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洽,字德潤,福州侯官人。隆興元年,以大學生試眷官第二。授紹興府觀察判官。秩滿,就銓選,除國子博士,繼為太常丞。請外,孝宗方厲精求治,曰:“黃洽厚德,方任以事?!辈辉S。當對,奏三事:備事莫若儲才,士卒當練其心,軍政必預為謀。上矍然。除右正言,首奏:“諫臣非具員,職在諫爭,朝政有闕,所當盡言。”上亦以為端士,許其盡言無隱。除侍御史。會水旱頻仍,上特詔:“諸路奉行荒政不虔,差官按視安集?!鼻⒇阶啵骸笆拐咭怀觯倮舯仨氈?。其常平一司,所職何事?淮浙江東現(xiàn)有使以五使分五路尚慮不周知今遣一人兼二三路不過閱圖帳戶口多寡地里遼邈安能遍歷乎若專責常平名正而職舉事分而察精”上嘉納。除右諫議大夫。上方銳志肄武,洽因諷諫,言:“《頤》之大象:‘君子以慎言語,節(jié)飲食?!哉Z飲食猶謹節(jié)之,況其他乎?凡筋力喘息之間,一有過差,皆非所以養(yǎng)其身也。”上曰:“卿言無非仁義忠孝,可為萬世臣子之法,朕常念之。”除御史中丞。時淳州奏強盜罪不至死應(yīng)配者坐加役流,有旨具議。洽曰:“強盜異他盜,以其故為也。若止髡役,三年之后,圈檻一弛,豨突②四出,善良受害,可勝數(shù)耶?況役時必去防閑之具,走逸結(jié)合,患尤甚焉?!鄙仙钊恢?。光宗受禪,特詔言事,奏用人之論。后屢乞歸田,方未得請也,人勸之治第,洽曰:“吾書生,蒙拔擢至此,未有以報國,而先營私乎?使吾一旦罪去,猶有先人敝廬可庇風雨,夫復何憂?!睉c元二年致仕。六年七月薨,贈金紫光祿大夫。
(節(jié)選自《宋史·黃洽傳》)
【注】①常平:指提舉常平司,宋官署名。掌常平倉、免役、市易、河渡、水利等事。②豨突:像野豬受驚而亂奔。比喻人的橫沖直撞,流竄侵擾。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淮浙江東現(xiàn)有使/以五使分五路/尚慮不周知/今遣一人兼二三路/不過閱圖/帳戶口多寡/地里遼邈/安能遍歷平/若專責常平/名正而職舉/事分而察精/
B.淮浙江東現(xiàn)有使/以五使分五路/尚慮不周知/今遣一人兼二三路/不過閱圖帳戶口多寡/地里遼邈/安能遍歷乎/若專責常平/名正而職舉/事分而察精/
C.淮浙江東/現(xiàn)有使以五使分五路/尚慮不周/知今遣一人兼二三路/不過閱圖/帳戶口多寡/地里遼邈/安能遍歷乎/若專責常平/名正而職舉/事分而察精/
D.淮浙江東/現(xiàn)有使以五使分五路/尚慮不周/知今遣一人兼二三路/不過閱圖帳戶口多寡/地里遼邈/安能遍歷乎/若專責常平/名正而職舉/事分而察精/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銓選是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即由吏部按照規(guī)定選補任免各級官員。
B.“路”是我國宋元時代的行政區(qū)域名,宋代的“路”相當于現(xiàn)在的省。
C.諫議大夫是我國古代的官職名,宋代分置左、右諫議大夫,專掌諷喻規(guī)諫。
D.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級妃嬪。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黃洽德才兼?zhèn)?,深受皇上器重。他曾參加禮部考試,成績優(yōu)異;為官時他請求外任,皇上稱贊其厚德,想要委以重任,因而不予準許。
B.黃洽恪盡職守,敢于進言勸諫。他擔任諫官時,直言反對皇帝派使者到各地巡視安撫的詔令;當皇上準備擴充武力時,他又婉言勸阻。
C.黃洽秉持正義,維護司法權(quán)威。任御史中丞時,潭州上奏將罪不至死、應(yīng)刺配邊疆的強盜改判為流放加勞役,他堅決反對這種做法。
D.黃洽廉潔自律,堅持道德操守。告老還多后有人勸他營造府第,他認為不必如此,離職之后先人的破舊房子就足以遮風擋雨。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況役時必去防閑之具,走逸結(jié)合,患尤甚焉。
(2)吾書生,蒙拔擢至此,未有以報國,而先營私乎?
參考答案
10、B
11、A
12、D
13、(1)何況(罪犯)服役時一定要除去防備和禁阻(逃跑)的刑具,一旦逃走后聚集在一起,禍害就特別大了。
(2)我是個書生,承蒙提拔到這個位置,沒有什么用來報效國家的,卻先謀求自己的私利嗎?
參考譯文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