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相秦
濮陽人呂不韋賈于邯鄲,見秦質(zhì)子異人,歸而謂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薄爸橛裰A幾倍?”曰:“百倍?!薄傲抑髭A幾倍?”曰:“無數(shù)。”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愿往事之?!?/p>
秦子異人質(zhì)于趙,處于聊城。故往說之曰:“子傒①有承國之業(yè),又有母在中。今子無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國,一日倍約,身為糞土。今子聽吾計事,求歸,可以有秦國?!?/p>
乃說秦王后弟陽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門下無不居高尊位,太子門下無貴者。君之府藏珍珠寶玉,君之駿馬盈外廄,美女沖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壽于朝生夕死。說有一切②而使君富貴千萬歲,其寧于太山四維,必?zé)o危亡之患矣?!标柸芟?,請聞其說。不韋曰:“王年高矣,王后無子,子傒有承國之業(yè),士倉③又輔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倉用事,王后之門,必生蓬蒿。子異人賢材也,棄在于趙,無母于內(nèi),引領(lǐng)西望,而愿一得歸。王后誠請而立之,是子異人無國而有國,王后無子而有子也?!标柸唬骸叭??!比胝f王后,王后乃請趙而歸之。
趙未之遣不韋說趙曰子異人秦之寵子也無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趙不顧一子以留計是抱空質(zhì)也。若使子異人歸而得立,趙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為德講。秦王老矣,一日晏駕,雖有子異人,不足以結(jié)秦?!壁w乃遣之。
異人至,不韋使楚服而見。王后悅其狀,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變其名曰“楚”。子楚立,以不韋為相,號曰文信侯,食藍田十二縣。王后為華陽太后,諸侯皆致秦邑。(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五》,有刪改)
【注】①子傒:異人的同父異母兄,當(dāng)時的秦國太子。②一切:權(quán)宜之計。③士倉:輔佐子傒的人,其事跡不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未之遣/不韋說趙曰/子異人/秦之寵子也/無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趙/不顧一子以留計/是抱空質(zhì)也
B.趙未之遣不韋/說趙曰/子異/人秦之寵子也/無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趙/不顧一子以留計/是抱空質(zhì)也
C.趙未之遣/不韋說趙曰/子異/人秦之寵子也/無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趙/不顧一子以留計/是抱空質(zhì)也
D.趙未之遣不韋/說趙曰/子異人/秦之寵子也/無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趙/不顧一子/以留計是抱空質(zhì)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呂不韋,春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丞相。他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匯合了先秦各派學(xué)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小說家”。
B.質(zhì)子,又稱“侍子”,指派去他國充做人質(zhì)的太子或宗室子弟。質(zhì)子外交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外交策略,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之間的“納質(zhì)為押”。
C.避席,即離席。古人席地而坐,離座而起,表示對對方恭敬的一種禮節(jié)。
D.晏駕,宮車晚出。天子應(yīng)晨起早作,故以“晏駕”諱稱帝王死亡。帝王死亦稱駕崩、大薨、千秋、百歲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記敘了呂不韋由商入政,施弄計謀,相秦封侯,位極人臣的過程。他在兩國間穿針引線、運籌得當(dāng),充分反映了當(dāng)時縱橫家奉行策略至上主義的思想特征。
