蘢
拼音:lóng ,注音:ㄌㄨㄥˊ ,部首:艸,筆畫:8
五筆:ADX或ADXB,五筆98:ADXY ,繁體字:蘢
統(tǒng)一碼:U+830F ,鄭碼:EGM ,倉頡碼:TIKP ,四角碼:44414
蘢相關(guān)字典:
蘢怎么寫好看:
蘢硬筆行書
蘢異體字:
蘢
蘢的解釋:
蘢
(蘢)
lóng
〔蘢蔥〕草木青翠茂盛。亦稱“蔥蘢”。
古書上說的一種草。
筆畫數(shù):8;
部首:艸;
筆順編號:12213534
詳細解釋
蘢
蘢
lóng
【名】
(形聲。從艸,龍聲。本義:草名。即“葒花”。蓼類植物)同本義〖nameofagrass〗
其山之淺,有蘢與斥。——
《管子·地員》蘢
蘢
lóng
【形】
形容草木青翠茂盛。也作“蔥蘢”〖verdant〗
譬若周云之蘢蓯?!?strong>《淮南子·俶真》
又如:蘢茸(叢聚的樣子);蘢蓯(叢聚的樣子。同“蘢蔥”);蔥蘢(草木茂盛的樣子)
蘢蔥
lóngcōng
〖verdant〗〖草木〗青翠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