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語文作文范文1
有詩云:林中有兩條路,人們永遠是走著一條,心中懷念著另一條。人生海海,我們常被外界所影響,隨著人潮踏上前人鋪好的康莊大道,將自己的初心丟到一邊。可在之后的平穩(wěn)日子里,我們又不禁要問自己:如果當初我走上那條沒人走過的路,會怎么樣?
可這世上本沒有如果,我們能得到的,僅僅是無限的遺憾和追悔罷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要知道,這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盲人男孩力排眾議,費盡心血攻讀英語,最終被英國著名大學錄取;《國王的演講》中的國王,為了克服口吃,在身體心理上下雙重功夫,最終完成了完美的演講,蛻變?yōu)橐晃蛔屓诵姆诜木?。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所遇到的困難遠比他們小得多。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即使這路上荊棘遍地,沼澤滿布,我們也能披荊斬棘,得勝而過。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勇于開拓前人未開辟的道路,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跡。就如張愛玲晚年用蘇白來寫小說,雖沒有助她重回文壇巔峰,但也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一抹清新難忘的色彩;喬布斯創(chuàng)立蘋果公司時,市場上沒有開發(fā)出專門銷售給普通客戶的電腦,大家一致認為只有商務機才能賺錢,而喬布斯將用以日常娛樂、辦公的蘋果電腦推出后,不僅獲得了如潮好評,自己也賺得盆滿缽滿。追隨前人的足跡固然穩(wěn)妥,但只有走在自己開辟出的道路上,我們才能收獲到前人不曾享受過的美景。
或許有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走錯了方向,但這沒有關系。因為只有不斷失誤的積累,我們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指南針。就如同千千萬萬高中學子,我們日復一日地沉浸在題海之中,只不過是為了找到自己的漏洞和弱項加以改正,最終取得那金榜題名的輝煌。不僅如此,有時我們走錯了方向,卻會發(fā)現(xiàn)一片新的風光。古代道家的術士們嘔心瀝血,沒有制成長生不老的丹藥,卻煉出了火藥,幫助西歐資產階級炸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不要灰心,或許你以為的錯路正是柳暗花明前的山重水復。
人生的悲哀,在于年少時迷茫不知去路,老去后又只能枉自悔恨嘆息。趁年少,讓我們整理好自己的銳氣和勇氣,為自己開路吧!
福建高考語文作文范文2
“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边@個道理,不止適用于體育。
上至社會,下至家庭,每個群體都有強者與弱者。如何安排兩者之間的關系,決定了一個群體的未來。
最壞的局面莫過于,強者沾沾自喜,以侮辱、損害弱者為能事;弱者抱團相抗,以推倒強者、取消差別為目的。強者說“你弱你有理”,弱者說“你強你作弊”,雙方各趨極端,將群體一分為二。
強者不講理到頂點,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弱者不講理到極致,是平均主義。歷史早已證明,這些都是行不通的路。
強者要意識到,日中則昃,過剛者易折。在時間的偉力之下,沒什么是不朽的。有個與老子有關的典故說,一個人的牙齒脫落完了,但舌頭還完好無損?!胺蛏嘀嬉玻M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
弱者要意識到,一個社會要前進,離不開領頭羊、先行軍。公平與平均是兩個概念。我們應該追求的是機會平等、起跑線統(tǒng)一,而不是過程平等、結果平等。不管初始條件如何調整,總會有人更高更快更強,這也是自然規(guī)律。
強者的優(yōu)勢在力量,弱者的優(yōu)勢在數(shù)量。強者的優(yōu)勢在理智,弱者的優(yōu)勢在情感。雙方合則雙贏,斗則兩敗。強者罔顧弱者的權利,效率壓倒公平,長期來看效率也難以保障。弱者無視強者的貢獻,人人不敢出頭,整體的活力則大大受損。
重要的是,強弱會互相轉化,轉化過程往往疾如閃電。今天的強者,可能是昨天的弱者。今天的弱者,也可能變成明天的強者。我們想要別人怎樣待自己,先要那樣待別人。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孔子的意思是,弱者當自強,強者要擔當。
貧而樂道,自強之道也。不因身處弱勢地位而自怨自艾,而是堅持認識世界、掌握規(guī)律,這才有可能由弱變強。
富而好禮,禮,責任之謂也。喜歡炫耀的人,不是真正的富有。歧視弱小者,不是真正的強大。他們想要填補的,都是內心的空虛。一個社會的改善,要從強者主動承擔責任做起。
強者和弱者,都是共同體的一員。我們所有的智慧與能力,都來自于代代的薪火相傳,又要無窮盡地傳遞給后人。這是所有人共同的榮耀與重任。
福建高考語文作文范文3
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系中也無所不及?!?/p>
