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胄少英果,多武藝,美須眉,有不可犯之色。周齊王宇文憲見而壯之,引致左右,數(shù)從征伐。官至大將軍。高祖初被召入,將受顧托,先呼胄,次命陶澄,并委以腹心,恒宿臥內(nèi)。及為丞相,每典軍在禁中,又引弟威俱入侍衛(wèi)。周趙王宇文招知高祖將遷周鼎,乃要高祖就第。趙王引高祖入寢室,左右不得從,唯楊弘與胄兄弟坐于戶側(cè)。趙王謂其二子員、貫曰:"汝當進瓜,我因刺殺之。"及酒酣,趙王欲生變,以佩刀子刺瓜,連啖高祖,將為不利。胄進曰:"相府有事,不可久留。"趙王訶之曰:"我與丞相言,汝何為者!"叱之使卻。胄瞋目憤氣,扣刀入衛(wèi)。趙王問其姓名,胄以實對。趙王曰:"汝非昔事齊王者乎?誠壯士也!"因賜之酒,曰:"吾豈有不善之意邪?卿何猜警如是!"趙王偽吐,將入后閤,胄恐其為變,扶令上坐,如此者再三。趙王稱喉干,命胄就廚取飲,胄不動。會滕王宇文逌后至,高祖降階迎之,胄與高祖耳語曰:"事勢大異,可速去。"高祖猶不悟,謂曰:"彼無兵馬,復何能為?"胄曰:"兵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胄不辭死,死何益耶?"高祖復入坐。胄聞屋后有被甲聲,遽請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因扶高祖下床,趣而去。趙王將追之,胄以身蔽戶,王不得出。高祖及門,胄自后而至。及誅趙王,賞賜不可勝計。
時突厥屢為邊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靈州總管,北夷甚憚焉。后復征為右衛(wèi)大將軍親顧益密嘗正月十五日上與近臣登高時胄下直上令馳召之及胄見上謂曰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勝也賜宴極歡。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后復征為右衛(wèi)大將軍/親顧益密/嘗正月十五日/上與近臣登高時/胄下直上/令馳召之/及胄見上/謂曰/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勝也/
B.后復征為右衛(wèi)大將軍/親顧益密/嘗正月十五日/上與近臣登高/時胄下直/上令馳召之及胄/見上謂曰/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勝也/
C.后復征為右衛(wèi)大將軍/親顧益密/嘗正月十 五日/上與近臣登高/時胄下直/上令馳召之/及胄見/上謂曰/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勝也/
D.后復征為右衛(wèi)/大將軍親顧/益密嘗正月十五日/上與近臣登高時/胄下直/上令馳召之及胄/見上謂/曰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勝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禁中:帝王所居的宮苑因不允許人隨便進出,故稱“禁中”。
B.鼎,在我國古代被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quán)的象征。
C.左右:我國古代專指在帝王旁邊侍候的大臣、即近侍、近臣。
D.床,在我國古代不僅是供人睡臥的用具,也是一種簡易的坐具。
12.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概括分析不正確的是( )(3分)
A.元胄英俊武勇,年少時習多種武藝,長的一表人才,威風凜凜,令人敬畏,北周齊王贊賞他,并招他到身邊隨自己出征打仗。
B.元胄警惕性很高,趙王想要刺殺時任丞相的高祖,元胄識破了趙王的詭計以相府多事為由,多次提醒高祖離開是非之地。
C.元胄為人忠誠。他不畏懼趙王的呵斥,扣刀入室護衛(wèi)高祖,當趙王要追趕高祖時元胄掩護高祖并一同逃出。
D.元胄威名遠揚。當時突厥部落多次侵犯邊境,但自從元胄被朝廷授予靈州總管職務后北方夷人就十分畏懼。
1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0分)
(1)趙王欲生變,以佩刀子刺瓜,連啖高祖,將為不利。
(2)兵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胄不辭死,死何益耶?
