諾,我們國家該怎么辦啊?”子革胸有成竹地回答:“我剛才是在磨刀子呢,等一會大王出來,我的刀刃就要砍下來啦!”先秦時的思想家并不崇尚犯言直諫,而是崇尚溫和委婉的諷諫,晏子、鄒忌、孟子等均是諷諫的典型??上Ш笫赖闹G官大多貪圖名垂青史,以犯上為榮耀,以直諫為正道,已經(jīng)遠遠偏離了孔子贊許的勸諫之道。

          四、子革以“克己復(fù)禮”之道諷諫靈王

          靈王從工匠那里出來了,這時,楚國的史官倚相正好經(jīng)過。靈王就指著倚相說:“這是我們楚國的良史啊,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些古書。”《三墳》《五典》是三皇五帝的書,《八索》是關(guān)于八卦占卜的書,《九丘》則是關(guān)于九州地理人情的書。靈王得意洋洋地引用這些書名,大概不是為了稱贊倚相的博學,而是為了炫耀楚國的人才眾多,間接說明自己這個國王的偉大??蛇@正好給了子革一個“下刀子”的機會。

          子革不屑地說:“我曾經(jīng)問倚相,周穆王在位的時候喜歡到處游玩,大臣祭公作了一首《祈招》之詩以克制穆王的欲望,結(jié)果穆王果然沒有遭到禍亂,得到了善終;倚相居然不能背誦《祈招》,這算什么博學啊?”(其實子革只是找一個由頭罷了,倚相并不一定就不會背誦那首詩)靈王一聽,果然來了興致,就要子革把《祈招》背誦給他聽。子革就背誦道:

          “司馬祈招多么和悅安詳啊,向人民傳播大王的德音。想我們大王的德行,就像美玉,又像黃金。他有限度地使用民力,沒有酒足飯飽之心?!?/p>

          ——這首詩的意思是,君主應(yīng)該按照人民能夠承擔的限度來使用民力,不要用民力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樣的君主才算是具備金玉一樣的德行,他的德行才會被天下的人民傳誦?!盁o醉飽之心”,與剛才靈王欲壑難填、貪求利益的心態(tài)相比,是多么格格不入啊!用孔子的話說,這首詩就講了四個字:“克己復(fù)禮”。

          五、靈王的結(jié)局

          楚靈王雖然被欲望沖昏了頭腦,卻不失為一個聰明人,很快理解了子革的意思。他向子革作揖表示感謝,回到休息的地方,當天就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我們知道,一個人克制欲望的時候,很容易出現(xiàn)這種心神不寧的情形,一個普通人克制一下煙癮、酒癮尚且如此,何況一國之君克制權(quán)力欲?結(jié)果很悲慘,雖然子革的諫言打動了靈王,靈王卻無法克制自己。第二年,楚國內(nèi)部就爆發(fā)了政變,窮兵黷武的靈王被廢黜,其弟登基為王,眾叛親離的靈王最后在荒野自殺,這就是一代霸主的下場。

          春秋時期的霸主,能夠善終的不多,像靈王這樣身死而為天下笑的卻不少。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后因為寵信佞臣,餓死在床上,死后齊國有五世之亂;秦穆公是秦國最賢明的君主,卻因為利令智昏而多次敗于晉國,子孫三百年不能出函谷關(guān)一步;晉厲公在鄢陵擊敗楚軍,獨霸中原,幾年之后就被卿大夫殺死,只有一輛牛車陪葬;吳王夫差先后打敗齊、晉、楚,卻死在自己的手下敗將越王勾踐手里,吳國隨之滅亡?!对娊?jīng)》有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不是說越到后面難度越大,而是說成功的人心態(tài)會有變化,一旦欲望膨脹起來,就算想保全身家性命都不容易,談何建功立業(yè)?

          六、“克己復(fù)禮”的現(xiàn)實意義

          孔子曰:“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笨思海褪且酥谱约旱挠?;復(fù)禮,就是要符合周禮的規(guī)定。一旦能夠做到克己復(fù)禮,則天下紛紛擾擾都歸于自己的仁心,不再會有欲壑難填的苦惱,也不會再有自取滅亡的沖動??上Ш笫赖睦韺W家把“克己復(fù)禮”四個字理解成了“存天理,遏人欲”,最終變成了片面空談性理,消滅人的正常欲望,與孔子和先秦其他哲人的本意相去甚遠。更多文言文學習文章敬請關(guān)注“詩詞網(wǎng)文言文閱讀”的古文觀止欄目。

          我有一舊友,遠在他鄉(xiāng),其欲望眾多,渴求名利;雖已在高位,仍夜不能寐。又有一舊友,近在身邊,其欲壑寬廣,終日算計;雖已積蓄巨萬,仍營營不已。我曾經(jīng)將《子革對靈王》念誦給他們聽,又告訴他們其中的含義。其中第一位有所觸動,幾天之后卻又故態(tài)復(fù)萌;第二位裝作認真的聽,過后卻就忘了。至于其他相似的人,大致連聽都不會聽完,更不會咀嚼其中的意思。后來有一次,第一位舊友給我寫信,中間抱怨說:“古代的經(jīng)典艱澀難讀,又沒有現(xiàn)實意義,我從來最不喜歡讀?!蔽一貜?fù)道:“艱澀難讀是肯定的,至于沒有現(xiàn)實意義,恐怕不至于吧?人生是有限的,欲望和財富都是無限的,如果不懂得《叔向賀貧》《子革對靈王》的道理,恐怕很難免禍吧?”對方默然無語。

          又有一個友人讀了以上兩文,問我:“這些都是講個人修養(yǎng)的,個人修養(yǎng)乃是個人的事情,難以整齊劃一的規(guī)范。《左傳》《國語》里面,有沒有講社會的或公共修養(yǎng)的篇章,又能用于實踐的呢?”我說:“《單子知陳必亡》就是這樣的篇章吧!文中所寫,很像今天的情景。下次若有機會,再一并寫出來?!?/p>

          2022高考備考攻略

          高考資訊推薦

          文言文

          文言文頻道為你提供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大全,文言文閱讀,文言文 ... [進入專欄]

          報考信息

          動態(tài)簡章計劃錄取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