B.呂不韋認(rèn)為耕種田地,做珠寶生意的贏利遠不及建國立君所得到的利益多,還可蔭庇后代,便轉(zhuǎn)而投身政治。這表現(xiàn)了他清醒的政治頭腦和敏銳的戰(zhàn)略眼光。
C.呂不韋說服異人聽其指揮,否則如果秦、趙兩國將來某日延長盟約期,異人會被葬于糞土之中,只有依從他的計策,異人才能擁有秦國。
D.呂不韋算計到王后及其弟陽泉君潛在、迫切的政治需要,以太子子傒執(zhí)政的弊害為說辭,成功說服了陽泉君進宮勸諫王后,繼而使得王后請求趙國讓異人返秦。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壽于朝生夕死。(5分)
(2)異人至,不韋使楚服而見。王后悅其狀,高其知,曰:“吾楚人也?!保?分)
答
10.(3分)A
11.(3分)A(“春秋末年”有誤,應(yīng)為戰(zhàn)國末年;“小說家”有誤,應(yīng)為“雜家”。)
12.(3分)C(“如果秦、趙兩國將來延長盟約期,異人會被葬于糞土之中”有誤,原文“一日倍約,身為糞土”是指如果秦、趙兩國背棄盟約,異人的身體將化為糞土。另“只有聽從他的計策”,過于絕對,于文無據(jù)。)
13.(10分)
(1)(5分)君王年事已高,一旦駕崩,太子執(zhí)政,您的危險有如累積的蛋,您的壽命比朝生夕死的東西還要短。(給分點:實詞“春秋”“山陵崩”各1分,狀語后置句“危于累卵”“不壽于朝生夕死”各1分;語句通順1分)
(2)(5分)異人回到秦國后,呂不韋讓他穿著楚國式樣的服裝去拜見王后,王后喜歡他這模樣,認(rèn)為他聰明過人,說道:“我本是楚國人啊。”(給分點:省略句式“異人至秦”“不韋使之”,詞類活用“楚服”“高”,通假字“知”,判斷句“吾楚人也”各1分;語句通順1分)
參考譯文
濮陽人呂不韋在邯鄲經(jīng)商,見到秦李文王的兒子異人在趙國做人質(zhì),他回家后就向父親發(fā)問道:“耕種田地能獲得幾倍的利益?”他的父親回答道:“十倍?!彼賳柕?“做珠寶生意能有幾倍贏利?”答道:“百倍?!庇謫柕?“擁立一個國家的君主有幾倍贏利?”答道:“不計其數(shù)。”呂不韋說:“現(xiàn)在努力耕種加緊勞作,不能夠吃飽穿暖;如果建國立君,所得到的利益可以傳給后代,我愿意去從事這樣的工作?!?/p>
當(dāng)時秦國的王子異人在趙國做人質(zhì),住在聊城。呂不韋特地前往游說異人道:“子傒有繼承秦國王位的條件,他又有母親在官廷中做后盾。現(xiàn)在您的母親不得寵,不能在宮廷中做您的后盾,您自己又在安危難測的趙國做入質(zhì),如果有一天秦、趙兩國背棄盟約,您的身體便將化為糞土?,F(xiàn)在您聽從我的計策行事,以求回到秦國去,就可以擁有秦國。”
于是呂不韋去到秦國,游說秦王后的弟弟陽泉君,說道:“您的罪已到了死罪的地步,您知道嗎?在您的門下沒有不是官高位尊的,可是在太子的門下卻沒有一個顯貴的人。您的府庫里貯藏著珍珠寶玉,您的馬房里養(yǎng)滿了駿馬,您的后院里住滿了美女。君王年事已高,一旦駕崩,太子執(zhí)政,您的危險有如疊蛋,您的壽命比朝生夕死的東西還要短。說有一個可以使您富貴千萬年的權(quán)宜之計,比支撐泰山的四角還要安穩(wěn)牢固,一點沒有危亡的憂患?!标柸x開自己的座位,請呂不韋繼續(xù)說下去。呂不韋接著說:“君王年紀(jì)已經(jīng)老了,王后沒有兒子,子傒有繼承王位的條件,又有士倉輔佐他。一旦君王逝世,子傒繼位,士倉執(zhí)政,王后的門庭一定會冷落得長滿雜草。王子異人是一個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如今被棄置在趙國,又沒有母親在官廷內(nèi)做后盾,他天天伸長脖子向西方盼望,很想有一天能回到秦國。如果王后確實讓他回國,并且請求秦王把他立為太子,這樣,王子異人就由棄置國外回歸秦國,王后也從沒有兒子變成有兒子了啊?!标柸f:“對?!庇谑沁M官去說動了王后,王后就請求趙國讓異人回來。
趙國沒有送異人回來。于是呂不韋勸說趙王道:“王子異人是秦王所寵愛的兒子。他沒有母親在官廷中做后盾,王后想要接他回去作為自己的兒子。假使秦國想要攻打趙國,不會顧慮有一個兒子在趙國做人質(zhì)而停止攻趙的計劃,您這是抓著一個無用的人質(zhì)啊。如果讓王子異人回到秦國得以立為太子,趙國用厚禮送他回去,那么,他一定不會忘恩負義,這便是趙國自己做了用恩德與秦國交好的事。況且秦王已經(jīng)老了,一旦逝世,即使趙國掌握著王子異人,也不能夠用來與秦國修好?!庇谑?,趙國就把異人送了回去。
異人回到秦國后,呂不韋讓他穿著楚國式樣的服裝去見王后,王后喜歡他這模樣,認(rèn)為他聰明過人,說道:“我本是楚國人啊。”她把異人認(rèn)做自己的兒子,于是給異人改名為“楚”。后來子楚繼位為秦王,拜呂不韋為相,封他為文信候,以藍田等十二縣的租賦供他享用。王后被尊為華陽太后,各諸侯國都送給秦國城邑表示祝賀。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