責任并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悄然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必須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yōu)槭裁匆池撃?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無價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一個人覺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見哲人,尋求解脫方法。哲人給他一個簍子讓他背在肩上,指著一條沙石路說:”你每走一步就撿一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有什么感覺。那個人開始遵照哲人所說的去做,哲人則快步走到路的另一頭。過了一會兒,那人走到了頭,哲人問他有什么感覺,那人說:”越來越覺得沉重?!薄斑@就是你為什么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原因?!?/p>
哲人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背著一個空簍子,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每走一步就要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就會有越來越累得感情?!蹦侨藛枺骸坝惺裁崔k法可以減輕這種沉重呢?”哲人問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愛情、家庭、友誼哪一樣拿出來呢?”那人沉默不語,哲人說:“我們每個人的簍子里裝的不僅僅是精心從這個世界上尋找來的東西,還有責任。當你感到沉重時,也許你應該慶幸自己不是另外一個人,因為他的簍子可能比你的大多了,也沉多了。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場考驗。但大多數(shù)人卻想逃匿這場考驗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克服心中的恐懼,通過考驗,帶上勝利的桂冠。大多數(shù)人隨著時間的流逝,抹去了存在的痕跡,什么也沒留下。而剩下的人雖然也會消逝,可他們仍然活著,或者說活在人們心里。
我們都知道因為責任,所以弗蘭克才會經過39年的努力償還并不是因他而遭劫的債務。他們都是負責任的人。很多時候,責任可以衡量一個人的主動性,而主動承擔責任會使一個人的存在更真實,更有價值。
責任重于泰山,只有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的人才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才會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在人們的眼中卻比一顆沙粒還要渺小和可悲,必將受到人們的譴責,也注定會使自己走向失敗。
福建高考語文作文范文
4
現(xiàn)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tǒng)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于家庭與社會傳統(tǒng)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我們懷揣熱忱的靈魂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舊坐標的約束,鐘情于在別處的芬芳。但當這種期望流于對過去觀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虛無與達達主義時,便值得警惕了。與秩序的落差、錯位向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而縱然我們已有翔實的藍圖,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巔立下了自己的沉錨。
“我的生活故事始終內嵌在那些我由之獲得自身身份共同體的故事之中?!丙溄鹛珷栔钥芍^切中了肯綮。人的社會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們欲上青云也無時無刻不在因風借力。社會與家庭暫且被我們把握為一個薄脊的符號客體,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尚缺乏體驗與閱歷去支撐自己的認知。而這種偏見的傲慢更遠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義的道路上,對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與家庭與社會對接中塑型的動態(tài)過程。而我們的底料便是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覺感與體認。生活在樹上的柯希莫為強盜送書,興修水利,又維系自己的愛情。他的生活觀念是厚實的,也是實踐的。倘若我們在對過往借韋伯之言“祓魅”后,又對不斷膨脹的自我進行“賦魅”,那么在丟失外界預期的同時,未嘗也不是丟了自我。
