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語文輔導資料,來幫助大家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可惜,并不是所有從事寫作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對標點符號漫不經心,或者視為無足輕重的大有人在。許多出版社、報刊編輯部都收到不少來稿,其中包括某些作家的稿子是脫落或者亂用標點符號的,這就使某些好稿子因而失色,并使編輯們感到十分頭痛。
有一個故事,我想值得引述一下,讓我們都來從這個故事中接受些啟發(fā),提高我們對這方面事情的警惕吧!
老作家安德烈?梭勃里給蘇聯《海員報》寫了一個短篇小說,題材很有趣。但是讀起來層次不清,雜亂無章。編輯們正感到為難的時候,老報人布拉果夫主動把稿子拿去,連夜加以整理。隔天,當編輯們再度閱讀時,不禁呆住了,它變得十分簡潔流暢,清新明朗,原來的雜亂松散,完全不見了,而文章并沒有增減一字,不過是被布拉果夫精細地加以分段,并打上標點符號罷了。這位老編輯說:“標點符號就是標出思想,擺正詞和詞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句子易懂,聲調準確。標點符號好比音符,它牢固地縛住文章,不讓它撒落?!?/p>
據說,梭勃里知道后,抱住老頭兒,親了他三次,除鄭重致謝外,還作了檢討。
還有一個關于標點符號的故事:德國19世紀著名作家臺奧多爾?馮達諾,在柏林當編輯的時候,一個青年作者寄給他幾首拙劣的詩,并在信中寫道:“我對標點是不大在乎的,請你自己填上吧!”
馮達諾把詩給退回去了,并在退稿信中寫道:“下次來稿請先寄些標點來吧!詩由我自己填好了?!?/p>
這些故事,令人讀了作會心微笑。但愿把標點符號當作無足輕重、對它漫不經心的人們能夠從中得到一點教益。
標點符號不僅能夠擺正詞和詞間、句和句間的正確關系,而且,它還能夠表示語氣和聲調。同樣一句話,由于標點符號不同,語氣和聲調是不一樣的。請看:
“我——要……跟——你去。”
“我要跟你去?!?/p>
“我,要跟你去!”
“我要跟你去?”
這幾句字眼相同而標點不同的話,朗讀的時候,語氣、聲調是不一樣的。第一句有“口欲言而囁嚅”的懇求的意味;第二句是一般的表述句;第三句有一種斬釘截鐵,下了決心的意味;第四句是反問句,表示講話的人并不想跟著走,或者對于跟著走感到懷疑。
因此,標點符號,可以說是作品的一個有機的構成部分。它并非可有可無,無足輕重,并非外加的東西、附加的東西,而是理應存在,關系頗大的。講究文學語言,同時,也得講究標點符號的使用。
【2018年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必備:標點符號使用】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