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披露了當時吏治的腐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儒林外史重要知識點匯編,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節(jié) 吳敬梓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自稱秦淮寓客,因書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號“文木老人”。
生于“科第家聲從來美”的科舉世家。少聰敏,習舉業(yè),成秀才,十四歲到贛榆縣父親任所,隨侍左右。22歲父親辭官,次年(1723)父親病死。各房為家產(chǎn)紛爭不已。吳敬梓不善生計,所分得之錢財,很快揮霍一空,“田廬盡賣,鄉(xiāng)里傳為子弟戒”。
33歲變賣全椒的祖產(chǎn)移家南京,開始賣文生涯。
乾隆十九年(1754)10月28日,在揚州與朋友歡聚后,溘然而逝。
“涂殯匆匆誰料理,可憐猶剩典衣錢!”
《儒林外史》所敘故事、人物,假托為明代成化、萬歷時期,實則反映的是清代的社會生活。
金和《儒林外史·跋》:“書中之莊征君(莊尚志,字紹光)者程綿莊,馬純上者馮粹中,遲衡山者樊南仲,武正字(武書)者程文也?!珪d筆,言皆有物,絕無鑿空而談者。若以雍乾諸家文集細繹而參稽之,往往十得八九。”
人物原型:多為雍正、乾隆時期的人物。
第二節(jié) 封建未世的儒林群相明清文士醉心科舉,士風敗壞,世風日下。吳敬梓痛感科舉制度對文人之毒害,根據(jù)所見所聞創(chuàng)作《儒林外史》。
第一回,隱括全書、提綱挈領:王冕得知朱元璋制訂八股取士制度時說:“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彼A言:“一代文人有厄”。作品肯定了王冕鄙棄科舉、不慕榮利、潔身自好的人生道路。
主要內(nèi)容:批判科舉制度、追求理想人生。
一、批判科舉制度對文人的腐蝕毒害
1.儒生形象
a.利祿熏心,熱衷功名的腐儒:
首先集中力量敘述周進與范進這兩個窮儒生的科場歷,揭示科舉制度如何以巨大的力量引誘、摧殘讀書人的心靈。
周進頭撞號板
范進中舉發(fā)瘋
b.沉迷于八股和封建禮教的自害與害人者:
馬純上、王玉輝、魯小姐。
馬純上為舉業(yè)空耗終生,反而一再熱心宣揚“科舉”,認為“舉業(yè)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這事,就沒有第二件可以出頭”。結果成為麻木愚味,精神世界一片荒蕪的人。展示一個被科舉制度異化的讀書人的迂腐靈魂。
王玉輝深刻地反映了“良心與禮教之沖突”(魯迅語),封建禮教對其靈魂之腐蝕已到驚人的地步。
c.道德敗壞,招搖過市的騙子。
匡超人、牛浦郎
原本是純樸的青年,后來中了八股毒害而墮落。
匡超人本是農(nóng)家子,后詆毀師友,忘恩負義,停妻再娶,成了江湖騙子。
2.官紳形象
科舉制度“制造”出來的官僚縉紳,更是令人感到卑鄙可憎。
南昌太守王惠,唯一的信念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剛到位,便了解此地“出產(chǎn)”。
知縣湯奉為求升官,沽各釣譽,竟將回民師傅迫害致死。將五十斤牛肉堆在枷上,三日師傅斷命。
紳士:嚴貢生(嚴大位,字致中)、嚴監(jiān)生(嚴大育,字致和)、王仁、王德。
那日,將到高要縣,不過二三十里路了,嚴貢生坐在船艙里,忽然一時頭暈上來,兩眼昏花,口里作惡心,吐出許多清痰來?!?/p>
嚴貢生將鑰匙開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來,約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剝著,吃了幾片,將肚子揉著,放了兩個大屁,立刻好了。剩下幾片云片糕,擱在后鵝口板上,半日也不來查點。
那掌舵駕長害饞癆,左手把著舵,右手拈來,一片片的送進嘴里來,嚴貢生只裝不看見。
少刻,船靠了碼頭。 ……嚴貢生轉(zhuǎn)身走進艙來,眼張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問四斗子道:“我的藥往那里去了?”四斗子道:“何曾有甚藥?”嚴貢生道:“方才我吃的不是藥?分明放在船板上的?!蹦钦贫娴牡溃骸跋胧莿偛糯迳蠋灼破?,那是老爺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膽就吃了?!?/p>
嚴貢生道:“吃了?好賤的云片糕?你曉得我這里頭是些甚么東西?”
