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出門復入門,兩腳但如舊。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軒,飲食錯昏晝。寸步曲江頭,難為一相就。
吁嗟呼蒼生,稼穡不可救。安得誅云師,疇能補天漏。
大明韜日月,曠野號禽獸。君子強逶迤,小人困馳驟。
維南有崇山,恐與川浸溜。是節(jié)東籬菊,紛披為誰秀。
岑生多新詩,性亦嗜醇酎。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
【注釋】
⑴岑參,盛唐著名詩人,為杜甫詩友。
⑵因為雨所困,故方欲出門訪友,又復入門,復,是再三再四。
⑶到處是爛泥漿?;钜衾āD嗷罨?,走在泥淖中所發(fā)出的聲音。
⑷陰雨,不辨昏晝,故飯食顛倒。
⑸寸步,是說離得很近。但難得去拜訪。
⑹想及霖雨給人民(蒼生)造成的嚴重災難,杜甫就更加氣憤。云不散則雨不止,故欲誅云師。云師,云神,名豐隆,一說名屏翳。疇,就是誰。
⑺大明即指日月。韜,韜晦。日夜下雨,故日月盡晦。
⑻君子,指朝廷官員。逶迤,猶委蛇,從容自得的樣子?!对娊洝ふ倌稀罚骸拔呶撸耸匙怨??!边@句是說朝官雖有車馬,但上朝退朝,來往泥濘,也只能勉強擺出一副官架子。語含譏諷。按白居易《雨雪放朝》詩:“歸騎紛紛滿九衢,放朝三日為泥途?!笨梢娞拼幸虼笥甏笱┒偶俚霓k法,但這一年雨下了六十多天,當然不能老放朝。小人,指平民和仆役。他們都是徒步,所以困于奔走。
⑼是說水大連高山都要沖走了。溜,是水流漂急。
⑽紛披,是盛開。不能賞玩,所以說“為誰秀”。
⑾新語,一作“新詩”。醇酣即醇酒。酣音宙。
⑿黃金花,指菊花,古人多用菊花制酒。
【簡析】
這首詩和《秋雨嘆》三首當是同時之作,寫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三載)秋天。岑參,是杜甫詩友之一,與高適齊名,在長安時,也經常和杜甫同游。杜甫無時不關心人民,故于懷友之中,忽發(fā)蒼生之嘆。
【詩人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