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地區(qū)重新建立宋朝的宋高宗
建炎南渡
金國在靖康之難中俘虜了眾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趙構(gòu)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網(wǎng)之魚。靖康二年(1127年),趙構(gòu)從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應(yīng)天府(河南商丘)即位為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后,宋高宗一路從淮河、長江,到杭州恢復(fù)宋朝,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元年(1131年)正式定都臨安,名為“行在”(陪都),實為首都。金朝也一路南撲,直逼臨安,宋高宗無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溫州沿海漂泊了四個月之久。由于南方天候潮濕河道縱橫,加上南宋軍民的英勇抗戰(zhàn),金主帥完顏兀術(shù)決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鎮(zhèn)江時,被宋將韓世忠斷掉后路,結(jié)果被逼入黃天蕩。宋軍以八千人之兵力圍困金兵十萬,雙方相持四十八日,最后金軍用火攻才打開缺口,得以撤退,金軍又在建康被岳飛打敗,從此再不敢渡江。
宋金戰(zhàn)爭
在南宋“中興四將”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飛。他通過北伐奪取了金朝扶植的偽齊政權(quán)控制的土地。一直打到距開封僅四十五里的朱仙鎮(zhèn)。北方義軍也紛紛響應(yīng)岳飛。以至于金人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并一度打算放棄開封,渡河北逃。但此時宋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飛班師,北伐之功毀于一旦。最后,岳飛以莫須有之罪名被害。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與金達(dá)成《紹興和議》,兩國以淮水—大散關(guān)為界。宋每年向金進(jìn)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后借口“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紹興和議后,宋高宗生父宋徽宗的靈柩和生母韋氏本人被送回南宋。
宋高宗任用秦檜為相,他上臺后,迫害與自己政見不同的官員,聯(lián)姻外戚,結(jié)交內(nèi)臣。宋高宗對于秦檜的行為也只是默許。后期由于秦檜權(quán)勢太大,引來宋高宗的警覺。例如宋高宗親下命令,使秦檜的孫兒失去狀元。秦檜的權(quán)勢日漸下降。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重,他又策劃讓其子接替相位,被宋高宗否決,不久就一命嗚呼。
秦檜去世后,宋高宗一方面打擊其余黨,一方面重用投降派官員。宋高宗沒有生育能力,因此他從太祖趙匡胤的兩名后裔趙瑗和趙璩中選擇繼承人。最后趙瑗勝出。紹興卅二年(1162年),趙瑗被立為太子,并改名趙昚。紹興卅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南侵,被虞允文在采石擊退。此事讓宋高宗萌生退意。紹興卅二年六月,五十六歲的高宗下詔退位,太子趙昚即位,是為宋孝宗。他自己則稱太上皇,居德壽宮,高宗成為太上皇后,縱情享樂,花費巨大。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八日,高宗去世,終年八十一歲。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