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指揮部隊深夜點起篝火。一時間,篝火點點布滿河岸,紅彤彤的火光世界里,馬其頓士兵們如癡如狂地蹦跳不停,喧嚷不止。為什么會這樣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世界歷史故事《王亞歷山用計渡河》。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進攻印度,卻遭到普魯王國軍隊強硬的抵抗。他們在海達斯帕斯河對岸設下道道防線,河面寬闊,水深異常,很難強渡。
亞歷山大發(fā)愁了:攻不過海達斯帕斯河,征服計劃功虧一簣哪!冥思苦想了幾天,他終于想出一計。
一天,他把部隊首領統(tǒng)統(tǒng)召集起來,頒布一道命令:“從今天起,分幾路人馬,沿河岸向不同方向移動。我自己也帶一拔士兵來回行動?!?/p>
軍官們疑疑惑惑地瞅著國王想:成了一盤散沙,還有作戰(zhàn)能力嗎?
亞歷山大笑笑,又說:“你們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偵察好理想的渡河點,二是誘使普魯士軍隊處處設防,分散兵力,出現薄弱點。再說,還可讓敵方的物資供應疲于奔命吶。有一點大家要注意,一定要選擇在夜間偷渡,以免敵軍的象隊驚嚇我們的坐騎?!?/p>
寧靜的夜突然喧鬧開了。
亞歷山大帶著騎兵沿著河岸飛速來回地奔跑,一邊高喊著沖鋒的口號,一邊將兵器叩擊出鏗鏘有力的碰撞聲,一時聲勢非凡。
普魯國王聞聲,出來一瞧,一時有些心慌:怎么,想強渡!連連吆喝將士,隨對岸飄過來的喊殺聲平行奔跑,聲振河畔。
三四天過去了,普魯王國軍隊煩了:搞啥名堂,虛張聲勢個屁!他們松懈了斗志。
亞歷山大細細觀察一番,料到敵方已漸中計,使命令部隊進入預先定好的淺水渡河點一帶,在沿河各處布置了崗哨。一切安排好,亞歷山大指揮部隊深夜點起篝火。一時間,篝火點點布滿河岸,紅彤彤的火光世界里,馬其頓士兵們如癡如狂地蹦跳不停,喧嚷不止。
如此,又接連搗鼓了幾夜,敵軍不但不以為然,反隔河齊聲吆喝譏笑:“有本領的過河來!裝神弄鬼,天老爺會幫你們這批混蛋么!”
老天爺真的來幫亞歷山大的忙了。
一天深夜,大雨嘩嘩而下。亞歷山大將部隊悄悄調度好,自己親率約5000精干騎兵,冒雨搶渡。
馬其頓軍隊登岸時,敵軍雖發(fā)現,但為時已晚。倉猝應戰(zhàn)中,一方是軍心渙散,一方是養(yǎng)精蓄銳,勝負立顯。普魯王國軍隊潰不成軍,落荒而走,馬其頓軍隊攻占河岸,向印度腹地挺進。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