臚
拼音:lú ,注音:ㄌㄨˊ ,部首:月,筆畫:9
五筆:EHNT,五筆98:EHNT ,繁體字:臚
統(tǒng)一碼:U+80EA ,鄭碼:QIXM ,倉(cāng)頡碼:BYS ,四角碼:71207
臚相關(guān)字典:
臚怎么寫好看:
臚硬筆行書
臚異體字:
臚
臚的解釋:
臚
(臚)
lú
傳語,陳述:臚布(宣布,陳述)。臚言(傳言)。臚句(上傳語告下為“臚”,下傳語告上為“句”)。臚心(陳述心情)。臚唱(科舉時(shí)代進(jìn)士殿試后,按甲第唱名傳呼召見。亦稱“傳臚”)。
陳列:臚列。
〔鴻臚〕古代官名。
腹前的肉。
筆畫數(shù):9;
部首:月;
筆順編號(hào):351121513
詳細(xì)解釋
臚
臚
lú
【名】
(形聲。從肉,盧聲。本義:皮)
同本義〖skin〗
臚,皮也?!?strong>《說文》
臚革充盈。——
《禮記·禮運(yùn)》。疏:“革外之薄皮?!?br>肚腹〖belly〗。如:臚脹(病名。腹脹);臚腫(腹腫)
額頭〖front〗
七液洞流沖臚問?!?strong>《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務(wù)成子注:“臚間兩眉間,謂額也?!?br>
臚
臚
lú
【動(dòng)】
陳述〖narrate〗
臚,敘也?!?strong>《爾雅》
臚于郊祀?!?strong>《史記·六國(guó)年表》。索隱:“陳也。”
又如:臚敘(依次陳述);臚陳(一一陳述);臚情(陳情)
報(bào)告〖report〗
風(fēng)聽臚言于市?!秶?guó)語·晉語》。注:“傳也?!?br>大行設(shè)九賓臚句?!稘h書·叔孫通傳》
又如:臚傳(對(duì)下傳告);臚句(猶臚傳);臚唱(宋以后科舉考試,進(jìn)士殿試畢,按曰第唱名傳呼召見)
通“旅”。祭〖o(jì)ffersacrifice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