毫無疑問,從家庭與社會角度一覘的自我有偏狹過時的成分。但我們所應摒棄的不是對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價,其對批判投誠中的反智傾向。在尼采的觀念中,如果在成為獅子與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駱駝一樣背負前人遺產的過程,那其“永遠重復”洵不能成立。何況當?shù)V工詩人陳年喜順從編輯的意愿,選擇寫迎合讀者的都市小說,將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為橋段素材時,我們沒資格斥之以媚俗。
藍圖上的落差終歸只是理念上的區(qū)分,在實踐場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當我們追尋心之所向時,在途中涉足權力的玉墀,這究竟是伴隨著期望的泯滅還是期望的達成?在我們塑造生活的同時,生活也在澆鑄我們。既不可否認原生的家庭性與社會性,又承認自己的圖景有輕狂的失真,不妨讓體驗走在言語之前。用不被禁錮的頭腦去體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與風帆,并效維特根斯坦之言,對無法言說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樹上的生活方式體現(xiàn)個體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卻又不拘泥于所謂“遺世獨立”的單向度形象。這便是卡爾維諾為我們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
福建高考語文作文范文5
西塞羅曾言:“我對理想的追求,是以善為歷程,美為最終目標的?!倍魳罚巧婆c美的完美結合。和諧的旋律、變化的節(jié)奏,音樂陶冶性情、滋養(yǎng)靈魂;飽滿的情感、蘊藏的思想,音樂亦能催生勇氣、振奮精神。以音樂之美怡情,進而以音樂之善育人,方能收獲盡善盡美之效。
“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币魳分溃谟谄鋬?yōu)美的旋律與律動的節(jié)奏?!班朽星星绣e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曲琵琶,或急或緩,或高亢或低吟,攝人心魄;“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二十三弦之器,卻能遍擬萬物之音、縱攬?zhí)斓刂?,扣人心?“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這是江南的婉約軟語,如千回百轉之淙淙流水,輕吟于心田;“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這是塞北的鏗鏘曲調,如鋪天蓋地之滾滾黃沙,響徹于心間。從古時的“宮商角徵羽”,到西方的“哆來咪發(fā)唆”,人們對于音律、和弦、節(jié)奏等等的要求與體驗是具有普適意義的。音樂本身就是一門美的藝術,那些渾然天成的規(guī)律是自然賜予世間的禮物,更是人類自身智慧的結晶。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币魳分溃苍谟谄淅世噬峡诘母柙~與其背后深刻的思想。除了單純作為一種傳遞聽覺愉悅的工具,音樂亦是創(chuàng)作者們表達自我、尋找共鳴的手段,以特定技巧修飾其表達、強化其主題,才能更易于記誦與傳播。是“詩三百”中的重章疊句,以和諧的音韻流傳下先民們“在河之洲”的淺唱低吟;是《義勇軍進行曲中》“起來!起來!起來!”的反復強化,以簡潔而有力的呼喊宣告出中華兒女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炮彈要在天空飛多少次,才能被永遠禁止”,鮑勃·迪倫在其民謠音樂中發(fā)出如詩般的追問……音樂,何嘗不是訴說與表達,何嘗不似詩詞與文章?
“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音樂之美,更在于其真切動人的情感與飽滿充沛的精神。在命運的考驗面前,盲藝人阿炳以《二泉映月》盡傾悲慟之情,亦讓后人為其潸然淚下,失聰?shù)囊魳芳邑惗喾乙浴睹\交響曲》盡顯不屈意志,亦為后世留下無盡的精神寶庫;在歷史的風云之中,莊重典雅的禮樂之音在“雅樂治國”的西周盛世中誕生,高亢震撼的《馬賽曲》從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中走來;在時代的召喚之下,《我和我的祖國》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凝聚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價值認同,《飛天》引人夢回絲路,奏響新時代合作共贏的和平樂章……音樂本是個人的藝術結晶,而其背后的情感與精神能喚起世人共鳴、響應時代需求、折射社會變遷,因而具有了更高遠的現(xiàn)實意義與傳世價值。
“推開美的晨門,我走進善的領域?!币蝗缈鬃釉陉惤^糧之時仍弦歌不絕,你我亦能讓音樂成為寂寞時、困厄時、迷惘時靈魂的伊甸園、心靈的桃花源、精神的助推器。愿你我在優(yōu)美的樂聲中深耕心靈的牧場,在激昂的曲調里拔節(jié)精神的高度,由美及善,方為至境。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