掌舵的道:“云片糕不過是些瓜仁、核桃、洋糖、面粉做成的了,有甚么東西?”
嚴貢生發(fā)怒道:“放你的狗屁!我因素日有個暈病,費了幾百兩銀子合了這一料藥;是省里張老爺在上黨做官帶了來的人參,周老爺在四川做官帶了來的黃連。你這奴才!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說的好容易!是云片糕!方才這幾片,不要說值幾十兩銀子?半夜里不見了槍頭子——攮到賊肚里!只是我將來再發(fā)了暈病,卻拿什么藥來醫(yī)?你這奴才,害我不淺!”叫四斗子開拜匣,寫帖子?!八瓦@奴才到湯老爺衙里去,先打他幾十板子再講!”
掌舵的嚇了,陪著笑臉道:“小的剛才吃的甜甜的,不知道是藥,還以為是云片糕!”嚴貢生道:“還說是云片糕!再說云片糕,先打你幾個嘴巴!”說著,已把帖子寫了,遞給四斗子,四斗子慌忙走上岸去;那些搬行李的人幫船家攔著。
兩只船上船家都慌了,一齊道:“嚴老爺,而今是他不是,不該錯吃了嚴老爺?shù)乃?;但他是個窮人,就是連船都賣了,也不能賠老爺這幾十兩銀子。若是送到縣里,他那里耽得???如今只是求嚴老爺開開恩,高抬貴手,恕過他罷!”
嚴貢生越發(fā)惱得暴躁如雷。
搬行李的腳夫走過幾個,到船上來,道:“這事原是你船上人不是。方才若不如是著緊的問嚴老爺要酒錢喜錢,嚴老爺已經(jīng)上轎去了。都是你們攔住,那嚴老爺才查到這個藥。如今自知理虧,還不過來向嚴老爺跟前磕頭討?zhàn)垼侩y道你們不賠嚴老爺?shù)乃?,嚴老爺還有些貼與你們不成?”
眾人一齊捺著掌舵的,磕了幾個頭。嚴貢生轉(zhuǎn)彎道:“既然你眾人說情,我又喜事重重;且放著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帳,不怕他飛上天去!”罵畢,揚長上了轎。行李和小斯跟著,一哄去了。船家眼睜睜看著他走了。第六回
3.形形色色的假名士
最初熱衷科舉,碰壁之后,轉(zhuǎn)而清高,毫無真才實學。
類三、類四公子、杜慎卿
他們故弄風雅,空虛做作,不學無術。明明是趨勢之徒,卻偽裝不叩權門;明明是不學無術之徒,卻故弄風雅。愚蠢自嘲,使人發(fā)笑,也使人憎惡之行經(jīng)。
二、理想與希望
作者所肯定、贊頌的人物。分為二類:
士林中為數(shù)不多的賢者,
市井小民(普通民眾和“市井奇人”)。
信守自身的人生原則。
理想人物:杜少卿、沈瓊枝。
杜少卿:
“品行、文章是當今第一人”,其身上寄托著作者理想。
“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 ,“眼里沒有長官,又沒有本家”, “做慷慨仗義之事”。巡撫薦舉他入京作官,他裝病不去。縣令罷官無處安身,他請到他家住。他無視禮教,與妻子攜手游山飲酒。他是具有個性理想的人物。
沈瓊枝:
新女性形象,她被騙為鹽商宋為富作妾,不甘作小,私逃南京,靠刺繡、賣文為生,自食其力。
“賢人”形象:虞育德、莊紹光、遲衡山等所謂的“真儒” 。多是杜少卿的朋友。
遲衡山強調(diào)“禮樂兵農(nóng)”,幻想用古禮古樂來挽救世道人心。
莊紹光無心仕途,專門閉戶著書。他們修建和祭祀泰伯祠。在這類文人身上反映了當時一部分知識分子的理想。
市井奇人:最后一回,塑造了四個自食其力,置身于功名富貴之外的人物:賣火紙筒的王太,開茶館的蓋寬,寫字的季遐年,裁縫荊元。不受名教禮法約束,不受功名富貴羈絆,追求自由生活,表現(xiàn)出正常人的尊嚴和獨立人格。
第三節(jié) 獨特的諷刺藝術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tī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于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
1.詼諧的諷刺和嚴肅的寫實結合起來,顯示客觀真實性。
魯迅:“諷刺的生命是真實?!?/p>
《儒林外史》在冷靜、如實的敘述中,使人物自身的言行構成了諷刺。
2.不同人物的諷刺程度不同,方式不同。
“愛而知不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
對王惠、湯奉、嚴氏兄弟、王德、王仁等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無情揭露和嚴厲鞭撻。
對馬二先生諷刺其迂腐庸俗,迷信科舉??隙ㄆ洳涣咤X財,誠篤善良。
對王玉輝、范進、匡超人都既有諷刺,又有同情。
3.借喜劇性情節(jié),揭示悲劇性內(nèi)容,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學風格,顯示出作品諷刺的深刻性。
嚴監(jiān)生臨死
自此嚴監(jiān)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無起色 。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已后,醫(yī)家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xiāng)里叫了上來。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接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