10.選B 解答斷句題,應先讀懂所斷句子的大意,根據(jù)文意可知,“右衛(wèi)大將軍”是一個官職,中間不應斷開,據(jù)此排除D項;“上”在這里指皇上,作“令馳召之”的主語,中間不可斷開,據(jù)此排除A項;“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勝也”是皇上說的話,不是元胄,所以“胄見”與“上謂曰”中間應斷開,據(jù)此排除C項。
11.選C“專指在帝王旁邊侍候”錯誤,“左右”指身邊侍候的人,不是專指帝王旁邊的。
12.選C “并與其一起逃出”錯誤,原文是“高祖及門,胄自后而至”。
13.參考答案:(1)趙王想生發(fā)事變,用所佩帶的刀子切瓜,不斷地請高祖吃瓜,將要對高祖不利。(得分點:“生變”“連”“啖”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兵馬都是他家的東西,一旦他先下手,大事就完了。我不怕死,但這樣死又有什么益處呢?(得分點:“悉”“不辭”“益”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參考譯文:
元胄年少時英勇果敢,練就了多種武藝,胡須和眉毛都很漂亮,有不可侵犯的神色。北周齊王宇文憲見到他,把他當作壯士,招他到自己的身邊,元胄多次跟隨齊王出征打仗。升遷至大將軍。高祖當初被召進皇宮,將接受臨終囑托。高祖先叫來元胄,然后差遣陶澄,并把心腹之事交給他們,元胄經(jīng)常隨高祖住在內(nèi)室。到高祖當了丞相,元胄常在皇宮中主管軍隊,又薦引弟弟元威一起入宮侍從護衛(wèi)。周趙王宇文招得知高祖將要改換周的社稷,于是就邀請高祖到自己的府中。趙王將高祖引進臥室內(nèi),左右侍從不得跟隨,只有楊弘和元胄兄弟坐在門旁邊。趙王對他的兩個兒子宇文員和宇文貫說:“你們進去獻瓜,我趁機刺殺他?!钡鹊斤嬀普M興時,趙王想生發(fā)事變,用所佩帶的刀子切瓜,不斷地請高祖吃瓜,將要對高祖不利。元胄上前說:“相府中有事情要處理,丞相不能長久留在這里。”趙王大聲呵斥元胄說:“我和丞相說話,你是干什么的!”呵斥元胄命他退下。元胄瞪圓了眼睛,怒氣沖沖,握刀闖入內(nèi)室保衛(wèi)高祖。趙王問他的名字,元胄照實回答。趙王說:“你不是從前侍奉齊王的人嗎?的確是壯士??!”于是賜給他酒,說:“我哪里有什么不好的意圖呢?你何必猜疑警覺到這種程度呢!”趙王假裝酒醉嘔吐,準備到后面屋里去,元胄怕他再生變故,扶住趙王使他坐在座位上,這樣重復了幾次。趙王聲稱自己喉嚨干,命令元胄到廚房中取茶,元胄不動。這時恰逢滕王宇文逌到來了,高祖走下臺階迎接他,元胄對高祖耳語說:“事情的形勢很反常,應該快點離開?!备咦孢€沒有明白,對他說:“他這里沒有兵馬,又能做什么事呢?”元胄說:“兵馬都是他家的東西,一旦他先下手,大事就完了。我不怕死,但這樣死又有什么益處呢?”高祖重新入座。元胄聽見屋后有穿鎧甲的聲音,急忙上前說:“相府的事多,您怎能如此久坐?”于是扶高祖下了座席,催促高祖離去。趙王將要追趕高祖,元胄用身體擋住門口,趙王不能出去。高祖到達丞相府門,元胄隨后來到。等到高祖殺了趙王,給予元胄的賞賜多得無法計數(shù)。當時突厥多次制造邊患,朝廷因為元胄一向有威名,授予他靈州總管的職務,北方夷人十分畏懼。后來再次被征召回朝任右衛(wèi)大將軍,皇上對他的寵愛照顧更加細致。曾經(jīng)有一年正月十五,皇上和近侍大臣登高,當時元胄已經(jīng)下班,皇上下令用快馬召回他,等到元胄見到皇上,皇上對他說:“你與別人登高,不如和我一起登高好!”設(shè)宴歡飲,極其高興。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