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四季,秋天
【名句】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出處】
唐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譯注】
深秋時節(jié)的密雨,像給上千戶人家掛上了層層的雨簾;落日時分,夕陽掩映著的樓臺,在晚風中送出悠揚的笛聲。
【說明】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是唐代詩人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當寫于開成三年(838),當時杜牧任宣州團練判官。這首詩是他游開元寺,登水閣時的所見所聞及觸景所發(fā)而作的。此詩前六句以六朝文物消失和天光水色依舊對比,表達一種人事無常而自然永恒的感慨。后兩句忽然又聯(lián)想到范蠡,感慨自己與他無緣相見,只能懷著仰慕的心情憑吊他的遺蹤。
【賞析】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這兩句描寫了同一個地方,不同時的秋景。一個是秋雨迷蒙,家家戶戶門前都像掛上了層層雨簾;一個是晴天夕陽西下,樓臺中飄出悠揚的笛聲。一陰一晴;一朦朧,一明朗,這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同時出現(xiàn)。這是當詩人面對著開元寺水閣下這片天地時,這種同一地方不同時間獲得的印象,就匯集復合起來,從而形成“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這種奇妙的景象。這樣的景觀今古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晴天時都會有夕陽映照著樓臺,雨天時每家門前都會有雨簾。連山中的鳥兒,甚至人的歡歌與悲戚都未曾改變。唯一不再的就是那六朝的繁華,它已經成了過眼云煙。人世無常,自然永恒。
更多名師名句請關注“詩詞網”的“名師名句”欄目。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