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得的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fā)指得緊了。
奶婦抱著兒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惦念?!彼犃诉@話,兩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趙氏慌忙揩揩kāi眼淚,走近上前,道:“老爺!別人都說的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
不知趙氏說出甚么話來,且聽下回分解。第五回
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老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
眾人看嚴監(jiān)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第六回
4.含蓄婉轉(zhuǎn),冷靜自然,不動聲色, 婉而多諷。
①讓人物用自己的行動去否定自己的謊言,使冠冕堂皇的言辭與卑鄙行為形成對照,將其卑鄙心理揭示出來,形成強烈諷刺效果。
嚴貢生自夸
范進吃大蝦元子。
嚴貢生道:“……實不相瞞,小弟只是一個為人率真,在鄉(xiāng)里之間,從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宜,所以歷來的父母官都蒙相愛?!?……
一個蓬頭赤足的小廝走了進來,望著他道:“老爺,家里請你回去!”嚴貢生道:“回去做甚么?”小廝道:“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里吵哩。”嚴貢生道:“他要豬,拿錢來!”小廝道:“他說豬是他的?!眹镭暽溃骸拔抑懒?。你先去罷,我就來?!蹦切P又不肯去。張、范二位道:“既然府上有事,老先生竟請回罷!”嚴貢生道:“二位老先生有所不知,這口豬原是舍下的?!辈耪f得一句,聽見鑼響,一齊立起身來說道:“回衙了。” 第四回
湯知縣再三謙讓,奉坐吃茶。同靜齋敘了些闊別的話,又把范進的文章稱贊了一番,問道:“因何不去會試?”范進方才說道:“先母見背,遵制丁憂。”湯知縣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拱進后堂,擺上酒來。席上燕窩、雞、鴨,此外,就是廣東出的柔魚、苦瓜,也做兩碗。
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著。范進退前縮后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靜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敝h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牙箸來。范進又不肯舉。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彪S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
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落后,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第四回)
②人情世態(tài)強烈對比,產(chǎn)生喜劇效果。如梅玖對周進的態(tài)度,胡屠戶對范進。
③細節(jié)夸張描寫,以揭示人物的真實面目。如嚴監(jiān)生的死,再如胡屠戶打范進的手隱隱作疼。
“集諸碎錦,合為帖子”的結構
魯迅說:“雖云長篇,頗同短制”
閑齋老人:“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儒林外史序》),書中人物盡管眾多(270多)但無松弛散亂之感。以儒林為中心,向四面輻射,構成一幅思想的圖畫。
蔣瑞藻:“長篇小說中,其完全白話之小說,予平生實未之見,其俗語、官語、文言較少者,似不得不推《儒林外史》為首屈一指?!保ā缎≌f考證拾遺》)
第四節(jié) 思考練習題: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下列兩段情節(jié)至為關注:一為“馬二先生游西湖”,《史略》節(jié)引原文評述道:“……例如西湖之游,雖全無會心,頗殺風景,而茫茫然大嚼而歸,迂儒之本色固在?!币粸椤胺哆M吃大蝦元子”,《史略》亦節(jié)引原文評道:“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誠微詞之妙選,亦狙擊之辣手矣。”試就此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1、以“馬二先生游西湖”為例,談談這一人物性格深層的悲劇內(nèi)涵。
2、以“范進吃大蝦元子”為例,談談《儒林外史》“戚而能諧,婉而多諷”的諷刺藝術。
上面就是儒林外史重要知識點匯編了,想要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多多關注本網(wǎng)站。
【儒林外史重要知識點匯編 儒林外史知識點整理】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